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航母壽命的辦法
航母是一款造價極其昂貴的武器,因此,各國為了延長它的使用時間,總會格外注重後期保養和維護。畢竟航母作為一件消耗品,其每一次外出執行任務,船上的設備設施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損耗。
因此,想要提升航母的性能,就得讓這些設備設施擁有一個不錯的狀態。除此之外,據悉,航母還會定期返廠清理,這就不禁讓人好奇,這是為何?到底需要清理什麼東西呢?
要知道航母動輒就是數萬噸,即便是對其進行簡單的清理,也得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所以,正常情況下,考慮到航母的使用成本,在很多人看來,定期返廠清理完全就是可以省略的一個過程。
然而,對此專家卻表示,看看維修工從船底刮下來什麼就明白了,航母定期返廠維修其實很有必要。如果不將航母底部的「海鮮」清理掉,不僅會埋下安全隱患,還會讓航母的壽命大打折扣。
航母底部的「海鮮」
事實上,航母底部的「海鮮」其實就是一些附著在上面的貝類海洋生物。它們向來都喜歡將堅硬的物體當成棲息地,而航母的船體都是由特製鋼材製成,顯而易見的是,對它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這些貝類生物雖說本身不具備什麼攻擊性,但它們的繁殖速度極快,如果放任不管,時間一長,航母的重量都會因此增加不少。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航母的機動性,降低其存活率。
腐蝕
除此之外,它們還會分泌一種酸性的黏液,誠然航母的防護能力強悍,但日積月累下去,這些酸性黏液也會對航母船底的鋼材造成一定腐蝕。一旦航母船底變得十分脆弱,就算不是在實戰中遭到攻擊,航母也有極大的可能沉沒。
正是如此,這些貝類生物必須得被處理掉。只不過由於數量太多,加上還一些貝殼吸附很緊,因此,每一次清理它們都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需要成百上千名維修工同時進行。估計有人就會提出疑問了,海洋裡面的貝類生物可是不可多得的美食,那麼,清理下來的貝殼都去哪裡了呢?
誠然它們看起來比較誘人,但航母表明的塗層具有一定的毒性,這就導致這些貝類生物根本不能食用。不過由於它們的生命力比較頑強,所以,很多最後都會被放生,但假如是一些外來物種,就會被立馬摧毀。
總之,航母的定期返廠清理雖說看起來很麻煩,但這個過程可一點都不能省略,否則航母的價值將會衰減很多。與此同時,航母在未來仍舊會是軍事體系的核心力量,所以,我國也得抓緊研製更先進的航母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