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更新改善美好生活 徐匯政協為高品質生活共商良策

2024-01-11     東方網

原標題:以城市更新改善美好生活 徐匯政協為高品質生活共商良策

1月11日上午,政協徐匯區第十五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舉行了主題為「以城市更新助力高品質生活」的專題協商會。來自市、區的十多位委員,積極建言獻策,為徐匯的城市更新工作貢獻智慧。

打造大徐家匯活力消費新空間

目前,大徐家匯的發展已經受到了各方關注。徐匯區正加快徐家匯中心竣工,推進「太平洋百貨—第六百貨」一體升級改造,與百聯合作改造東方商廈,同步研究宜山路拓寬及沿線更新實現核心商圈全面煥新。

上海市政協委員黃羅維建議,進一步打造大徐家匯的活力消費新空間,通過打造高品質生活,從而帶動商務、文旅、體育等多要素的發展。在新一輪的城市更新中,大徐家匯可以有新突破,一方面依託徐家匯濃厚的海派文化底蘊,另一方面抓住新一代年輕消費群體,打造近悅遠來的城市核心區。

從目前來看,文化消費是消費中的一大亮點,可以把文化作為帶動消費的新引擎。把文化活動與夜經濟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將會形成亮麗的徐匯「夜名片」。另外可以結合徐家匯的歷史文化和人文特色,打造有亮點、有品位、有口碑的專屬城市漫步線路,沿途設置標識導引,形成叫得響的慢行閉環。

打造徐家匯個性化的活力消費品牌,把「匯」的概念進一步提升放大。立足自身特色,打造徐家匯專屬慢生活品牌。另外可以加大引入力度,導入各類潮流品牌和首發活動,使徐家匯成為潮流品牌匯聚之地,並由此吸引更多的境外遊客。

配齊「四件套」 加速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徐匯區圍繞「宜居、宜業、宜游、宜學、宜養」全要素系統劃示社區生活圈,共劃定35個「15分鐘社區生活圈」,持續滾動推進實施。徐家匯街道樂山生活盒子、龍華街道水岸生活盒子、長橋黨群服務中心生活盒子和550弄堂·鄰里匯等生活盒子已建成開放,進一步補齊綜合服務設施短板,促進公共空間的集約復合、開放共享。

區政協委員張恆通提出,要打造符合城市整體規劃方案,並貼合老百姓實際需求的社區生活圈,就要充分利用現有社區資源的情形下,加強社區空間的復合利用和功能之間的彈性轉換,配齊社區食堂、社區衛生服務、社區文體、社區助浴「四件套」,從衣食住行等基本方面入手,讓老百姓真實地感受到社區生活的便捷化、人性化。

社區服務新四件套,對於社區內老百姓的生活品質提升較大,新四件套作為新型社區服務空間,其打造需要基於社區居民人口分布、年齡結構、居住時間等多重參考因素進行針對性調整。為此他建議:注重社區醫療普及,推動未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可以從社區居民的未病防禦入手,在居民活動中心開展定期醫療衛生科普講座,針對長期就醫需要的社區居民,推出「醫療到家」與「定期巡診」服務,進一步讓老百姓看病方便、就醫便捷。

注重設施消毒清潔,推動未來社區助浴服務的建設。相關助浴設備設施的重複使用過程中,要注意及時進行消毒清潔處理,避免病毒的交叉感染。同時,社區可以開闢助浴設備的存放保管空間,保證相關設備設置乾淨、衛生以及方便取用。在助浴的過程中,相關人員應注意老人的基本身體狀況,是否存在基礎疾病,針對身體狀況不佳的老人,在上門助浴的同時攜帶必要的應急設備,如呼吸機、制氧機等,避免因助浴而發生意外或突發情況。

著力發展「南部醫療中心」

徐匯區近年來不斷升級醫療資源布局。在醫療養老設施方面,徐匯區南部醫療中心、徐匯老年護理醫院,以及凌雲、康健、徐家匯、華涇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繼竣工並投入使用,「樂齡匯」南部養老中心將成為上海首個最大的智慧養老新標杆。

區政協委員鍾芸詩建議,在「南部醫療中心」的未來建設中,一方面應繼續依託中山醫院國家醫學中心資源,放大「徐匯區—中山醫院」醫聯體合作效應;另一方面,應大力推進特色平台建設,鼓勵心內科、普外科、內鏡中心等優勢學科在臨床、科研及教學方面持續進步,打造成為徐匯南部區域內特色學科,充分滿足周邊患者高質量的就醫需求。

「南部醫療中心」應進一步建設成為智慧醫院,發揮數字化醫療服務的優勢所在。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手段,在醫療機構中進行全面數字化建設,包括多個方面,如電子病歷、遠程醫療、在線預約、健康管理等,以提升醫療服務的效率、精準性和便捷性。

「南部醫療中心」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緊密銜接,形成有機的醫療服務網絡,能為區域內患者提供更全面、高效、貼近生活的醫療服務。

(攝影:朱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0d443f90dfd1a41ffbaf8c31967ce6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