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鏢人》電影版來了,由「八爺」袁和平執導,公開海選女主角。
關於女主角阿育婭,要達到3個要求,首先視覺年齡在18—25歲。
然後懂武術和舞蹈,是一大加分項。
最後就算是新人也沒有關係,沒有表演經驗也無妨,重在發掘有潛質的女星。
此消息一出,不少網友推薦《封神第一部》里飾演「妲己」的娜然。
她擁有一半蒙古血統,外貌美艷,會騎馬和舞蹈,單看3個條件,完全符合。
阿育婭英姿颯爽,單馬持弓箭追殺其他家族的頭領那段,可謂是驚艷絕倫。
如果單拍這一段的話,那爾那茜也能勝任,集英氣與溫柔於一身。
01、漫畫《鏢人》走出國門
喊了那麼多年的「武俠已死」,終於有人殺出了一條血路。
許先哲創作的漫畫《鏢人》,用粗獷的畫風,畫出了一個扎紮實實的武俠江湖。
黃沙漫舞、刀客、商人、刺客、官民,這些元素組在一起,妥妥的西部武俠片配置。
《鏢人》曾一度打進日本市場,被譽為「世界級的中國漫畫精品」!
許先哲創作之前,精心準備多年,查了許多資料,就連角色使用的武器,都能在博物館裡找到原型。
《鏢人》不僅畫風成熟,而且劇情很有看點,故事背景設定在隋末民亂前夕,講述了那個動盪年代,江湖上的血雨腥風。
一個身手不凡的鏢客刀馬,某天接下一趟鏢,將一個名叫知世郎的護送到長安,一路上遭遇各種危險,從而牽扯出一個影響天下的陰謀。
《鏢人》火爆之後,改編立馬提上了日程,前不久鵝廠的動畫版《鏢人 · 大漠篇》開播,備受好評,武俠味道十足。
故事上尊重原作,打鬥設計精彩紛呈,尺度也大膽,血濺四方,其中配樂的鼓點特別驚喜,讓人置身於整個江湖之中。
電視劇方面據說也在籌備中,將由《大聖歸來》導演、《白夜追兇》團隊聯合出品,值得期待。
02、袁和平能拍好《鏢人》嗎?
袁和平,天下第一武指,聽這個名頭就知道他擅長的是動作設計。
他的設計不拘泥於固定風格,可以硬橋硬馬和拳拳到肉;也可以靈巧多變;也可以唯美飄逸,取決於導演的風格和電影故事。
他能適應於不同的導演,比如和徐克合作,《黃飛鴻》里的梯子大戰,就是他的奇思妙想。
和李安合作《臥虎藏龍》,能夠磨出富有浪漫色彩的竹林大戰;和周星馳合作,他比洪金寶更懂,能很好詮釋星爺的天馬行空。
不僅如此,他還能得到好萊塢的青睞,昆汀的《殺死比爾》系列以及基努·里維斯主演的《黑客帝國》,動作設計全都出自其手。
至於「八爺」袁和平的導演水平,相比較於動作設計領域的成績,自然遜色不少。
但也有不少經典代表作,比如和成龍合作的《蛇形刁手》《醉拳》;80年代早期的《奇門遁甲》《天師撞邪》。
90年代和李連杰合作的《太極張三丰》,力捧甄子丹拍攝的《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情逢敵手》等作品。
他的導演作品,風格多變,有武俠,有時裝動作片,也有街舞題材的影片,90年代是其高峰期。
新世紀之後,開始走下坡路,執導的多部作品皆不合格,諸如《蘇乞兒》《臥虎藏龍:青冥寶劍》《奇門遁甲》《葉問外傳:張天志》。
大家從來不擔心袁和平的動作設計,但他的導演作品,如今穩步下跌,於是網友們怕他毀了《鏢人》。
執導《鏢人》這種西部武俠片,首推《雙旗鎮刀客》的導演何平,只可惜他已不在了。
當然了,目前《鏢人:風起大漠》已經確認導演是袁和平,與其擔心,不如期待八爺能超常發揮。
女主角阿育婭進行海選,但「刀馬」才是重中之重,這個角色合適,也就成功了一半。
有網友推薦謝苗,他是目前華語電影最有潛力的動作演員,尤其是《目中無人》的盲俠造型,和刀馬在氣質上很像。
也有人推薦張震和王千源,他們在《繡春刀》里表現出色,很有鏢客的風采。
03、徐克、吳京、袁和平,能否掀起一波武俠片浪潮?
武俠片是華語電影最具特色的一種類型,1928年的《火燒紅蓮寺》曾掀起一波神怪片浪潮。
接著五六十年代,關德興、石堅、曹達華他們主演的《黃飛鴻》系列,創下了金氏世界紀錄,最長系列電影。
武俠片第一次浪潮,還要從當時邵氏的胡金銓與張徹說起,兩人的《大醉俠》和《獨臂刀》被譽為「絕代雙驕」。
之後胡金銓離開邵氏,遠走台灣,拍出《龍門客棧》,自此之後幾乎所有公公造型都按照這部電影來。
《俠女》更是拿下坎城技術大獎,經典的竹林之戰還被李安和張藝謀致敬。
而張徹在邵氏,憑藉《獨臂刀》,一躍成為百萬導演,培養了王羽、姜大衛、狄龍、陳觀泰、傅聲、李修賢等幾代弟子,被譽為武俠大宗師。
中間70年代楚原憑藉古龍小說改編的武俠電影自成一派,奠定其楚千萬(在台灣的票房)的稱號。
70年代末,香港電影迎來新浪潮時期,諸多新導演發力,拍出了風格鮮明的作品。
比如徐克的《蝶變》,雖然是武俠片,但卻是反傳統的,可惜當時不被接受,票房慘敗。
時間來到1990年,徐克邀請偶像胡金銓執導《笑傲江湖》,中間歷經坎坷,但卻開啟了新式武俠的道路。
之後經過《黃飛鴻》系列、《新龍門客棧》等作品的持續發力,迎來了第二次武俠片浪潮。
這一波浪潮在1993年達到高峰,那一年香港影壇武俠片扎堆上映,李連杰、林青霞、關之琳、張敏、王祖賢,每個人都有幾部作品。
高峰之後就是下坡路,1994年林嶺東執導的《火燒紅蓮寺》,算是終結了這波浪潮。
之後近30年的時間,武俠片再難以冒頭,中間能拿得出手的作品屈指可數,比如《臥虎藏龍》《英雄》《劍雨》《繡春刀》等。
但最近幾年,除了金庸古龍武俠之外,也有不少其他武俠劇熱度很高,比如《山河令》《少年歌行》《蓮花樓》等。
說明武俠片的市場一直存在,心懷正義,鋤強扶弱,一直是大多數人心中的理想。
徐克最近執導了《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據說有三部曲;吳京也在籌備武俠新作《刀》,再加上袁和平的《鏢人:風起大漠》,他們能再次掀起一波武俠片浪潮嗎?
只要這幾部作品在票房上取得不錯成績的話,後面很多電影人都會跟風創作武俠片這個題材,勢必會迎來一個新的武俠片時代。(撰文: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