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冪,是個狠人

2022-07-10   華語娛樂聚焦

原標題:楊冪,是個狠人

萬萬沒想到,這幾天的熱搜接二連三的「爆」,今晚輪到的是楊冪,據說是因為錄製節目時發生意外受傷嚴重:

之前在見證歷史的7月8日這一天,楊冪都能公布《狐妖小紅娘》定妝照搶占熱搜:

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娛樂醬算是確信了楊冪的神奇熱搜體質,有一說一,內娛女演員的「反楊冪聯盟」早晚得安排到明面上。

趙露思新劇《星漢燦爛》開播這兩天,楊冪一連搶占兩個熱搜高位,其中一個綜藝相關話題還超過了趙露思的熱度:

六月的國劇之光是屬於劉亦菲的,一部《夢華錄》讓被嘲久矣的神仙姐姐總算揚眉吐氣的一把,劇播期間劉亦菲的誇誇熱搜沒少高建。

除了角色確實出彩外,劉亦菲自身的「回憶殺」效應也是極大的功臣。於是在這份「回憶殺」的熱度上,楊冪踩著熱搜就來分一杯羹,你有你的趙靈兒,我有我的洛晴川,注意熱搜時間,那是《夢華錄》開播(6.2)的第二周

《夢華錄》臨近完結,趙麗穎的《幸福到萬家》接棒熱度,同樣是滿屏的誇誇聲:

於是她來了她來了,她又帶著熱搜殺來了。

《幸福到萬家》中趙麗穎和劉威的這場高光戲被頂上熱搜的同一天,楊冪的綜藝和新劇喜提兩大熱搜:

可以有巧合的成分在,但幾率不會太多。畢竟和女明星搶熱搜這事,楊冪可是傳聞中的王者啊。

包括不限於,

2013年劉詩詩公布和吳奇隆的戀情,8個小時後楊冪直接甩出婚訊;

2018年年底劉詩詩宣布懷孕,僅隔兩天楊冪甩出離婚聲明:

迪麗熱巴主演的《三生三世枕上書》臨近大結局,楊冪靠短短三分鐘的鏡頭搶占熱搜等等……

這般熟悉的操作,女明星看了直呼內行,觀眾看了拍手叫好,有楊冪在的地方,哪裡都不會缺熱鬧。

在女頂流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多年,楊冪的確有兩把刷子在身上。外界對楊冪的統一共識就是她是個「狠人」,個人認為在娛樂圈這個名利場中,明晃晃的「狠勁」反而更有助於扶搖直上,與其說她比任何人更適應名利場的規則,倒不如說,她靠的都是不斷打破自己重建生存法則。

1.0小白花時代

沒有人是天生適合吃娛樂圈這碗飯的,楊冪也不例外。

楊冪是個地道的北京大妞兒,這類女孩最大的特質就是那股子「局氣」,這也註定了楊冪不會是那種願意讓自己吃虧的人。所以楊冪父親曾調侃她打小就是個「小厲害」,班上男同學幾乎都怕她。

在楊冪還是童星時,大氣直爽的性格確實為她博得了很多資源。15歲那年,楊冪當上了《瑞麗》的模特,也因為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獲得了和成龍拍攝廣告的機會,成龍當時對她的評價就是,「冪姐姐,別人都管我的名字叫一輩子哥哥,我也管你叫老大姐。」

只不過這樣的性格優勢,註定只能是踏入演藝圈的一張門票,懷揣著明星夢的候場嘉賓如雨後春筍般一茬又一茬,誰又有那個耐心慣著你?

於是小小年紀的楊冪明白了,步子想要邁得大,就得忍住撕扯的疼。

16歲拍攝《紅粉世家》時,因為哭不出來被導演連扇耳光,長大後楊冪回憶起這段經歷時,她圓滑地說,導演只是想刺激她演戲。

21歲時,楊冪出演李少紅導演的電影《門》,開拍之前李少紅吐槽楊冪的臉型太方,不適合當主角,楊冪為了爭取機會一連拔了四顆牙。

2009年《仙劍3》播出後,楊冪名氣大增。唐人老闆蔡藝儂本想把楊冪從李少紅手中挖過來,但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楊冪的婉拒也遭來了唐人的「打擊報復」,蔡藝儂專門撰寫了一篇博文《今朝被狗咬》表示自己的不滿,昔日好友胡歌、劉詩詩、袁弘等被迫戰隊。

那時候楊冪在微博寫下了著名的一句話,她說,「有本事就殺了我,殺不死,就等著看我變得更加強大。」

有時候不得不承認,苦難之於人的意義不一定都是正面效應,但它的確能讓一個人脫胎換骨,既然名利場是由資本裹挾,那麼楊冪發了狠要做的,就是成為資本。

2.0白切黑時代

楊冪很幸運,沒多久就等來了《宮鎖心玉》大爆的機會,多年的打拚經歷讓楊冪明白不快速提咖的話,只能加速角色紅利的倒計時。

要想打響業內名號,刷獎這條路在楊冪身上是行不通的。一來速度太慢,二來,楊冪確實沒那個實力,她本人也很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

