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剩一天,美總統大選進入最後衝刺

2024-11-04   環球時報

距離投票日僅剩一天,美總統大選進入最後衝刺

被美媒稱為「60年來競爭最激烈的美國大選」將很快迎來「答案揭曉」的時刻,7500萬美國人已經提前投票。法新社稱,隨著5日選舉日越來越近,美國乃至全世界都在緊張等待,看看是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統,還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在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競選」後重新入主白宮。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本屆美國大選跌宕起伏,經歷了特朗普遭遇槍擊、哈里斯臨時上陣接替拜登等戲劇性事件,但兩黨總統候選人始終未能拉開支持率差距——自今年年初以來,雙方均未能在全國民調中取得至少5個百分點的領先優勢。

法新社說,在競選的最後一個周末,哈里斯與特朗普都進入了「瘋狂的最後衝刺」。膠著的選情也引發美國人對爆發騷亂的擔憂。據外媒報道,白宮附近的商家開始紛紛用木板加固門窗,多個州計劃調動國民警衛隊待命。

「美國大選將以政治混亂告終嗎?」英國經濟學人智庫網站刊文稱,民調僵局、選舉懷疑論、兩極分化和最近的政治暴力問題都為美國大選的混亂結局奠定了基礎。「無論誰獲勝,我們預計這都將是一場勢均力敵的競爭,且結果將存在爭議,從而加劇了政治不穩定和暴力的風險。」

哈里斯現身喜劇節目

法新社用「歷史性勢均力敵」來形容此次美國大選。據報道,截至上周六晚,沒有一名總統候選人在任何一個關鍵搖擺州的領先優勢超過3%。民調數據聚合網站「真實清晰政治」3日晚的頁面顯示,特朗普在全國民調中領先哈里斯0.2%。另一家民調數據聚合網站「538」則稱,哈里斯在全國民調中領先1%。

據英國《衛報》2日報道,在美國民調界引發軒然大波的是,《得梅因紀事報》委託民調機構賽爾澤實施的最新調查發現,哈里斯在艾奧瓦州的支持率比特朗普高3%。特朗普在前兩次大選中都贏得了艾奧瓦州。據報道,如果哈里斯確實在該州具有競爭力,那麼這有可能「徹底改變」競選格局。不過,2日在該州公布的另一項民調顯示,特朗普仍然領先。

特朗普 資料圖片 圖源:外媒

據法新社3日報道,距離投票日不到48個小時,哈里斯與特朗普進行「瘋狂的最後衝刺」。哈里斯「不顧一切地」希望爭取到靠近五大湖區的賓夕法尼亞、密西根和威斯康星三州的支持。它們又被稱為「藍牆」州,對民主黨勝選至關重要。哈里斯3日一整天都在密西根州活動。該州擁有20萬阿拉伯裔人口,這一群體對拜登政府應對巴以衝突的做法進行公開抨擊,因此民主黨在密西根州的選情面臨危機。法新社說,特朗普同一天的行程集中在賓夕法尼亞州、北卡羅來納州和喬治亞州,這是在選舉人制度中最重要的三個州。

「哈里斯與特朗普全力以赴。」法新社另一篇報道稱,兩名競爭對手在2日「相遇了」,哈里斯的「空軍二號」和特朗普的私人飛機共用了北卡羅來納州的一個停機坪。

哈里斯與特朗普2日還分別在喬治亞州和維吉尼亞州現身。路透社說,兩名候選人當天都堅持談論熟悉的主題,哈里斯稱特朗普「情緒越來越不穩定」「心中充滿怨恨」。特朗普則再就移民問題發出警告稱,如果哈里斯獲勝,「美國的每個城鎮都會變成骯髒、危險的難民營」。

當地時間2日晚,哈里斯出現在美國喜劇節目《周六夜現場》的開場表演,路透社說,這是一個「意外驚喜」。哈里斯與扮演她的喜劇演員瑪雅·魯道夫隔著梳妝鏡對視,兩人身著一模一樣的黑色西裝和珍珠項鍊,互相提到了哈里斯的名字,稱美國人希望用新總統來「結束政治上的鬧劇」。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表演接近尾聲時,她們站了起來挽著對方,魯道夫說:「我要給我們投票!」

