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社常見的這些木桶里裝了啥,能喝嗎?

2022-03-18     日本通

原標題:日本神社常見的這些木桶里裝了啥,能喝嗎?

那是一個剛剛下過雨的下午,我從中之鄉站出發,經過大概半小時的車程,到達了伊勢神宮,那也是我在日本去的第一個神社。

來來往往的行人很多,他們表情嚴肅,走幾步就拍手拜拜,能看出對這裡很敬畏虔誠。從小在儒釋道耳濡目染下長大的孩子,只在書本上淺淺了解日本文化的外國人,自然是不懂他們的信仰。

手執杓子,在御手洗處感受水的清涼,讓那次伊勢之旅格外悠然。初體驗,就當看個熱鬧吧。引起我格外注意的是這個:

坦白來講,我是有點害怕的。見過神社中穿著白色衣服的神職人員,以及串起來懸掛在直柱上的御幣之後,這些陳列在角落裡的桶牆,遠遠望去,有些像帶來不幸的白色燈籠。

我的思緒還在天馬行空,還好朋友的腦迴路正常,他認為是個茶罐。等我們走到跟前,才發現上面寫著「三重縣清酒奉納」,原來竟是酒桶。

細細數了一下,酒桶有5層、堆疊了16列,一共80個。每個酒桶都用稻草包裹,繩子綑紮,看起來是十分古典。

與我們一起還有個地地道道的日本小姐姐,她向我們介紹:這樣的酒桶在日本是獨特的存在。作為每家神社的「門面」,這些酒桶被認為是日本清酒文化的象徵。

說到清酒,即使是對日本文化不甚了解的人,也知道其有日本國寶之稱。

日本人將它視作上帝的恩賜,而這份珍貴的禮物又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日本的清酒釀造起源被認為是水稻種植開始的彌生時代。從那以後,直到室町時代,清酒釀造一直是日本酒文化的主流。

對於日本人來說,在各種各樣的酒中,唯清酒是最神聖的,這種傳統意識一直持續到今天。

清酒以稻米為原料,而稻米是日本人最重要的主糧作物。

一般在神社供奉的日本清酒被稱為御神酒(おみき),日本清酒和神道教儀式仍深深地參與其中。

因為日本人祈求神靈保佑稻作豐年,這個神同時也是酒神。日本各地都有祭奉著酒神的神社,例如京都的松尾大社、奈良的大神神社等。

日本的各種祭事或儀式都以清酒來慶喜、祈願、驅邪、敬神,人們飲酒、贈酒,或朝身上潑酒,或往地上灑酒。

過新年、三月三女孩節等,是日本人迎神的重要佳節,人們歡樂地分享供酒及佳肴。此外,日本人也常常以酒來表示某種承諾或約定。還有,在婚禮上新郎新娘要喝交杯清酒等等習俗。

由此看來,清酒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真的很高。

可真要問神社門口擺放的這些木桶中,到底有沒有裝清酒?

答案卻是否定的,木桶並不是作為裝酒器皿使用,簡單來說僅僅只是個裝飾品。

日本使用木桶裝酒的開始,是在在安土桃山時代。那時,人們使用具有防腐性能的柏木和雪松,將製成的清酒裝在木桶中運輸。

能使清酒保存得更久並不是當時人們的出發點,卻意外地發現經過木桶存放的清酒,味道更加飽滿,具有醇正且優雅的芳香。

圖源:echelle.jp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漸漸發現,清酒放置於桶內稍過一段時間,就會破壞了酒香,不易於保存。而且花費的時間成本較長,不適合批量生產。

現在在許多釀酒廠使用搪瓷、不鏽鋼罐或者玻璃瓶進行準備和儲存。木桶裝制並不多見。只有在一些景區商業街,為吸引遊客偶爾會出現木桶裝。

圖源:taruya.com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神社中還要擺放呢?

原因很簡單——商機

有人流的地方有曝光度,一個絕佳的賺錢之道是被釀酒行業想出來了。

「我們家的酒是神喝的酒。」

「這酒神都喝了,真是極品啊。」

「你喝的酒,神也在喝。」

將酒桶放置於門前,每天來神社的人成百上千,遊客隨便看一看,不經意之間有個印象,以後說不定哪天就會買了。

為了達到宣傳效果,各個釀酒廠爭先恐後地想將神社門口陳列展出自家的酒桶。

然而,每個神社的陳列位置都有限,也不能把日本1500家清酒廠的木桶都擺上。

在早些年,還沒有大眾傳媒以網際網路的時候,採用平衡的方法是公開競爭,哪個酒廠的捐贈實力更強,就放哪個品牌。由此一來,神社也就成投放廣告的場所。

每一家清酒廠都會在木桶上貼上自己的品牌信息,作為廣告展示使用。酒桶上面的文字,也就是品牌的名字。

不過商業化也不代表一定存在弊端,對於對清酒愛好者來說,將全國各地的釀酒公司專用的酒桶一字排開,尋找喜歡的品牌是去各個神社旅行的樂趣之一。

在松尾大社,每年春天都會舉辦「松尾大社清酒大獎賽」。

圖源:plaza.rakuten.co.jp

活動當天,松尾大社內擠滿了等待入園的參與者。來自世界各地的50多家啤酒廠齊聚一堂,由日本清酒愛好者投票選出他們最喜歡的釀酒廠。

近兩年,由於新冠疫情在日本蔓延,以前準時進行的活動也一度推遲。

(ps:想想人生美好的時光被疫情偷走,心裡還真是怊悵若失......)

在寸土寸金的東京,能於喧囂之處尋一處心靈的供養,明治神宮對日本人的影響不言而喻。每年都有多場新生兒命名儀式、成人禮、畢業典禮和婚禮等各種人生非常重要的儀式在此舉行。

圖源:kaigo-ryoko.com

與其他神社不同的是,明治神社之中不僅僅只有清酒桶。

在南參道盡頭兩旁,抬頭看到的是一條酒桶夾道。道路的右側是全國各地酒廠供奉的日本清酒酒桶,左側由法國古老葡萄酒產區勃艮第的各個產酒公司供奉來的葡萄酒酒桶。

據說,這些都是全國造酒敬神會對明治天皇的供奉品,是為了表達日本天皇開發造酒業的敬意,剛開始只進貢清酒,後來因為明治天皇積極推廣西洋文化,喜歡葡萄酒的人也越來越多,這裡也就增加了葡萄酒桶,這些酒桶陳列在參道兩側,成為明治神宮的一大亮點。

圖源:kaigo-ryoko.com

給神社捐贈酒桶大多數是釀酒廠,並不代表就不能以個人名義捐贈。

在德島縣的一位日本太太,經常去當地大麻比古神社感受清晨的寧靜。神社總是感謝她在春天的早晨在人群擠來擠去,漸漸地太太對這裡有一種說不清的羈絆感。

後來,太太一家還為神社奉獻了一個新桶,寄託他們一家的心意。我知道這件事後,心中有種莫名的小感動,不同職業之間善意輕快的交流,平淡的生活也因為有了人情味而更加溫暖。

圖源:narutotai.jp

從伊勢之旅到此後幾次神社觀光,對我來說,每一次都是愉快且增加見識的。靜靜地感受著四季在時光中流逝的靜美,思考著酒桶中為什麼不放酒這類的、不經意但又充滿日本文化的小細節,每次都是獨屬於我的新收穫。

*圖片無特殊標註說明,均來自unsplash

- 完 -

賞九州風光

品九州佳肴

聽九州奇聞

每天17:00

小九帶你準時出發

領略不一樣的九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05ac01b1b08dc798429af136b23ef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