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眾號:那一座城(ID:thecity2015)
大家好,
今天零點,27年前的湘北終於打完那一戰。
櫻木花道的絕殺,和流川楓的世紀擊掌。
還有那首熟悉的《好想大聲說愛你》的旋律。
那些熟悉的、熱血的、喧囂的、無聲的畫面,
歷歷在目。
凌晨電影院,中年男人們紛紛失聲爆哭。
夜色遮掩了他們的眼睛,
在大螢幕的燈光閃爍下,仿佛回到了那個青春還在燃燒的少年時代。
為什麼我們看灌籃高手會哭得像個狗子。
只要戰歌一響,那些熱烈的氣息,
猛烈如洪水,直到世界盡頭。
「你,喜歡籃球嗎?」
我們邀請了編輯部,
三個不同性別的不同年齡的小夥伴。
讓他們來聊一聊,
去看灌籃高手,我們為什麼哭得一塌糊塗。
對對對
在深夜電影院哭成狗的就是我
@Eric 90後
「教練,我想打籃球。」
提起灌籃高手中的經典台詞,
人們總是會想起三井壽的這一句。
三井壽是《灌籃高手》中的經典角色。
初中時是縣大賽的MVP,高中時因為傷病出現心理問題,選擇逃避籃球,和小混混為伍,甚至要去砸前隊友們的場。
而在一次激烈的衝突之後,三井壽麵對恩師情感決堤,意識到內心對籃球的澎湃激情,於是說出那一句經典的話。
少年得志,輕易長袖,也曾縱馬放歌,卻不得不面對青春的自尊,誤入歧途但不忘本心,最終找回那個堅定的自己。
成為「永不放棄的男人",這樣的「炎之男」令人著迷。
三井壽並非漫畫的男一,卻因為少年的真實感而被塑造得有血有肉,這是我喜歡三井的原因,恰恰也是《灌籃高手》的魅力。
在首映前,我專程去換了三井壽的手機殼,然後在 這套漫畫前,拍下了這張照片。
為了紀念首映,也是為了我自己的青春記憶。
我是一個一個標準的90後,在電影首映時就迫不及待地前往電影院。
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我依然一陣爆哭,畢竟,灌籃高手陪伴了我的整個青春。
我入坑《灌籃高手》的理由和櫻木有些相似。
我是一個足球迷,但班上無論男女都更鐘情籃球,青春期的少年是渴望關注的,於是就開啟了籃球之路。
那時的我是初中生,正值熱血的年齡。
櫻木為了加強投籃來了個「兩萬球集訓」,
我也便在烈日炎炎的暑假於球場悶頭苦練,
仿佛自己也是漫畫中的主角,假想心儀的女孩在一旁觀看。
當《好想大聲說愛你》的旋律響起,我總會想起年少時夏天的味道,那時的我,也總像櫻木一樣說『我是天才』。
簡單、純真而又熱血,那便是少年意氣。
進入高三後,學習壓力巨大。
我重讀全國大賽湘北與山王一戰,看到體力不支的三井壽投出三分。
說出「我是三井壽,永不放棄的男人」,就會重新燃起刷題的鬥志。
大學臨近畢業時,櫻木與安西教練的對話又激勵了我。
「老爹,你最輝煌的是什麼時候,代表日本出戰嗎?我啊,就是現在了。」
於是,面對著充滿未知的將來,我又有鬥志堅定出發;
包括後來,認識現在的妻子,思索起愛的意義,也和灌籃高手有干係。
櫻木在決定死戰時對晴子說的那句話:「我很喜歡,這次絕不說謊」。
我拍下來,發給妻子,在我看來,這就是愛的意義,指引人努力變得更好。
而最近一次看漫畫,是工作遇到瓶頸期,偶然翻到故事的尾聲,在櫻木投出絕殺之前,嘴裡喃喃說道:
「左手只是輔助。」
那一瞬間我如醍醐灌頂,無論做任何事情,只要沉澱得足夠深,突破就是水到渠成。
