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江壩「文化旅遊+咖啡產業」休閒觀光農業一瞥

2019-12-16     保山新聞網

美麗鄉村創造美好生活

——潞江壩「文化旅遊+咖啡產業」休閒觀光農業一瞥時

潞江壩,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保山小粒咖啡的故鄉。多年來,一批批咖啡人為擦亮這一國字號品牌進行了不停地探索、做到了嘔心瀝血。今年5月,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批準保山高黎貢山旅遊度假區為省級旅遊度假區,標誌著保山市持續實施「旅遊品牌化」戰略又取得新進展。保山小粒咖啡成為了高黎貢山旅遊度假區、成為了保山市最主要的旅遊品牌之一。

創新保山小粒咖啡品牌

「儘管保山小粒咖啡品質一流,儘管上天賜給保山的這一寶物已經獲得了眾多金字招牌,但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我們必須不斷創新。」保山市高老莊農副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建雲如是說。

(高建雲)

高建雲生於1964年,他創建高老莊公司專營咖啡產業前,是國營潞江農場八一隊的會計,由於工作出色,1987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他以個體名義從事咖啡貿易。2000年,他領頭成立了「高老莊咖啡專業合作社」,2005年,他在潞江鎮小平田成立了保山市高老莊農副產品開發公司,引進先進設備,致力讓保山小粒咖啡這一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走向世界。如今,「高老莊」系列咖啡產品已遠銷歐美,被全球知名咖啡品牌指定為定點供應商。

多年從事咖啡生產、加工、貿易,高建雲深諳保山小粒咖啡發展狀況。他說,保山小粒咖啡,主要品種為卡蒂莫,面積占70%以上,其餘品種為鐵畢卡、波邦、卡杜拉、蒙多諾沃,以及這些品種的變種。目前潞江壩咖啡面積超過10萬畝,每年咖啡豆產量超過2萬噸,產值超過2億元。主要產業模式為種植結合加工銷售。上規模的企業除了他的高老莊公司外,還有新寨咖啡、雲潞咖啡等10多家,可以說咖啡產業在保山,已經形成了產業集群,並具備了較高的品牌價值。但當前,面對市場、產品品質、消費人群等因素,保山小粒咖啡仍然存在「規模小、分布散、實力弱」等問題,仍然存在產品標準難以統一、企業管理薄弱、產業鏈脆弱、抗風險能力低等問題,品牌化進程任重道遠。

高建雲介紹,當前,保山小粒咖啡的競爭對手都不可小覷。在咖啡豆方面,國外供貨商不斷衝擊市場;在成品咖啡、速溶咖啡方面,單雀巢一家,便壟斷了線上經銷的半壁江山。所以,保山小粒咖啡要想在眾多洋品牌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的不僅僅是講好咖啡故事,更需要合力、需要創新、需要堅持,通過持續不斷努力,打造保山小粒咖啡品牌。比如強化品牌溯源,強化企業管理,保障咖啡品質;再比如,通過第三方檢測報告與現場評估,為企業品牌化建設提供支持,以及大力營造咖啡文化,等等。

咖啡雖然是舶來品,但在保山,在各級黨委政府,以及高建雲等一批咖啡人的努力下,保山小粒咖啡已經成為了保山最重要的旅遊產品,成為了保山最具吸引力的旅遊品牌。

深挖保山小粒咖啡文化

背靠巍峨的高黎貢山,前面是滔滔怒江,潞江鎮壩灣的一塊台地上,一座占地15畝、房屋面積約7000平方米的保山小粒咖啡莊園,已經於今年「五一」黃金周期間展現在世人面前。

(謝顯文)

從2015年開始,中國咖啡第一村——潞江鎮新寨村土生土長的咖啡人謝顯文先生用4年多的時間,請建築師把一塊原本荒蕪的院子改造成了保山小粒咖啡莊園。裡面有咖啡儲存、加工空間,有咖啡廳、保山小粒咖啡博物館等設施。尤其是新建的、具有獨特東方風格外形和西方風格裝飾的保山小粒咖啡博物館,成為了吸睛亮點。博物館整個建築用76萬塊磚打造,面積2300平方米,柱廊、拱券貫穿,結構精巧、典雅大氣,而且與原有建築和當地風貌完美相融。咖啡沖泡體驗區,有咖啡原產地的古董;主題展區,展示著當地咖啡生產的實物、器具,展示著保山小粒咖啡的歷史、文化、加工方式等。

