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馬曉蕾
編輯 / 吳 靜
設計 / 琚 佳
來源 / 彭博社,作者:Priscila Azevedo Rocha, Elena Mazneva, Petra Sorge
2021年,英國定下了一個遠大的目標——到2030年要成為全球氫能領導者,生產10GW氫能。兩年後的今天,英國的氫能發展卻遠遠落後於歐洲其他國家。
與此同時,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已撥出500億歐元支持工業向清潔燃料轉型,而它西邊的荷蘭正在對一條輸送管道進行改造,這個管道能從鹿特丹港直達德國工業中心地帶。
據行業機構能源網絡協會(Energy Networks Association)稱,這兩個國家的發展速度已經超過了英國,英國正在下滑。該協會9月份表示,英國已從第二位跌至第八位,原因是錯失了良機,以及政策搖擺和資金方面的不確定性。
圖:氫能項目指數排名。英國在政策和支持機制方面落後於歐盟其他國家。資料來源:能源網絡協會、英國氫能協會。註:排名基於氫戰略、供應、基礎設施、需求和標準
英國投資者和商界領袖對政府的失信感到失望。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已經失去了他的環保信用。
僅在過去的一個月里,蘇納克就因推遲了部分凈零排放措施而備受爭議,而海上風能行業也進展受阻,削弱了英國作為全球領導者的地位。
但在行業內,人們也有顧慮。由於沒有補貼,人們普遍認為氫能供應合同過於昂貴,有價無市。
圖:用於生產氫氣的電解器。
10月份,西門子能源英國和愛爾蘭公司副總裁史蒂夫·斯克里姆肖(Steve Scrimshaw)在蘇納克保守黨年會間隙舉行的一次活動上表示:「當英國還在花時間為氫能開發複雜的支持模式時,周邊國家已經在著手開展項目。在英國,我們尚未授予任何超過5 MW的項目,而其他國家的綠色氫能項目的規模都在 100 MW左右。」
他還表示電解器建設進展緩慢,這很遺憾。電解器是使用電力分解水分子來產生氫氣的。
圖:歐洲的氫能競賽,按氫氣年累計估計產量(百萬噸)排序的地區國家。來源:BloolmbergNEF 布魯姆伯格國家環境基金。註:基於 2023年10月4日前宣布的項目
英國建立氫市場的行動非常早,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氫項目資料庫中公布的項目,到2030年,英國可能會引領歐洲的清潔氫產量。
氫氣可以在不釋放二氧化碳的情況下燃燒產生能量,且可以利用現成的天然氣網絡,因此已成為許多脫碳計劃的重要支柱。
對於政府來說可以在替代化石燃料的同時保留重點產業。此外,氫能可以在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不適用的地方使用。
鑒於此,氫能已成為一種全球現象。據野村證券(Nomura)稱,目前已宣布的項目超過1000 個,到2030年的投資承諾約達3200億美元。
圖:新市場的早期階段。全球低排放制氫項目現狀。來源:國際能源機構(2023 年全球氫能回顧)
英國斯坦勞(Stanlow)煉油廠所有者埃薩資本公司(Essar Capital)的維拉爾·加塔尼(Viral Gathani)表示,英國必須確保有足夠的預算投入和分配,因為美國和歐盟擁有更強的資產負債表。兩者都起步較晚,但資金要多得多。
埃薩計劃在斯坦勞建立一個生產藍氫的裝置,藍氫是由天然氣分解而得到的,副產品為二氧化碳。它比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綠氫便宜。
加塔尼說,英國擁有古老的油氣田和基礎設施,這為我們提供了絕佳的機會。現在的難點是如何將項目進行到底。
圖:馬丁·卡倫南(Martin Callanan,左)在 9 月柏林氫能協議簽署儀式後。資料來源:英國能源安全與零凈能源部
10月份,在柏林舉行的一次活動上,英國能源效率大臣馬丁·卡拉南(Martin Callanan)與德國簽署了一項氫能協議。
當被問及英國為氫能預留了多少資金時,卡倫南列舉了兩個超過2.4億英鎊和3.5億英鎊的項目。而就在明年,德國還將在氣候和轉型專項基金中為氫能產業撥款約38億歐元。
英國表示,它有一套全面的政策承諾來支持氫能投資。
雖然英國生產的大部分氫氣最初將用於國內消費,但隨著德國將能源供應來源從俄羅斯轉移到其他國家,許多歐洲大陸國家以及歐洲以外的供應商都對德國虎視眈眈。
西班牙的Cepsa公司就是一個例子,該公司依靠國內的太陽能和風能發電來滿足德國的氫氣需求。Cepsa公司負責商業和清潔能源的執行副總裁卡洛斯·巴拉薩(Carlos Barrasa)說:「我們的合作天衣無縫。」
鹿特丹港也是該計劃的一部分,它是該地區最大的商品樞紐。在那裡,政府和大型能源公司正在開發一個大型網絡,為氫氣生產和燃料運輸管道提供支持。
麥格理資產管理公司(Macquarie Asset Management)歐洲、中東和非洲基礎設施主管馬丁·布拉德利(Martin Bradley)說:「英國必須大膽而迅速地行動起來,因為搶占先機是發展一切新產業的關鍵。許多其他國家都想分走英國的奶酪,這場競賽正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