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東北姐姐」承包的《花少5》,能否成為綜藝市場的「新頂流」?

2023-10-29     娛樂獨角獸

原標題:被「東北姐姐」承包的《花少5》,能否成為綜藝市場的「新頂流」?

作者| 無花果

編輯| 把青

「這季花少除了身體不太好哪哪都挺好。」

綜藝市場一直在等待「新頂流」出現。曾創造過諸多熱搜名場面的《花兒與少年》最近開播第五季——《花兒與少年·絲路季》。首播第一期後,「花少5全員情緒好穩定」「東北姐姐人均諧星」「秦嵐變電音朵拉」等話題輪番上陣,新的花少團眼看著有冉冉升起的趨勢。

本季花少團成員由秦海璐、秦嵐、辛芷蕾、迪麗熱巴、趙昭儀、王安宇、胡先熙組成。固定路費、藝人半夜找旅店、分床鋪,AA制解決餐食,依然是熟悉的窮游路線。花少團第一站遊學沙烏地阿拉伯,了解「中國製造」,給這一季加上了一層遊玩之外的任務性。

要知道,曾經掀起千層浪的「花學」也並非回回站在風口浪尖。近幾年,《花兒與少年》的競品開始多樣化,大型代際社交觀察節目《五十公里桃花塢》創造了著名的「尷尬9分鐘」,熟人窮游綜有《五哈》和《快樂再出發》。第四季《花少》因疫情不能出國改成了「露營季」,楊冪、凱麗、趙今麥、丁程鑫也沒能讓受到環境掣肘的花少煥發生機,該季成為了花少系列最低分。

有分歧、有爭議、都不是問題,創意流失,才是讓綜藝IP喪失活力的最大原因

一半真實記錄,一半藝術加工,是真人秀的特色,除了後期「神剪刀」的力挽狂瀾或添油加醋之外,及其依賴於嘉賓的個人魅力釋放。前幾年的大環境壓抑下,使得如今的綜藝觀眾格外青睞無包袱、不設限的喜感人設。被東北姐姐承包的《花少5》目前看來是最和諧的一季,也是最有可能給足喜劇元素的一季,「東北姐姐」們能否給《花少》IP和更多綜N代帶來新氣象,值得期待。

東北姐姐承包的《花少5》,好笑在哪裡?

當先導片里脫了外套騎車的辛芷蕾一路狂飆、秦海璐在電梯里滿頭大汗、「相依為命」的王安宇、胡先煦得知自己得到「導遊」任務後大喊「完了」,人們就嗅到了來自《花少》的原汁原味。

關注特定情境下的人際和代際溝通,將70後、80後、90後、95後匯聚一堂,以照見旅行囧途中每個人的應對方式和解決方法,是《花少》系列的拿手好菜。姐姐和姐姐,姐姐和弟弟之間的火花是則是每一季被反覆拿出賞析的經典橋段。

看陣容,這一季毫無疑問走的是「喜劇人路線」,三個姐姐秦海璐、秦嵐、辛芷蕾和99年的小花趙昭儀均為東北人,颯氣和喜感同在,萬事溝通快、好商量。天津弟弟胡先煦可以完美接上姐姐拋來的梗,開心果陪伴效果凸顯;王安宇負責規划行程,訂酒店、租車,細緻考慮吃住行各個方面,錢怎麼花,如何管錢也是節目的一大看點。

看過《妻子的浪漫旅行》的觀眾都對秦海璐的爽直性格有所了解,在《花少5》中秦的表現也是如出一轍。當大家都贊同AA制時,秦海璐表明不喜歡AA制,後采中的秦海璐稱「大家出來以開心為主,至於你花了多少我花了多少,應該沒有姐姐在意吧。」在不影響集體利益和行動的情況下,這種性格的外露展示觀眾是喜聞樂見的。

東北姐姐的性格特點還不止在秦海璐身上得以體現,而是覆蓋到了第五季整體氣質。由於王安宇找錯酒店導致大家夜裡凌晨三點才風塵僕僕找對地方休息,辛芷蕾在後采時回答,「沒有責怪,只覺得挺有趣。」大家順利進行下一步找酒店,沒有多在已知的錯誤上消耗太多精力。

這種東北氣質在秦嵐身上再次被放大,演員角色形象和綜藝形象的反差感成為現成的「病毒傳播」素材。秦嵐的生病導致的「電音嗓」配合不停地碎碎念,被節目組幾次消音,「溫柔知性姐姐變身話嘮搞笑女」、「印象里的精緻女神真實性格竟如此接地氣」意外戳中了網友的萌點,並隔空嗑起了秦嵐和魏大勛這對CP。

幾位東北姐姐在車上交流東北「洗浴文化」不亦樂乎,秦嵐立即推薦起奶浴、鹽浴和搓澡;辛芷蕾嘗了一口稱當地食品迅速定義為「疙瘩湯」,惹得彈幕齊刷刷飄過「哈哈哈哈」。

嘉賓有趣、人設討喜,姐弟之間氛圍好,給節目帶來了第一波路人粉,也引發了「這一季都是正常人」的花少call back。但本質上藝人的搭配模式仍然沿用了前兩季的「二位護花少年+五朵花兒」,秦海璐的「大姐」風範,辛芷蕾個性颯女路線,王安宇的服務意識都似曾相識,熱巴第一期因病露出不多,最小的妹妹趙紹儀存在感相對低一些,性格特色還等待後續挖掘。

這一季整體多了宣傳「一帶一路」主題的任務,到達沙特後花少團首站參觀中國駐沙特快遞站,科普「中國速度」占據大量篇幅。第一期播出後外交部中國駐沙特大使館發文點贊《花兒與少年·絲路季》,稱「節目用有煙火氣的民生視角、大眾視角和微觀視角,將『一帶一路』的龐大主題。」這在近兩年的綜藝中並不稀奇,如《奔跑吧·黃河篇》《極限挑戰寶藏行綠水青山公益季》都承擔了相應公益性和社會價值的輸出。

