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門橋之戰:宋時輪為何只安排兩個連去炸橋,是指揮失誤嗎?

2023-08-23     渺茫的風景

原標題:水門橋之戰:宋時輪為何只安排兩個連去炸橋,是指揮失誤嗎?

抗美援朝戰爭中,勢如破竹的志願軍與美軍曾爆發過多場流傳甚廣,令人熱血澎湃的戰役,要知道這些戰鬥從一開始就是建立在志願軍武器裝備薄弱的基礎之上,想要獲得最終的勝利何其艱難,何其困苦,但儘管如此,志願軍仍是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贏得了抗美援朝的最終勝利,這是奮鬥的結果,也是流血與犧牲的戰果。

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有一場戰鬥卻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當時在宋時輪的圍追堵截下,面對長津湖全面落敗的美陸戰一師,為什麼宋時輪僅僅派了兩個連隊的戰士前去阻攔炸橋,這個指揮讓陸戰一師成功逃脫,而兩個連隊的戰士也生還無幾,令人疑惑不解的同時,不禁讓人猜想,是不是宋時輪指揮失誤了?

長津湖大獲全勝

水門橋對戰是長津湖戰役的最後一場戰鬥,也是對美軍陸戰一師的圍剿收割戰鬥,所以想要真正梳理水門橋之戰,長津湖是必不可少的開端。長津湖戰役是我軍與美軍在韓戰的第二次對決,當時主要負責這場戰役之一的是宋時輪第九兵團,而美軍代表部隊則是威名赫赫的陸軍一師和步兵七師。

傲嬌囂張的麥克阿瑟在己方擁有巨大武器裝備優勢的情況下,在全世界的媒體叫囂道「在聖誕節之前讓我們的戰士回家過節,並徹底結束朝鮮戰場的局勢。」可惜長津湖戰役讓他的狂言成了泡影。

長津湖戰役爆發之時,當地天氣迎來了幾十年一遇的極寒,最低零下近四十度的冰天雪地給戰士們帶來了極大的考驗。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戰士們悄無聲息的靜靜埋伏,只為那一聲令下之時,能夠給予敵人一記致命的打擊。

毫無疑問,在這樣鋼鐵般的意志下,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失去長津湖戰役的勝利,美軍潰不成軍,倉皇落敗。但勝利的代價同樣是巨大的,冰雕連的誕生令人潸然淚下。

宋時輪以及第九兵團的入朝目的就是擊敗不可一世,鮮有敗績的陸軍一師,而面對此戰之後美陸軍一師火速潰逃,正是士氣與軍隊薄弱之時,又怎能眼睜睜地放走,於是如何趁此良機一舉殲滅陸戰一師成了宋時輪此時所面臨的難題。

至關重要水門橋

水門橋是美軍撤退的可選路徑之一,那為什麼宋時輪只派了區區兩個連隊前往炸橋阻攔呢?此時的陸戰一師雖然是敗軍之將,但也遠非兩個連隊可以阻擋。其實與其說這是一種安排失誤,倒不如說這是美軍武器裝備優異的結果。

要知道水門橋的地理位置是十分關鍵的,在當時興南港是美軍撤退到路徑之一,而水門橋又修建在興南港附近,並且兩面環山形成合圍之勢,是通往興南港的必經之路,所以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關鍵。

但同時水門橋的規模遠遠沒有乍一聽上去那麼宏大,嚴格意義上來講它只不過是一座為了保護水電站供水管的小型堤壩,橋面只能供一輛車來回通行,所以在當時的作戰地圖上,水門橋標註位置都是發電站。

這就難免會讓水門橋成為疏忽大意的地點,畢竟它的規模限制了它的承載能力。並且當時通往興南港也並非只有水門橋一條路可以走走。柳潭裡、新興里、下碣隅里、古土裡等等都是撤退地點。不過上述的這幾個地點,都在長津湖戰役中被我軍列為進攻點,都已被我軍攻占,可退一步想憑藉當時陸戰一師的餘力,想集中兵力攻克其中一點也並非不是可行之策。

兩個原因

而在宋時輪當時看來,水門橋並非是美軍撤退的一大重點,宋時輪經過對戰局以及美軍的仔細分析,認為美軍都是清一色的機械化裝備,擁有著大量的重武器和裝甲車之類,所以他們撤退一定會選擇一個便於機械化部隊行軍的線路。

為此宋時輪在地圖上反覆推演,選擇了好幾個地面地點安排了重兵把守,其中包括柳潭裡、新興里、下碣隅里以及古土裡,在這些有利於行軍的地點上,宋時輪調集了主力部隊,計劃讓美軍無路可走。

宋時輪的計劃是無懈可擊的,再加上長津湖戰役我軍傷亡慘重,加上極端天氣,能派出兩個連可謂也是極限了。但他萬萬沒想到美軍在經過空中偵查之後,知曉了我軍的部署動向,然後決定全軍都通過水門橋撤退,這也讓宋時輪的部署成為了無用之功。

第二個原因就是沒有認清美軍和國軍之間的差距,這也是導致陸戰一師逃竄的原因之一。志願軍認為只要把橋炸了美國的工兵就束手無策,可是沒想到美國利用空運的方式運輸橋墩。

在當時宋時輪一方面想著美軍不會從水門橋撤退,另一方面就是想著即使美軍從水門橋撤退了,憑藉水門橋狹小的條件限制,兩個連隊也能憑藉地理優勢拖住美軍,等待主力部隊的支援。

但結果是可想而知的,美軍憑藉著優異的武器裝備,將連隊的戰士們幾乎全數殲滅,還完成了軍隊的撤離,這讓我軍承受了巨大的代價與損失。

水門橋的失守以及陸戰一師的成功撤離,是我軍在朝鮮戰場的一大損失,這為我軍之後的戰局無疑帶來了巨大的阻礙,但好在我軍仍是贏得了抗美援朝的最終和談。

小結:

我們要牢記與時俱進,不僅要讓自己的理念與時俱進,也要讓我們的行動與時俱進,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上,原地踏步就已經意味著逐漸退步,只有保持著一顆時刻學習以及上進的心,才能在世界局勢和國際洪流中站穩自己的腳跟,立足自己的威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04bbd0f36aaebe68e590b8912c15bc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