家電板塊迎來久違「漲停潮」 國家明確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政策

2024-07-26     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翁榕濤 廣州報道

7月26日,在國家部委加大力度推出以舊換新政策的利好消息影響下,A股家電板塊迎來了久違的「漲停潮」。

截至當天收盤時,共有13家上市家電企業股價漲停。家電板塊共95家企業,有87家股價上漲。

以舊換新政策刺激 家電板塊迎來「漲停潮」

截至7月26日收盤,火星人(300894.SZ)、北鼎股份(300824.SZ)、鴻智科技(870726.BJ)均上漲了20%。

而春光科技(603657.SH)、惠威科技(002888.SZ)、帥豐電器(605336.SH)、康盛股份(002418.SZ)、澳柯瑪(600336.SH)、長虹美菱(000521.SZ)、華帝股份(002035.SZ)、TCL智家(002668.SZ)、雪祺電氣(001387.SZ)、海信家電(000921.SZ)均上漲了近10%。

頭部家電企業海爾智家(600690.SH)、格力電器(000651.SZ)、美的集團(000333.SZ)也分別上漲了8.30%、6.53%、5.79%。

家電板塊這一輪普漲潮的背後,是因為中央出台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家電內需有望企穩回升。

2024年7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於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確對家電以舊換新的支持。

《若干措施》提到,統籌安排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其中,家電以舊換新與乘用車、自行車、公交車、農業機械等合計享有1500億元補貼規模。此外安排75億元以「以獎代補」方式支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

此次補貼家電的品類包括包括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電腦、熱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煙機。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上述品類(除電腦外)合計國內零售規模超6500億元。

可以看出,在補貼的家電品類方面,主要以白色家電和廚電為主。當前家電是存量更新市場,但超齡服役現象較為普遍,預計補貼落地直接刺激家電更新需求。

在補貼的金額方面,補貼標準為產品銷售價格的15%,對購買1級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標準的產品,額外再給予產品銷售價格 5%的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 2000元。商務部將指導各地區結合實際做好優惠政策銜接,確保政策平穩有序過渡。

有券商家電行業分析師指出,「2級能效產品補貼15%、1級能效產品補貼售價20%,補貼幅度與2009-2013年全國性的家電下鄉、以舊換新、兩輪能效補貼等家電補貼政策力度類似。」

本次補貼資金,將按照總體9:1的原則實行央地共擔,東部、中部、西部地區中央承擔比例分別為 85%、90%、95%。各省級財政根據中央資金分配情況按比例安排配套資金。

此外,今年中央財政另外安排75億元,採取「以獎代補」方式繼續支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工作,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截至 2023年底,按照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等規定回收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但尚未補貼的,經生態環境部核實核定後分期據實予以支持。

國泰君安的研報預測,如果補貼金額150億元,按平均15%補貼標準計算,預計大約能拉動家電終端需求1000億元。考慮到水電費漲價預期,利好高能效家電的消費。國投證券估計,如果有200億元補貼資金,2024年空調、冰箱、洗衣機、彩電的內銷量將增長12%。

家電市場「量價齊跌」 下半年或有好轉

今年上半年,家電市場增量需求乏力,同時存量需求激活也存在一定困難,在整體行業「市場難、消費弱」的背景下,家電市場出現「量價齊跌」的現象。

據奧維雲網(AVC)推總數據,上半年白電市場零售額2319億元,同比下滑7.0%,零售量7774萬台,同比下滑3.6%。過去幾年表現較好的廚電市場,今年也不容樂觀。奧維雲網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618」期間線上廚衛市場整體零售額為75.1億元,同比下滑13.3%,零售量421.5萬台,同比下滑5.1%。

在家電內銷低於預期,市場預計下半年需求也具有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本次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力度之大堪稱「及時雨」。

2024年4月中央出台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消費者購買綠色智能家電或以舊換新給予優惠。截至2024年6月,大部分省市都已發布相應的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其中上海、浙江、廣東、黑龍江、江蘇等地已經陸續出台直接針對消費者的補貼政策,對消費者給予立減補貼優惠,刺激以舊換新需求。補貼品類覆蓋面較廣,除傳統大家電外,也包含了廚電、小家電、中央空調、智能馬桶等品類。

今年上半年,國家啟動新一輪家電以舊換新,但由於中央沒有提供直接補貼資金等綜合原因,上半年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實施對國內家電消費刺激的作用並不明顯。

有上市家電企業相關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今年上半年雖然也有政策提及支持以舊換新,但是『雷聲大雨點小』,對家電的具體補貼資金來源和比例等尚未做明確規定,導致在市場上主要還是家電企業自己掏錢進行以舊換新補貼。」

相較於此前的設備更新和以舊換新系列政策,本次措施資金額度更大、資金來源明確、中央出資比例提高,預計政策效果將更好、更快顯現。

回顧過去幾次大規模全國性的家電補貼政策效果,2007年年底,我國推出了家電下鄉政策;2009年6月,又推出以舊換新和節能惠民的家電補貼政策,有效拉動了家電市場尤其是農村市場的消費需求。

與過去幾次家電補貼政策不同,此次以舊換新和節能惠民政策從農村市場擴展到全國範圍,面向全部城鄉居民。補貼的家電品類除了白電、黑電產品以外,增加了廚電和電腦產品。

此外,補貼資金仍然主要由政府財政承擔,以家電下鄉政策為例,據商務部統計,推行5年期間累計補貼金額約1000億元,惠及銷售額7204億元,帶動家電銷量2.98億台。

華西證券研報指出,當前家電估值底部,以舊換新補貼落地有望帶來內銷反轉,板塊基本面及估值均有望提升。當前家電是存量更新市場,但超齡服役現象較為普遍,預計補貼落地直接刺激家電更新需求。此外,廚房大電仍有滲透率提升空間,此次亦重點支持舊房裝修、廚衛等局部改造,或能部分對沖地產下滑對廚電板塊需求的壓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0e9ddd102d6098f9a54b999d7ebb8f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