對我來說,《灌籃高手》有點常看常新的的意思。
像極了生活——
不同年齡,不同閱歷,總有不同感受,而那所有的感受,無論是熱血還是遺憾,都是經歷。
「為了全國大賽,我們等了26年,而櫻木花道,今年45歲了。」
「整個電影院都是抽泣聲,因為他是灌籃高手,是我的青春啊!」
「我沒有帶任何人去看,一個人的青春,一個人去做了結,給自己的青春畫一個句號。」
「我穿著櫻木的10號球衣去看的,如果不是公司不讓染髮,我一定染成紅色。」
在《灌籃高手》電影首映中,抽泣縈繞著整個電影院,人們都分享著自己的感受。
其實就劇情而言,粉絲們已經熟悉湘北vs山王一戰的每一幕。
從膠著的上半場,到幾乎被打崩的下半場,從絕境中的奮起反擊,到「小人物」們掀翻衛冕冠軍的以弱勝強。
當櫻木和流川「世紀擊掌」的一刻,電影院中的淚腺早已決堤。
與漫畫不同的是,電影中更多是以宮城為主視角,作者井上雄彥對此做出了解釋——
創作漫畫時,他二十出頭氣血方剛,崇尚櫻木這樣的熱血少年,如今四十多歲製作動畫,生活的磨礪讓他更願意採用全新的視角,去關注那些有一定資質,卻仍在為夢想掙扎和努力的普通人。
這樣的解讀,似乎與故事的結局形成呼應。
「拼盡全力來對抗山王的湘北,在第三回合對愛知學院時輸得一塌糊塗。」
這是漫畫的最後一頁。
有別於日本熱血漫要麼happy ending要麼宿命論的傳統結局,《灌籃高手》的故事以遺憾落幕。
但或許,這才是夢想的真相。
但重要的是,故事裡的我們,熱血過、鮮活過、燃燒過,就夠了。
就像湘北全家福里笑著的少男少女一樣。
我,很想念流川楓
也很想念90年代末的我們
@Tanya 80後
當所有的往事成雲煙,你總會在某一個畫面掠過或者某一個音符響起時,如坐上時光機一樣,回到那些熾熱而躁動的夏天。
《灌籃高手》開始在我們身邊燃燒的時候,是90年代末。
這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動漫年代。
我們如今總說,80後有多麼不幸,什麼利好都擦肩而過。
但也唯獨是我們,在最好的年齡,趕上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文藝盛宴。
於是,日本動漫勢如破竹,浪漫而又熱烈地衝進了我們的青春。
《足球小將》、《棒球英豪》,還有《灌籃高手》,如同一枚枚重型核彈,炸出了我們本來含蓄而內斂的少年時代。
讓上中學的我們明白了,青春不熱血,更待何時?
Slam Dunk 給當年的男生女生們,都帶來了第一次最恰到好處的悸動。
漫畫?必須看。
上課在櫃桶里看《灌籃高手》的漫畫,已經成了同學們之間的約定俗成;
而放學後守著動畫片的播放,假期里的二刷三刷,一遍又一遍,一集又一集,更是不可或缺的青春回憶。
赤木晴子問櫻木花道,你喜歡籃球嗎?
櫻木花道的籃板球,和紅色火焰般的髮型。
三井壽痛哭在安西教練面前,教練我想打籃球!!
流川楓每一次把球砸向櫻木,啊我手滑了,兩個人的掰頭。
還有宮城良田的厚積薄發,木幕的故事,藤真健司的帥氣,赤木剛憲的恨鐵不成鋼,安西教練肉嘟嘟的下巴。
每個畫面,重新翻出來,都覺得,啊這就是我們當時的日常。
其實哪裡是我們的日常,不過是那時的自己自覺代入了Slamdunk,把這些瞬間,當成了我們自己的。
但又何嘗不是呢?
