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傳王老吉銷售將裁員20%?6月份監察部首先被幹掉

2023-06-28   快消

原標題:獨家!傳王老吉銷售將裁員20%?6月份監察部首先被幹掉

文丨李珂

飲品旺季已至,但「王老吉」的部分員工卻難掩失落。

部門「被端」

近日,快消君獲取的一份《稽核職能調整完善宣貫會》文件顯示,自6月份起,王老吉陸續對營銷中心渠道、市場、銷售等各部門的空缺編制及結合人員進行匹配調整,未雙向匹配成功的員工將進行原工作地直接轉入銷售代表崗位。

根據「配崗轉崗規則」的具體解釋:本次調整,根據職責調整至渠道部,確保工作的順利銜接,應優先選擇考慮轉入渠道部渠道崗;其次,崗位信息表提供的所有空缺崗位可結合個人意向均可選擇;稽核部內轉崗人員遵循就地轉入的大原則,除沖貨管理稽核崗需轉入區域工作地;此外,跨部門轉崗人員根據意向及崗位空缺情況進行雙向配崗,達成一致後進行崗位及工作地調動;最後,轉崗後各部門進行培訓上崗。

文件還顯示,5月底,王老吉稽核部已經「召集部門稽核經理及以上管理人員回本部,對核心骨幹進行進一步工作思想宣導;同時,組織各地區域線上會議,就具體實施工作進行宣導及下發相關流程說明及意向書文件,並於6月起實施工作切換。

不過,好消息是,本次轉崗人員的薪資變動幅度不大。上述文件中的「薪酬變動規則」顯示,轉崗人員「個人年全薪」、「作業費、旺季補貼標準」、「外派待遇」、「公司獎勵部分」等收入大體上遵循「不降低」和「補差」的原則。

對此,一位知情人士告訴快消君,對於稽核人員而言,此輪轉崗往往是被動的。他們不僅需要接受部門有空編,更要具備一定的人脈資源;最差的情況,他們可能只能去做銷售代表了——而這無疑是一種「下放」。

上述人士認為,稽核人員的存在對於管控公司內部的貪腐問題有著重要意義;而稽核部門的大面積裁撤,與人事、財務部門的裁員因素類似,說明公司業績或許遇到了問題,階段性發展策略需要更專注於銷售本身。

值得注意的是,在知情人士A看來,稽核部門的調整隻是王老吉本次裁員的一部分,「王老吉這次變動非常大。從整體來看,銷售崗位裁員的幅度可能達到20%。」

不過,從一線反饋的情況來看,目前裁員風波還未觸及基層業代。一位華南某省經銷商告訴快消君,「王老吉華南管理層已經變動,但本地區一線暫時沒有變動。」另一下沉市場經銷商則向快消君表示,「中層領導有變動,但基層業代的裁員輪不到我們這兒——再裁員都沒人做事了。」

在回應快消君對上述宣貫文件的求證時,王老吉方面相關負責人表示,「按企業數字化的轉型的要求,稽核部門其實是不需要這麼多人的,所以公司對100多人進行了調崗。」

針對快消君「此次調整,基於什麼樣的考量想達到什麼樣的目的」以及「這次調整是否會導致『被迫離職』的發生」,王老吉官方稱,「因公司發展需要,對個別部門職能進行正常調整及對應人員崗位調整,不涉及裁員」,「公司管理層隊伍穩定,幹部梯隊充沛。」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上述負責人表示「大裁員的說法是絕對沒有的」,但也透露,「由於個人原因,今年確實有幾個銷售總監離職。」

「幕後」隱患

對於渠道商而言,裁員消息或是空穴來風。過去幾年,王老吉市場端出現了不少問題,無論是涼茶還是延伸品類確實都需要「重新梳理」。

一位從業多年的批發商稱,「當下,王老吉各種平台沖貨,價格混亂。例如,1.5升的瓶裝王老吉,經銷商發貨價是每箱51元,但平台售價才46元。」至於業務人員的工作狀態,他說,「感覺王老吉的業務員是在養生,從來看不見,拍拍照就走,完全沒有壓力感。」

除了涼茶品類的問題外,上述經銷商還透露,「這幾年,王老吉出了很多『兒子』、『侄子』、『庶子』,例如金銀花,功能飲料等等。這些品類到處招商,打完款就不理人了,尤其是在下沉市場搞得名聲很臭。即便是王老吉投入大精力推廣的刺檸吉,在市場上能見度也不高。」

公開信息顯示,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是廣藥集團下屬成員單位。快消君留意到,目前,負責廣藥集團系列公司品牌授權生意的廣州創贏公司官網上,其「產品中心」已包括300多款產品。不過,遺憾的是,並沒有哪款產品能真正複製王老吉本身的盛況。甚至,由於授權混亂,市場上還有合作廠方打著王老吉的幌子去騙經銷商。

基於此,近年來,市場上對於王老吉「管理層急功近利,品牌授權過多、過濫」的質疑聲不絕於耳。

不過,相較之大本營華南,對王老吉而言,更大的壓力或在北方。

例如,一位知情人士B透露,「王老吉北方總部已降為北京聯絡站了。」

公開信息顯示,2015年,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宣布在北京建立北方總部投入運營,進一步方便了王老吉在加多寶大本營市場的鋪貨。然而,現實是,即便當下加多寶早已不復往昔,但在北方「其整體上仍比王老吉賣得好」。

而在其他品類方面,一位華北的飲料批發商告訴快消君,「刺檸吉在北方市場半價出貨的情況並不少見,至於王老吉大健康的種種品類,在北方市場上的能見度就更低了。」而一位東北批發商則乾脆告訴快消君,「我們這兒,根本沒人代理王老吉,口碑早就被各種授權產品做爛了。」

諸多微觀層面的隱患,或許沒有讓王老吉從品類老大的寶座上跌落,但似乎正在拖累這家企業的增長。

財報顯示,2019年疫情之前,王老吉大健康的主營收入首次超過百億,不過在疫情之後又迅速下滑,2020年僅有68.62億元。雖然,在2021年有所回升至97.29億元,但2022年再次下滑至93.49億元。

從毛利率與營收增長率的變化中不難看出,王老吉或許正處於涼茶市場衰退的生命周期中。此外,目前白雲山大健康板塊除了王老吉之外,還有刺檸吉、荔小吉、椰柔等飲料產品,但刺檸吉系列、荔小吉系列產品的營收貢獻並不大。

對於「刺檸吉和荔小吉在渠道內大量的沖貨和庫存」,王老吉方面回應稱,「公司業績穩定,保持健康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5月初的投資者關係活動中,有投資者追問:「王老吉涼茶是否已無增長空間?」彼時,白雲山的高管回應稱,考慮到消費升級、國際化發展以及市場的拓展空間等因素,公司認為涼茶行業仍有繼續發展的空間。然而,該回應,並未有力「回擊」來自市場的質疑。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整個涼茶品類在競爭中逐漸落於下風,這對王老吉來說也有很大的影響。雖然說他現在是老大,但也不能做太多擴張。另外,在疫情影響下,北方的消費比南方相對受影響更大。所以,階段性或者分區域進行調整也正常。」

然而,市場端的種種跡象,仍預示著王老吉或許真的需要一場內部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