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工業強大,蘇德戰爭為何前線德軍連冬裝都沒有?

2023-11-26     聃者徐史也

原標題:德國工業強大,蘇德戰爭為何前線德軍連冬裝都沒有?

1941年6月22日,德國出動550萬大軍大舉進攻蘇聯,德軍勢如破竹,一路打到莫斯科郊外。德軍和蘇軍在莫斯科郊外展開了激烈的廝殺,戰爭一直持續到冬天。蘇聯的冬天極為寒冷,但前線的德軍卻連冬衣都沒有,戰鬥力銳減,減員嚴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莫斯科會戰的失敗。那麼為何德國高層為何沒有準備足夠的越冬棉衣呢?

第一,德國輕敵了。按照原定計劃,蘇聯在4月進攻蘇聯,德軍占領莫斯科以後,大部隊返回德國過冬,蘇聯只留有部分防守力量,所以後勤只按照留守德軍數量準備了冬裝。但由於義大利拖了後腿,進攻時間被拖延到了6月,而當年的冬天又來的格外的早,德軍遭遇了突如其來的嚴寒,這是德國沒有預料到的,臨時準備冬衣已經來不及了。事實上,蘇聯人其實也沒做好準備,兩邊半斤八兩,但蘇聯人明顯更適應寒冷,知道怎麼避免凍傷,所以傷亡遠比德軍要小。

第二,德國後勤部雖然飽受詬病,但他們的確是準備了大量冬裝的,只是沒想到根本運不上去。由於蘇聯使用寬軌鐵路,蘇聯的道路又泥濘不堪,德軍的運輸效率非常低,因此德軍有限的運輸能力只能優先運載彈藥補給,等到冬天來得時候冬裝卻運不上去了。德國火車頭水箱都在外面,進入蘇聯就都凍住了,而公路運輸在積雪中根本指望不上。德軍的冬裝在斯摩棱斯克、華沙的個個車站倉庫都堆滿了,前線只能幹著急。倒是黨衛軍跟空軍因為後勤體系獨自運營,所以他們早早穿上了冬衣,只是德國陸軍就慘了,只能穿著秋裝在冰天雪地中作戰。整個莫斯科戰役,維亞濟馬布良斯克戰役後,德軍沒獲得一輛火車的補給,主要靠一個摩托化師在身後收老百姓莊稼,德國民眾捐獻的大批冬裝直到次年的1月份才到達。

第三,雖然德軍的冬裝準備不充分,但德國人對越冬是有一定心理準備的,前線德軍也沒用坐以待斃。蘇聯的冬季的確造成很多德軍凍傷減員,卻是在理想範圍之內(起碼德國吸取了當年法國拿破崙的慘痛經驗),說明冬裝問題並不是導致莫斯科戰役失敗的主要原因(凍傷的多,但凍死的很少,已經說明情況)。一定程度上降,德軍缺乏冬裝被過度誇大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08893a5728fdba4184f78804ec72e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