作為女生,我對於籃球的了解和喜愛,全部來自於Slam Dunk。
流川楓是我當時的本命,尋找本校的流川楓,也成為課間愉快的項目之一。
我們收集流川楓的貼紙、卡片,默默學習畫這幾個高中生的動漫畫像,然後偷偷看學長們打籃球,分成不同派系。
流川楓派系,藤真派系,三井壽派系,仙道派系,以及櫻木花道派系。
身邊的男生們大都熱愛三井壽,覺得他的三分球簡直就是自己的將來;
女生們則在流川楓和藤真之間搖擺不定,我的好同桌最終玉手一揮,好了好了流川楓讓給你,我選藤真。
於是,我得到了流川楓的選擇權。
抱著卡片,就好像真的得到了這個冷漠無情只會打籃球的高中生。
是的,我當年抱著的卡片就是以下這張
於是我們一起抄寫《好想大聲說愛你》的日語歌詞,然後翻譯成拼音,一邊唱一邊背,第二天得以在班級同學面前大展身手。
現在回想起來,雖然幼稚不堪,那就是最好的金色年華。
南方的夏日球場,荷爾蒙在空中飄蕩,每個人都幻想自己是灌籃高手。
而井上雄彥也真的是個悲情藝術家。
他筆下的湘北,在27年前最終落敗。
我們青春期愛上的這些灌籃高手們,都帶著悲情而孤獨的色彩。
哪個少女能逃出悲情英雄的陷阱,大家都被迷得恨不能衝進熒幕代替他們難過。
看著湘北幾個落寞的身影,連看大猩猩赤木剛憲都帶上了心痛光環。
所以,我有時候也在想,我們現在聽到戰歌響起,看到27年櫻木的最終絕殺,到底在哭什麼?
是為他們哭,覺得他們終於走到了這裡。
還是在為自己的金色年華而感嘆,想起了當年那段幼稚卻閃閃發光的青春。
27年過去,我們已經被這個世界毒打成一個,隨時可以握手言和的中年人。
但這群高中男孩,還依舊在熱血球場上一往無前。
紅色的湘北球衣,給了我們少年時代的熱血幻境,也給了我們中年回望時的那一聲嘆息。
我很懷念流川楓,我很懷念當年一起追劇的你們。
畢竟,肌肉記憶不會騙人,我到現在依然會唱日語版的《好想大聲說愛你》。
這就是我青春歲月,也熱血過的,鐵證。
不完美的青春
回不去的熱血
@雨一直下 80後
記得那年當湘北「搭上」全國賽出發的列車時,我天天放學後都在家裡附近的小書店等待漫畫的更新。
多麼希望見證櫻木花道們能從全國賽一路殺敵,登上總冠軍寶座。
絕殺山王,也就是這次電影的重頭戲,在房間裡的我大聲呼喊。
後來,沒有後來。
湘北在全國賽默默被淘汰,《灌籃高手》留下了一個沒有掌聲的結局。
我當時很不理解這樣的結局,湘北不至於也不應該如此停下腳步,我甚至有點記恨作者井上雄彥。
青春,不應該是這樣子的。
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我沒有和夥伴們再提起《灌籃高手》,這部作品也再也沒有後續,櫻木花道和流川楓就像瞬間和舞台告別,各自開始了平凡的生活。
再後來,身邊打籃球的朋友越來越多,喜歡看男生打籃球的女生,也越來越多。
我不知道《灌籃高手》為什麼就成了他們對籃球的啟蒙,我也從來沒有去問過這個問題,我只知道,他們既不會灌籃,也不是高手。
多年之後,我看到井上雄彥在接受採訪時談到「為什麼湘北最終沒有稱霸全國」,他說「青春的夢想,往往就是不完美的。」
慢慢我懂了,許多人在《灌籃高手》里看見了自己,見證了自己不完美的青春,和回不去的熱血。
我們小時候幻想自己是櫻木花道,幻想自己是流川楓,長大後,我們才明白原來努力的極限,頂多就是神宗一郎。
因為,絕大多數的我們就是平凡的普通人。
如今進入人生下半場的我,再看《灌籃高手》電影版,相比起大家都看哭櫻木絕殺後和流川楓的世紀擊掌,我更懷念漫畫里櫻木傳錯球而最終導致球隊輸球那一集。
兩年前,我重買了《灌籃高手》的台版漫畫,但有些人和事,就是回不去了。
——
最後,也想問問大家。
你們有去看這部充滿「爺青回」元素的電影嗎?
你們的青春中有它的影子嗎?
請留言告訴我們你和Slam dunk的故事,
告訴我們那段沸騰的金色年華。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見不散
喜歡請分享,滿意點個贊,最後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