40+姐姐綜藝「就業」之路

「浪姐」之前,《花兒與少年》是40+女演員參與度最強的綜藝,「花少團」通常會請來業內擁有高地位、高話題度的40+姐姐「鎮場」,除了這一季的70後姐姐秦海璐、秦嵐之外,《花兒與少年第一季》的鄭佩佩、張凱麗、許晴、劉濤,第二季的毛阿敏、許晴、寧靜,第四季的張凱麗、劉敏濤,都充當的是團隊當中的領導者或是「團寵」角色,甚至其中不少是名場面締造者。

鄭佩佩的心直口快、許晴的「作」、劉濤的能幹、寧靜的火辣都是通過《花少》最先火出圈的。

彼時,女性主義、女性價值還並沒有大規模蔓延,人們在《花少》中看的是更多是娛樂性,圍繞的是女明星之間的暗流涌動,是同一屋檐下,同一旅途中姐姐們「十八般武藝」的切磋。明星們旅途疲累情況下流露出的原生態性格展示,在透過剪輯的手法連貫劇情之後,非常容易引發討論,尤其是嘉賓個性差異較大的情況下,最易誕生drama場面,比如第一季許晴、劉濤的暗自PK,第二季許晴、寧靜之爭。這在《花少》第二季播出時被推向巔峰,形成讓同場男嘉賓聞風喪膽的「花學」。

自此,姐姐爆發「真性情」的《花少》成為drama綜藝的標杆,這些年,《花少》即使不在江湖,江湖卻儘是「花學」的傳說。以至於宋丹丹在製造了《五十公里桃花塢》「尷尬9分鐘」之後,網友立即把「想看宋丹丹寧靜許晴一起參加綜藝」頂上熱搜,網友們迫切想看宋丹丹、寧靜、許晴一起參加綜藝,會產生怎樣的集大成名場面。

實際上,近年來40+女演員在尋找好劇本的過程中,參加綜藝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曝光機會,在包攬了女明星從單身、相親、二次相親、結婚、離婚的芒果系綜藝里,40+女明星們在影視劇中無法完成的另一種角色打開方式,在綜藝中得以360度立體展現。例如《妻子的浪漫旅行》就塑造了秦海璐愛跟老公撒嬌的反差萌感、章子怡「醒醒媽」形象,樹立了程莉莎「女追男」的典型,以及唐一菲的「忍辱負重」妻子形象等等。

而在這之後,女性議題伴隨著普遍的女性意識覺醒成為影視綜的「流量密碼」,40+劉濤、秦海璐、寧靜、殷桃分別參與餐廳經營類節目《中餐廳》,女明星轉換成為女老闆、女強人人設。《乘風破浪的姐姐》則提供給30+姐姐一個更加光鮮的唱跳/練習舞台,觀眾此時希望看見的並非是撒狗血場景,而是姐姐努力奮鬥、揮灑汗水獲得再次綻放的機會,萬茜、張雨綺、藍盈瑩、金晨、王心凌都通過浪姐獲得後續更多、更優質的影視綜資源。

可以發現,浪姐的出圈更多是圍繞著優質舞台而非綜藝效果。

旅行綜藝:要drama還是要解壓?

近年來,綜藝領域的細分不再僅限於類型,有了真實生活素材積累的《再見愛人》也以「旅遊」來創建特定場景,其情感濃烈程度卻比起《花少》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獲得高分的旅遊綜藝《恰好是少年》《快樂再出發》都更傾向於慢綜藝,今年沈騰參與的《現在就出發》同樣是以語言搞笑、熟人相聚為主,遊戲強度與競爭性均不高。

綜藝可以是觀察人物性格、行為處事、情感交流方式的場域,通過旅行進而放大看到各類人的交友觀、愛情觀、金錢觀,同樣可以作為純粹的下飯「電子榨菜」,不帶腦子快樂就好。《快樂再出發》中0713 成「降智兄弟」、老歌手的茶後放飛自我、諧音梗都廣受到Z世代歡迎。

這其中不得不提的,是主打青春路線的《花兒與少年3》,這一季改變了藝人搭配策略,為了符合「冒險季」的主題,請來平均年齡28歲的「花少團」,年齡最大的是80後男星陳柏霖和楊祐寧,女生中最大的是85後的江疏影和90後的古力娜扎,最小的宋祖兒98年。4男4女的組合平衡且養眼,觀眾更樂於看到江疏影、古力娜扎攜手爭奇鬥豔的互懟日常和楊祐寧的下廚日常。

沒有了drama情節、青春元氣十足的《花兒與少年3》也成為了《花少》系列豆瓣評分最高的一部(7.6分)。

而第四季則相反,張凱麗、劉敏濤、楊冪、李斯丹妮、趙今麥、韓東君、丁程鑫參與的《花少4露營季》在藝人搭配上回歸了前兩季的「二位護花少年+五朵花兒」模式,但受限於場景和常規套路的節目已經顯出疲軟,代溝、尷尬、硬找話題、場景單一勸退了不少「花少粉」。「無聊」是對豆瓣5.8分的第四季《花少》的整體評價。

綜藝的受眾是大眾,綜藝的原始粉絲、藝人的路人盤是最能助力節目出圈的一環,這得益於人物魅力和策划過硬,頂流生花的參與只能是錦上添花。《花少5》有了天時地利人和,以及不錯的開端,在這個綜N代創意缺乏的時代,能否闖出一條新路,還需後續觀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0abc0aea5382760fbb58fd6e8f6d5c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