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市中的罕見爆款,首批深證50 ETF上市!

2023-12-11     財經無忌

原標題:逆市中的罕見爆款,首批深證50 ETF上市!

文 | 金寧

「難」,是今年幾乎所有投資者的最大感受。比如前幾年備受關注的公募基金,今年前11月新發基金規模只有9605億份,其中債券型基金占據70%成為絕對主流。相比之下股票型基金新發了1241億份,占比不足13%,平均單只募集規模僅4億份。

但反過來想就不禁令人好奇,這1241億也不是小數目,是什麼樣的股票型基金還保留著一定吸引力?

仔細一查,喲,裡面竟有950億份都是ETF,占了近八成!再進一步看,新發ETF裡面跟蹤深證50指數(平均單只ETF募集規模25億份)、科創100指數(平均單只ETF募集規模18億份)的都備受市場關注。(數據來源:Wind,2023.1.1-2023.11.30)

1、深證50長期表現出色

深證50指數用於表征深市市值規模大、行業代表性強、公司治理良好的50家公司股價波動情況,於今年10月18日由深交所正式發布,定位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的深市旗艦寬基指數。

接下來重點看指數業績表現,深證50自基期(2002年12月31日)以來累計漲了551.85%,復合年化9.37%,且牛市進攻性更強能夠屢創新高,體現出深市核心龍頭公司較高的長期投資價值。

對比境內主流指數, 有可比數據的當屬滬深300,同期累計漲幅215.27%,明顯跑輸深證50。

對比境外主流指數, 深證50對德國DAX、標普500、日經225依次實現了91.27%、132.67%、261.51%的超額收益,即便面對強勁的納斯達克指數,多數時候也不遑多讓。

2002年底至今,深證50表現相比境內主流指數毫不遜色

數據來源:Wind,2002.12.31-2023.11.30, 指數過往表現不預示未來,投資須謹慎

2、深證50憑啥這麼有衝勁?

探秘深證50高彈性高成長的業績表現,不妨先從指數編制情況入手。 深證50的編制方案不同於傳統寬基指數的「大市值+流動性」兩個維度,而是走特色路線:首先要剔除成交額差以及ESG評級較低的股票;其次是樣本股市值得達到行業內前三的水平,即「分行業優中選優」;最後是「公司治理」項得分高的優先入選成分股。

遵循這樣的編制安排,深證50成分呈現出以下特徵:

1、彙集新興行業龍頭,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國經濟產業結構動態變化。 深證50覆蓋多個不同領域的新興行業龍頭,電子、電力設備、醫藥生物、食品飲料、家用電器、計算機等既是前六大成分行業,占比超過60%,也是新興經濟的典型代表。

深證50的成分行業分布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3.11.30, 行業標準為申萬一級行業

2、指數成分股的基本面表現較好。深證50兼具較高的盈利質量與業績增速,成長性良好。 盈利能力方面,深證50成分股2022年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約20%;盈利增速方面,深證50成分股近3年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中位數約24%,顯著優於深證成指、上證50、上證指數等寬基指數。

成分股近3年凈利潤復合年增長率中位數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3.11.30

3、聚焦公司治理及ESG因素,成分股具有較好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深證50指數在選樣時加入了公司治理得分等指標,該指數成分股的ESG平均分及公司治理得分方面分別達7.40分、7.68分,大幅高於全部A股平均值的5.75、6.08。(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3.11.30)

3、首批深證50ETF上市,底部配置再添利器

不過得提醒大家,深證50的彈性相對較大,需要對這一特徵做好心理準備。但好處是,該指數的ETF也因高彈性而凸顯交易價值,特別是當市場偏向成長風格以及熊牛轉換階段時,深證50常常表現出頗高的彈性,可謂在當前市場底部區域逆勢布局的利器。

好消息也隨之而來,今天(12月11日)深證50ETF易方達等首批深證50ETF正式在深交所上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0dc20e46b6e91090af6fd606ad3b22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