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4月21日訊(記者 薄雲峰)夏季將至,為確保江蘇省太湖水源地安全,維護太湖生態健康,省政府辦公廳15日印發《江蘇省太湖湖泛應急預案》,本預案由省水利廳負責解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資料圖片 水質清澈、無污染是江蘇江湖河湖管理的目標。 薄雲峰 攝
湖泛一般發生在氣溫較高的夏季,湖泛是指在湖岸邊、入湖口和湖汊聚集的藍藻與發酵上浮的淤泥相混合,在厭氧狀態下分解造成水質發黑髮臭的現象。水體污染負荷高、水體藻類死亡是「湖泛」產生的主要原因。湖泛是太湖的一種生態災害,嚴重威脅城鄉居民供水安全。江蘇此次出台該預案,就是為加強對湖泛的監測預警,增強應急處置能力,及時發現並儘可能控制湖泛的影響範圍,確保我省太湖水源地安全,維護太湖生態健康。
相關人士介紹, 本預案適用於江蘇省行政區域內太湖湖泛的應急處置,主要包括重大及較大湖泛事件應對工作和跨設區市湖泛事件應對工作。按照太湖湖泛的嚴重程度和影響範圍,太湖湖泛分為重大事件、較大事件和一般事件三級。對應響應級別分別為Ⅰ級、Ⅱ級和Ⅲ級。
記者注意到,此次界定屬於湖泛重大事件的要求非常明晰,凡符合湖泛面積大於湖體面積的10%(含10%);湖泛發生在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內這兩種情況之一的,即為重大事件。
預案強調, 省水利廳牽頭會同地方開展監測預警。沿湖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所轄水域的湖泛巡查巡測;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承擔太湖重點湖區和湖泛易發區的巡查巡測;巡查巡測項目為水體氣味、透明度、水溫(表層和底層)、流速、流向、風速、風向、溶解氧(表層和底層)、pH值、氧化還原電位、藻密度和臭味等。每年3月1日至10月31日,啟動監測預警信息報告制度,相關單位和地方每日向省水利廳報送2次監測預警信息。發現水質黑臭、湖泛事件等異常情況,1小時內報省水利廳,同步報送所在地湖泛防控牽頭部門,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