所以她趁著流量為王的時代浪潮,選擇了最快捷也最辛苦的一條路,刷臉。

2011年至2014年期間,楊冪幾乎全年無縫進組,共拍攝了近40部影視劇,其中《小時代》系列成為楊冪的翻身之作。

另一個翻身的里程碑,是楊冪的「自黑」之路。

相信大家都考古過楊冪早年在微博里寫下的「emo文學」,她一直在以自喂雞湯的形式說服自己去原諒外界的傷害。

「臭腳論」、「太妹論」等黑料在全網鋪天蓋地蔓延後,楊冪忽然有一天就想開了,打不過就加入,與其聽你罵我,還不如我先自己開口,讓你下嘴都沒新鮮話可說,這就是所謂的「破敵」。

說她唱功差,她偏要抖機靈;

結婚當天,拿自己的婚鞋開涮;

劇播期間,大秀被全網嘲的禿頭;

諸如此類還有很多。

楊冪的內心一定強大到能笑著抵禦所有傷害嗎?不見得,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希望大家看到的,是她毫不在意的樣子。

她很聰明,當然對自己也夠狠,她太了解媒體喜歡什麼話題,並學會了引導控制話題,轉而獲得大部分流量,賺足網友眼球。

楊冪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成為資本打基礎,傳聞中,她為了給嘉行拉投資額簽下著名的「對賭協議」,即必須在2015年到2017年,這三年內完成稅後凈利潤指標達到95%,折算利潤就是3.1065億。

「拚命三娘」的路子越走越瘋魔,最後成功從打工仔晉升資本家,當想要的一切絕大部分都能唾手可得時,你跟她談演員的初心?那都是表面上的裝飾品,賺錢才是永恆的驅動力。就像她上節目,也不忘刻意地cue一下相關代言,哄金主高興。

這才有了跟昔日好姐妹反目、蔑視底層工作人員(打手機)、「詐捐」等一系列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商人行為,楊冪就是在用她明晃晃的野心告訴你,我根本不介意你如何評價我,因為你永遠妨礙不了我賺錢。

3.0鈕祜祿時代

當然了,楊冪也明白一切行為被放大後終將適得其反,錢是賺夠了,路人緣也差了,另一個擺在她面前的可怕現象就是,市場正在有意削弱流量的話語權。

那怎麼辦?她得快速洗白。

這幾年楊冪的種種操作和「自黑」模式根生同源,其目的都是為了博得大眾,特別是路人的好感。

注意這裡用到的詞是「大眾」,而非「觀眾」,因為靠影視劇翻身這條路子在楊冪這裡基本是已經判了死刑了,電影《寶貝兒》就是最好的例子。

楊冪的「作品」,是她跟隨市場風向而不斷變化的人設,儘管她說自己「不需要人設」。

這個狀態下的楊冪就和回宮後的甄嬛一樣,在娛樂圈玩轉得風生水起。甄嬛最厲害的地方在於會抓人心,懂迎合,拋情感,這也是楊冪的生存法則。楊冪懂得迎合當下市場的喜好,懂得把握大眾的命脈,大家喜歡聽什麼,她就成為什麼。

這兩年楊冪最出圈的兩個人設,就是「人間清醒」和「戀愛天才」,這些都來源於她在綜藝節目中的表現。

關於挫折,她說,要感謝成長路上每一個罵你的人,要學會借力使力;

這句話乍一聽確實言之有理,但經不住推敲,因為這是楊冪結合自身經歷揮灑下的雞湯文學,借的是什麼箭?是觀眾對她戲差的憤怒之力;打出去的呢,是黑紅流量加持下永遠不愁戲拍的洋洋得意。

比如成長,她說,不知道當下該做什麼的時候,就設法抓住一切的可能性;

熟悉的雞湯配方,內核卻是在為自己的演藝事業辯偽證,楊冪所謂的「為了機會什麼都願意做」,指的莫非是搶戲、軋戲之流嗎?

而「戀愛小天才」光環下的愛情技巧,無非也都是些再懂不過的大道理,觀眾能不知道及時清醒的重要性嗎?

能不知道先自愛而後愛人的真理嗎?

個人看來,楊冪所謂的金句都不是什麼新鮮獨特的觀點,不過是把所有雞湯文進行拆分匯總,強調一遍重要性罷了。

偏偏懶得自我思考的大眾,就吃這一套。

在楊冪始終切換自如的人設轉變中,她或許正如自己所說的那般,早已放棄了屬於個人那一部分的情感,就像倒乾淨了自身瓶中原有的液體,市場需要怎樣的飲料,她就如何往裡倒同樣的配方。

綜上所述,楊冪或許這輩子都沒辦法成為她餅中畫下的「人民的女演員」,但她確實做到了如何成為一個教科書級別的「大眾的女明星」,通透嗎?是也不是,因為她需要的永遠都不是想通,而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