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外辦主任王毅此次的歐洲之行即將結束,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主動找茬,王毅發出嚴正警告,「如果美方執意借題發揮、炒作升級、擴大事態,中方必將奉陪到底,一切後果將由美方承擔」。
面對中方的警告,布林肯只當「耳邊風」,隨後便開始炒作「中國正考慮向俄羅斯提供武器等『致命性支援』」,並警告中方稱,若幫助俄羅斯將對中美關係產生嚴重後果。
對此,我外交部於21日作出回應。發言人汪文斌表示,美方才是烏克蘭戰場的最大武器提供者。美方口口聲聲要維護和平,實際上卻大發戰爭財。
汪文斌強調,美國的軍工企業從烏克蘭戰場賺得盆滿缽滿,良心何在?美方曾在阿富汗推行「要戰鬥到最後一個阿富汗人」的政策,難道今天還要讓烏克蘭「戰鬥到最後一個烏克蘭人」嗎?
顯然,美方繼續就俄烏問題惡意炒作,無非就是不想看到俄烏和平解決爭端。不過對於美方的炒作,烏克蘭方面這次卻有不同的看法。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自上世紀90年代初期以來,中國始終信守承諾,從未違背任何協議。「我希望北京保持這樣的務實態度」,澤連斯基說,「否則我們將有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風險」。
澤連斯基的言外之意顯而易見,就是希望中國繼續保持中立立場,避免事態真正發展到「向俄羅斯提供武器」的地步。不過與美方的語氣比起來,烏方的語氣顯得相當柔和,甚至有「討好」的意味。
澤連斯基甚至還發出了與美方相反的論調,表示「至今仍未在俄羅斯人手中看到中國武器」。
不過中方早就表明了立場,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建立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基礎上,中國始終站在和平一邊,站在正義一邊。
同時,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中方就一直在致力於勸和促談,這是國際社會有目共睹的,美烏方的「擔憂」不僅沒必要,而且多餘。
中方最新發布的《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也強調,支持問題當事方以對話解爭端、以協商化分歧,推動國際社會主持公道正義,給熱點「降溫」,給危機「泄壓」。
此外,王毅主任此次前往歐洲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了全力斡旋俄烏問題,讓俄烏能夠真正的走上和談的道路。在俄烏衝突即將到達一周年的節點,國際社會上已經有相當多的聲音支持結束衝突,中方的和平主張可能會達到一呼百應的效果。
不過令人沒想到的是,美國總統拜登居然隱瞞自己的行程,偷偷去烏克蘭基輔會見了澤連斯基。美媒宣稱,這是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外界認為,這將向烏克蘭發出強烈的支持信號,可能對俄烏和談產生極大的消極影響。
中方正準備在勸和促談上發力,拜登的行為真的是巧合嗎?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烏克蘭危機爆發近一年來的事實表明,衝突戰爭沒有贏家。對話談判才是解決之道。各方尤其是大國,應該採取負責任的態度,為勸和促談創造條件,多做有利於政治解決的事,而不應火上澆油,更不能趁機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