謝顯文說,博物館也是一棟妙趣橫生、底蘊深厚的咖啡文化體驗館,遊客到博物館來,不僅可以看,還能親自動手參與互動體驗,全程回溯咖啡從「豆子」到「杯子」的各個環節。所以博物館建好以來,引來了無數遊客,大家身處其中,一邊瞭望遠處壯闊的怒江大峽谷,一邊品嘗保山小粒咖啡,人們無不愜意起來。

謝顯文介紹,咖啡最早在非洲發現,保山種植咖啡的具體年代已無法考證,目前有兩種說法普遍認為最可信,一是19世紀中期潞江土司從緬甸帶入,二是20世紀初歐洲傳教士帶入。所以,直到今天,在潞江壩,還可以找到樹齡100多年的咖啡樹。他說,如果只是基於這樣的背景,還不足以讓保山小粒咖啡獲得眾多粉絲。真正吸引眾多飲客之處,還是它的絕佳風味。

謝顯文說,影響咖啡品質的因素很多,其中海拔條件尤其重要,潞江壩的中低海拔、乾熱河谷、斜坡台地等特殊性,讓咖啡長勢茂盛、果實飽滿、內含物質豐富、香味醇厚、味道均衡、咖啡因含量較少。所以,早在2010年1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就批準保山小粒咖啡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保山小粒咖啡」成為了保山為數不多的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之一,成為了熠熠生輝的國字號品牌。

「這麼好的東西,我們要讓全世界的人都享受到。」謝顯文說,「所以我們打造了這個咖啡莊園,為全世界飲客創造了一個絕好的品嘗咖啡、享受咖啡的好地方、好場所,此外,也是為了更好地樹立品牌意識,打造咖啡文化,增加咖啡的附加價值,讓更多的人有機會了解咖啡、愛上咖啡。」

滿目勝景是咖啡

即便你在嚴冬走進潞江壩,也是峻岭疊翠,花木葳蕤,瓜果飄香,滿目勝景。走進「中國咖啡第一村」潞江鎮新寨村,更是綠蔭咖啡、滿目蔥蘢。

10年前,新寨村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村,2010年經本報記者探訪和宣傳報道後,「中國咖啡第一村」的名號叫響全國。近日,記者再訪中國咖啡第一村,只見筆直的進村道路穿過層層咖啡梯地,翠綠的咖啡將兩排路燈上飄揚的五星紅旗襯托得無比艷麗。與10年前相比,村民的土瓦房已經全部換為水泥平頂房。此外,還有掛在村民臉上的自信的笑容。新寨村黨總支書王加維徑直地把我們帶到村頭的咖啡體驗館,俯瞰新寨萬畝蔥翠,一覽怒江核心美景。

(王加維)

「我們眼前這座咖啡體驗館是與外商合作建成的,今年國慶節試營業,2020年元旦正式開放。」王加維說,「新寨村因咖啡而聲名遠播,如今新寨村全村500多戶2000多人,仍然是除咖啡外不種植任何作物,眼前萬畝咖啡連片,面積超過13600畝,占全村總耕地面積的95%,年產咖啡豆2000多噸,咖啡成為了村民主要經濟來源。」

王加維介紹,多年咖啡種植,新寨人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村裡已經連續三年舉辦咖啡節,以「文化旅遊+咖啡產業」的方式,大力發展休閒觀光農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村裡又建設了一座咖啡體驗館,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保山小粒咖啡成為保山市最重要的旅遊品牌之一,為新寨村發展咖啡觀光農業再添動力。王加維介紹說,新寨村以咖啡觀光產業帶動鄉村旅遊的長遠規劃是「三點一線」,即:山上有抗戰遺址、中間有萬畝咖啡、江邊有百畝沙灘娛樂這「三點」,以及村內的觀景大道這「一線」。向著這個目標,村黨總支牽頭成立了三個以咖啡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合作社,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市場」的運行模式,延伸咖啡產業鏈。此外,他們還將老村委會改建成了村民咖啡體驗館,引導村民從「咖農」提升為「咖啡人」,讓村民首先享受咖啡文化。

王加維說,新寨咖啡體驗館建成以來,吸引了不少國內外遊客,今年國慶,中國咖啡第一村遊客爆滿。他說,如今,在新寨咖啡體驗館裡一邊品嘗保山小粒咖啡的醇香、一邊賞高黎貢山之巍峨和怒江大峽谷之雄奇,正成為遊客們的首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0ZvbDW8BMH2_cNUgt9I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