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比亞迪海豹發布了外觀官圖就受到一致的好評,近日,我們又獲取到了一組內飾的官圖,筆者認為相比外觀驚喜更多,比亞迪海豹本來是計劃在北京車展亮相,由於疫情原因目前來看6月份也不太確定,所以很有可能將不再等北京車展而提前發布。
環抱式座艙設計,設計感整體性很強
海豹內飾延續了外觀的「海洋美學」設計理念,我們從海豹的命名去理解這台新車的設計可能更能體會到設計師的想法,海豹作為海洋生物,尤其是小海豹,乃至在動畫片里都是萌化了的形象,能想像到都是流線型的形狀,所以海豹在內飾設計方面,體現了很多這樣的元素。
海豹的內飾採用的是環抱式座艙設計,融入很多海洋元素,線條更加流暢,相比之前的比亞迪車型,可以說在設計方面更上一層樓,對於目前市場表現本身已經非常強勢的比亞迪來說,給對手的壓力無疑會更大。
由於採用e平台 3.0技術,車內座艙布局和超級混動車型相比更靈活,據悉海豹的軸距為2920mm,和旗艦車型漢EV相同,但是車長卻更短,這就是純電平台的優勢,A柱位置可以更加靠前,車內視野更開闊。
中控台首先注意到的就是三幅式方向盤,多功能按鍵區域的造型很像海豹的騰空的尾巴,平底的設計加上大拇指位置的凸起顯得更加運動,握持感也會更好。儀表台通過材質和色調的差異,以及功能區域的清晰劃分,駕駛位置環顧180度,從門板延伸到中控台,線條過度自然,環抱的效果很明顯。
內飾配色顯高級,灰藍+黑撞色設計很亮眼
內飾配色方面,由於分區明顯,灰藍和黑色的撞色設計顯得整體感很強,從圖片乍一看以為是白色,實際上是灰藍色,具體什麼樣還是需要見到實車之後再給大家描述。然後就是一體式的運動座椅,兩側門板和座椅都採用了菱格縫線和水滴形的打孔處理,一般在高端豪華運動車型上比較常見,座椅包邊還採用了對比色的雙縫線工藝,精緻感不錯。
其它的如門板手扣、空調出風口的造型都能從海豹動物身上意會到,而且音響喇叭覆蓋面也是隨機發散的開孔設計,我怎麼聯想到的是波光粼粼的海面。配色方面總體給人的感覺是明亮的,也不用擔心耐髒問題,相信年輕人看到實車應該是喜歡這種充滿活力的設計。
副儀表台「小蠻腰」設計,按鍵駕馭漢字好評
海豹的副儀表台造型也是讓人印象深刻的,向中間收窄的設計勾勒出「小蠻腰」狀的輪廓,延伸到兩個杯架融為一體,包括中控台下面的挖空儲物的開口設計,線條都宛如海浪的波紋,整體感很強。
還有兩個地方值得說一下,首先是小巧的水晶擋杆,大家可能會立馬想到保時捷911,仔細看的話,海豹的造型更加精緻。另外一個地方就是周圍環抱式布局的按鍵,跟內飾流暢、優雅的設計理念是契合的,我們知道比亞迪是率先嘗試用中文標註功能按鍵,多年前很多人會覺得不是那麼好看,但是現在再看就不會有以前的那種感覺,無論是漢字數量還是字體大小都比較克制,所以整體看起來沒有任何不適,體現了文化自信和設計自信。
後排空間寬敞明亮,乘坐舒適度不會差
海豹的後排空間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地方,從官圖可以看到,前排一體式的座椅採用了鏤空的頭枕設計,目前越來越多主打年輕運動的車型都採用這種類似桶式座椅的設計,不僅看起來很動感,而且在包裹性方面,側向的支撐力的確要更好。
後排座椅也是採用淺色的藍灰,顯得簡潔明亮,而且和前排採用了類似菱格縫線和水滴形的打孔處理,並且繡有BYD的Logo,這樣處理無疑成本會更高,但是很大程度上能增強整車的高級感。後排的頭枕也比較寬大,而且是有內凹的弧度,以及坐墊看上去也寬大厚實,前面有提到,得益於e平台3.0技術,海豹的軸距可達2920mm,後排空間表現已經是中大型轎車的水平,而且地台是純平的,所以腿部空間表現會很突出,乘坐方面的舒適性應該可以讓人滿意。
寫在最後
筆者此前對比亞迪的設計一直持保留態度,不過在第一次看到海豹外觀官圖的時候,就覺得比亞迪海洋網推出的新車在設計方面有驚喜,尤其是海豹整體造型低趴動感,車身線條流暢優雅,車頭車尾都比較短,第一印象就覺得是奔著特斯拉Model 3來的。此次內飾的官圖公布後,設計語言的運用水平還是比較完整,能滿足年輕消費群體較高的預期,整體感做得不錯,如果出口到海外市場,或許在很多老外眼裡設計上也不會覺得比特斯拉差。
再說說技術方面,海豹作為比亞迪海洋網的重磅新車,集成了e平台3.0的一系列新技術,包括像電池車身一體化(CTB)、八合一電動力總成、熱泵系統、升壓快充等,其中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提供海豹不錯扭轉剛度和動態響應,使得海豹將會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操控性,加上前雙叉臂+後五連杆的懸掛結構,以及後驅/四驅動力架構,海豹將在運動性能和駕乘品質方面都會有值得期待的表現,我們也希望能夠早點試駕到這台車,看看是不是真的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