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妃子下葬要堵住九竅,眼耳口鼻肛為八,還有一竅是什麼?

2023-12-13   郝傑

原標題:古代妃子下葬要堵住九竅,眼耳口鼻肛為八,還有一竅是什麼?

中華民族殯葬習俗和殯葬文化源遠流長,數萬年前就有了一定的喪葬形式。從最初人們對圖騰的崇拜,發展到後來對逝者的崇拜,一切好像都是早已寫好的劇本。

步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唯心主義還是占到了上風,一些殯葬活動仍然在不斷舉行。比如當親人臨終時,親屬要給他穿好衣服,帶上渡河線、買路線等等,無不說明了這一點。

親人在安葬之後,還會有上墳掃墓、焚紙送物等活動。當然這其中的祭品也有所講究,除了點心、水果外,有的地方還要為逝者點煙。不管怎麼說,繞不開的還是人情冷暖。

如果越級或降級,使用不符合個人身份的東西,那就寓意著為後代沾惹了不吉利的因素。「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逝者為大,入土為安」等要求,深深紮根於每位國人的心中。

雖然今天已經不流行土葬,但我國龐大的土葬文化還是蘊含著許多古人的遐想和智慧。比如墓主陪葬的許多珍寶,只是為了保證逝者在另一個世界也能過上和生前一樣美好的生活。

九竅之說

對於各個地區的人而言,他們對死亡的理解是不同的。比如印度,他們將離去看待的比生命更為重要。來這裡受苦,只不過是自己在另一個世界修行的一個環節。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一般會有兩個世界,用風水學的話去說,即陽間和陰間。在過去那個缺乏科學依據的年代,許多人在生前就非常重視個人的後事,花費大量資金修建墓陵。

生前如此,逝去後亦是如此,身份上自然不能有所變化。這樣一來,許多寶物也被他們理所應當地帶入到自己的墓穴中,其中包括活人殉葬制度。

如何讓這些東西更好地接近自己,人們慢慢發明了一種東西叫「玉塞」。字面意思理解,即用玉石打造的「塞子」,以「套」為單位,每套有9個,用來堵住逝者的九竅。

這塊可能很多人會好奇,這不是6個部位嗎?為什麼會稱為九竅?人一共有兩隻眼睛,兩個耳朵還有兩個鼻孔,剩下的都是單數。

有何緣由

對於這一說法人們其實不難理解,封建社會中很顯著的一個標誌就是「風水學」。相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講,古代的百姓還是比較相信鬼神的說法。

在風水學中有兩個世界,一個叫陰間一個叫陽間,想必諸位都有所耳聞。人在離去後靈魂會來到另一個世界,如果因為儀式方面的不妥,就會化成孤魂野鬼到處飄蕩。

這種情況下,風水大師想到了用「玉塞」封住九竅,專業名詞描述為「斷絕天地溝通」,將自己的靈魂更好地封存在體內。

既然長生不老不能實現,那就盡最大限度地保留自己的遺體。如果用玉塞將這些地方堵住,則可以起到防腐的作用,當然這僅僅是其中一個環節。

為了防止遺體的腐敗,防止逝者的棺材一般都會清理再清理,達到空前乾燥的效果。「玉塞」堵住了吸收空氣的地方,雖然不能完全做到防腐,但效果絕對是看得見的。

寫在最後

在溯古君看來,殯葬習俗和文化是社會是社會習俗和文化的一部分,歸根結底還是人性和心理的需求。只要不妨礙社會就應當允許其發展,畢竟「逝者為大」的傳統從來都不曾改變過。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漸漸用火葬代替了土葬,自然也不存在「堵住九竅」的說法。人走如燈滅,永不再停留,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科學依據才是我們解答所有問題的關鍵。

我是溯古君,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