當地時間2日晚,哈里斯出現在美國喜劇節目《周六夜現場》的開場表演 圖源:外媒

法新社說,兩名候選人的繁忙日程將持續至周一,最終以特朗普和哈里斯分別在密西根州大急流城和賓夕法尼亞州費城舉行集會結束。

一些州的國民警衛隊待命

美國兩黨的競選活動如火如荼,但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2日報道,該國民眾的「選舉焦慮」是真實存在的,尤其是對於生活在7個關鍵搖擺州的人們來說,他們持續面對著情緒化、直觀的政治廣告。「停下吧!美國搖擺州選民被廣告大戰搞得疲憊不堪。」路透社日前以此為題刊文稱,美國關鍵搖擺州的選民遭到電話、簡訊、上門拜訪、廣告牌、傳單和社交媒體信息的「轟炸」。家住密西根州的42歲選民布勞威爾說,她受夠了在YouTube上看視頻時被政治廣告打擾,因此每月支付近14美元享受無廣告服務。數據顯示,7月22日至10月8日,總統競選廣告支出超過13億美元,其中有10億美元投放在關鍵搖擺州,僅在賓夕法尼亞州就花費了近2.8億美元,緊隨其後的是密西根州(超2億美元)。據美國彭博社2日報道,今年,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的家庭能在電視上看到大約2300個政治廣告。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2日報道,對於大多數美國人而言,總統選舉已經充滿壓力。美國心理學協會的一項民調發現,77%的受訪者認為國家的未來是「重大壓力來源」,其次是經濟(73%)和即將到來的選舉(69%)。

隨著投票日臨近,美國發生騷亂的可能性引發擔憂。據法新社報道,由於華盛頓特區市政部門警告「安全環境不穩定、難以預測」,當地商家已經開始用木板加固門面。白宮附近的拉斐特公園出現了安保柵欄與路障。日前發生投票箱起火事件的俄勒岡州波特蘭市也加強了戒備,當地的聯邦法院、銀行等辦公樓外增加了安全設施。

《華盛頓郵報》稱,華盛頓州州長英斯利上周五宣布,國民警衛隊成員將在4日至7日待命。華盛頓特區警方表示,特區3000多名警察將輪班工作12小時至少到投票日,大部分警察的休息和假期都被取消。報道稱,華盛頓州的決定反映了全國範圍內對選舉期間可能爆發暴力事件的普遍擔憂。波特蘭市將在接下來幾日增加警力「以防萬一」。內華達州州長辦公室表示,將在5日安排60名國民警衛隊成員待命。

另據美國CNBC網站報道,由於擔心美國在大選後發生政治和社會動盪,越來越多的有錢人計劃離開美國。倫敦一家投資移民諮詢公司的主管說,富裕的美國人首次成為公司的最大客戶群,占其業務量的20%。另一家移民公司稱,他們的美國客戶數量比去年多了約兩倍,過去美國客戶主要因稅務問題移居海外,現在他們更擔心政治局勢和選後可能發生暴力事件。

美媒:美國人選總統,世界承受後果

「美國總統並非由世界(其他國家與地區)選出,但美國人選擇哈里斯或者特朗普所帶來的後果,世界都將承受。」《紐約時報》稱。各國媒體都在緊盯美國大選的動向,並從多方面展開分析。英國《衛報》通過對澳大利亞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的執行董事弗里洛夫的採訪,分析美國大選如何對澳大利亞、「奧庫斯」聯盟以及太平洋地區產生影響。法國國際廣播電台梳理了德媒如何看美國大選:《每日鏡報》說,哈里斯擁有多名超級明星的支持,但他們帶來的影響力能否滲透到選民中去存在不確定性。《南德意志報》稱,如果特朗普當選,歐洲人可以利用他帶來的衝擊作為機會與力量源泉,解決防務等現實問題。

美國《洛杉磯時報》稱,對於美國大選結果感到焦慮的情緒在烏克蘭尤為突出。不過烏克蘭政府一名官員對法新社稱,烏總統澤連斯基9月在美國時與特朗普談得不錯,基輔會跟任何一位勝選者建立友好關係。在俄羅斯方面,據塔斯社報道,俄外長拉夫羅夫日前表示,無論美國大選結果如何,俄方都看不到美國改變「仇俄路線」的前景。

英國廣播公司(BBC)刊文說,全球都在等著看誰來掌管美國這個「自封的燈塔」。一邊是哈里斯追隨拜登的腳步,堅信「在這個動盪不安的時代,美國顯然不能退縮」。另一邊是特朗普的「美國主義,而非全球主義」。文章稱,人們正生活在對美國在國際舞台上所發揮作用產生質疑的時代。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孟翰、特約記者 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