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集之後,口碑逆襲,越來越好看了。
不少觀眾感嘆,要是國產劇都這麼拍,何愁沒觀眾?演員就得這麼演戲,年輕演員們都得向黃磊、劉奕君、海清學學,要想作品口碑得到認可,紮實的演技才是正途。
1:楔子
同時,有這種感覺的也不止小編一個人。
2:海清
海清在前4集中,有2個高光場面。
在本劇中,海清出場的時間較晚,但是一出場就是高光場面,不少觀眾同小編反饋。之所以確定追這部劇,就是因為這一個畫面,笑得噴飯了。
這個鏡頭,海清處理得極好,滿臉猙獰,咧著嘴,罵罵咧咧,還不忘吐兩口,傳神!
第二個,吵架
海清的第二個高光場面來自於,顧佳怡和媽媽的第一場吵架。因為女兒顧林要去北京學畫畫,媽媽不願意,兩個人爭吵了起來。小時候,顧佳怡想學舞蹈,就被媽媽阻止了,這一次她不願意再聽媽媽的話,她要尊重女兒的意願。
女兒和媽媽,在爭吵中互不相讓,誰都不讓步。你一嘴,我一嘴,像極了青春期的孩子同家長的爭執,這場戲給小編一種沉浸式觀感,仿佛我就是劇中的顧佳怡。
海清似乎非常擅長這種爆發戲,極高的音調,維持著情緒的高爆發,語速極快,但是又能保持面部表情崩塌,不至於太誇張,同時我們又能從她的眼神中看到憤怒。
3:劉奕君
毫不誇張地說,林宏年在劇中的戲份比例,以及營造的喜劇效果,一點都不比張衛國差。而林宏年在劉奕君的演繹下,高光頻現,各種精彩鏡頭一個接著一個。回看這部劇,都有點「雙男主」的感覺了。
尤其是,在最新劇情中,林宏年和張衛國醉酒的這一場戲,觀感最為明顯。
在這場酒席上面,雖然是張衛國做的菜。但是,看得出來,林宏年才是主導。林宏年在祭奠乾爹的時候,嚎啕大哭,張衛國聽著,心裡也是感動萬分,眼眶濕潤。而之前,張衛國在南京出了鬧劇,那件事成了導火索,導致林宏年被早早辭退。
於是這場戲,林宏年大發感慨,訴苦水,多年的情緒宣洩而出,說得張衛國也動了情。劉奕君近乎瘋狂的表演,看似用力過猛,實際上則是中年人酒後的真實狀態。
平時扛著一家人的生計,不能埋怨,這個時候只能借著酒勁兒,在哥們面前,展現自己真實的一面。這一場戲,黃磊台詞不多,當了綠葉。劉奕君也抓住了機會,盡情釋放演技,把這場戲演成了自己的高光場面。
4:蘇小明
提起蘇小明,年輕觀眾可能對她不太熟悉,但是我只要一提她的作品,大家就會有了畫面。沒錯,她就是《軍港之夜》的原唱,憑藉一首歌曲,紅遍大江南北的美女歌手。
而且,常看國產劇的觀眾,肯定知道,她也是大家的老熟人了。她曾經在《漢武大帝》中扮演劉嫖,也曾經在李幼斌的《永不放棄》中扮演方芳。近些年,她參演了不少大劇,尤其是在《大江大河》中扮演雷東寶的母親,讓人印象尤為深刻。
而顧佳怡和媽媽的第二次爭吵,成了蘇小明的高光場面。
顧母還是不想讓女兒和孫女去北京學畫畫,正好碰上了和自己意見相同的林宏成,於是二人合計了一下,決意一同去勸顧佳怡。可是,兩個人一開口就被顧佳怡懟了回去。
這個時候,顧母使了小心思,故意裝病,頭疼出汗,要死要活。顧佳怡不買帳,佯裝要給醫院打電話。顧母一聽,要給錢。
瞬間一個伸手按住了電話,「不行」,鏗鏘有力,中氣十足。臨了,還不忘問一句,電話撥出去了沒有?。
這一場戲,三個戲骨你一樣我一嘴,看似分庭抗禮,實際上主導權都在顧母手中。這最後的一個反轉設計得最為巧妙,直接將劇集拉回到詼諧幽默的氛圍中來,避免了氣氛再度僵持。
尤其是,她得知林宏成要去北京工作的時候,她主動要求跟過去的戲碼,也是給我帶來了不少樂子。蘇小明,表演細膩,老戲骨的實力猶存,有戲,有味道。
5:結語
紅花還需綠葉配。
就前4集的觀感來看,3位配角的表現過於優秀,黃磊都有點被搶了風頭的感覺。
這部劇,換作其他人來演,或許就是蜻蜓點水,但是換成了黃磊、劉奕君、海清、蘇小明,就有了光彩。寫到這裡,我不禁感嘆,演員要是都這麼演,何愁沒觀眾?
劉奕君、海清、蘇小明,你更喜歡哪位演員的表演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