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今年的奧斯卡,引起全網熱議的不是某某電影獲獎,也不是某某明星成功,而是威爾·史密斯的「重拳出擊」。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節目主持人克里斯·諾克在台上,調侃威爾·史密斯的老婆,因脫髮導致的光頭造型。
結果,台下的威爾·史密斯一怒之下,衝上台給了主持人一記重拳。
對於此時此景,主持人當場就懵圈了,而台下的眾明星們也表現出大吃一驚的表情。
事後,有媒體猜測,這可能是奧斯卡的一場作秀。
畢竟,這一切都看起來那麼刻意。
事實證明,不管是不是為了博眼球,今年的奧斯卡話題熱度的確是高。
奧斯卡結束後,因威爾·史密斯的行為,引發了網絡上熱議。
有的人指責威爾·史密斯使用暴力,一些明星也開始站隊譴責;也有的人認為威爾·史密斯沒有錯,他在保護自己的妻子。
於是在打人事件過去數日後,奧斯卡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針對威爾·史密斯的行為,做出了最終的決定:
禁止威爾·史密斯出席奧斯卡活動十年!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處罰只是禁止他參加活動,並沒有收回他今年拿到的小金人,也沒有取消史密斯未來入圍奧斯卡的資格。
對於這樣的結果,威爾·史密斯表示尊重學院所做出的決定。
不過平心而論,威爾·史密斯打人是錯了,但是主持人難道一點問題都沒有?
我看不一定吧。
但是,更加迷惑的行為還在後面。
不僅明星參與了此次討論,就連美國總統也發表了看法。
最後迫不得已,威爾·史密斯在社交網絡上,向奧斯卡、主持人、觀眾道歉。
儘管他的道歉得到了觀眾的原諒,但是從來沒有任何人向侮辱、嘲笑他的老婆道歉。
而看似「皆大歡喜」結局的背後,隱藏著奧斯卡,甚至好萊塢罪惡的一面。
試想一下,如果此次事件的當事人不是兩個黑人,而是白人掌摑黑人。
那麼,會是一個怎麼樣的嚴重結局?
我們來看看這些年的好萊塢,到底做了些什麼....
近些年,奧斯卡電影評獎,已經漸漸變得毫無懸念可言。
在未開獎,大概已經知道哪些電影,哪些演員會獲獎。
就拿2018年那屆來說,在此之前,超級英雄電影一直難登大雅之堂。
別說獲獎,連提名都不可能。
沒想到,《黑豹》卻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
說實話,這部電影真的拍得好嗎?
不可否認,它的確有一些亮眼的地方,但不足以有如此高的榮譽。
最大的原因無非是它選用了一大批黑人作為演員,響應了好萊塢的「政治正確」。
而這種「政治正確」不僅包含膚色,還有性別等等多種形式的正確。
當然,可能初衷是為了公平,但是在好萊塢卻變了味。
將在明年上映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選用一個拉丁裔的女星扮演白雪公主。
在童話故事中,白雪公主的外貌是這樣描述的:
皮膚純白如雪,有著黑瀑布一般烏黑亮麗的頭髮,戴一個漂亮的紅絲綢發卡,漂亮的淡褐色眼睛,像星星般閃爍著迷人的光芒。
對於這樣的選角,引發了很多觀眾的不滿。
包括《權力的遊戲》的主演,「小惡魔」的扮演者彼得·丁拉基曾公開表示:
我不知道迪士尼這次選角,真的太魔幻了。
無獨有偶,DC這邊也期望達到一種「正確」。
據可靠消息,新版超人將由麥可·B·喬丹飾演。
也就是說,華納這次想趁著大趨勢,把「黑超人」搬上大銀幕,以顯示自己的正確。
這種風氣,雖說極大得到了黑人的歡迎,但是同樣也引發了極大的爭議。
好萊塢的種種做法,已經脫離了正常的創作自由和理念。
而且,更是暴露出了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
這背後,無疑是資本在操縱一切。
可能很多觀眾對於好萊塢的資本,沒有一個很好的概念。
這裡,我可以給大家簡單講解一下。
其實,我們所看到的好萊塢大片,並不是真正我們想看到的,而是資本決定拍什麼電影,就拍出什麼電影。
比如說,在2017年,Me too運動在全美爆發。
於是大女主、女權、反對潛規則的作品,以成批次的方式陸續誕生。
製片方不僅賺得盆滿缽滿,而且還收穫了好名聲。
後來,又因爆發了黑人運動。
所以在2018年,《綠皮書》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
不可否認,這部電影拍得確實好,但是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給本片賦予了特別的意義。
只不過諷刺的是,資本滿口大喊的正確,背地裡卻把它當成了生意。
於是在現實中,全美到處都是不平等的事件頻發,而且沒有絲毫的改觀。
所以以這樣的角度,再次回看奧斯卡這次打人事件。
不難看出,奧斯卡、甚至好萊塢那些的醜陋嘴臉。
一旦你犯了錯,就開始區別對待,曾經跟你一邊的人,都會紛紛站出來炮轟你。
他們根本不在乎你的感受,更加不在乎你是否也是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