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霸高杏欣:為了逢迎美國,破解北斗編碼,父親也因她被免職

2023-11-24     歷史兩張臉

原標題:清華學霸高杏欣:為了逢迎美國,破解北斗編碼,父親也因她被免職

鄭強教授曾在演講中表達了要加強高等教育建設,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觀點,他直言我國的教育有些本末倒置,在基礎教育投入巨大,卻在真正提現核心競爭力的高等教育中存在嚴重問題。

美國便藉此利用高等教育的優勢,吸引了我國眾多人才留學海外,讓她們最終選擇留在美國,的確是一個悲哀的現實。但是通過國內教育資源服務,最終投身於國外的行為同樣體現了利己主義。

但大多數人只是在為自己謀求更高品質的生活質量,尚可以稱之為人之常情,但卻有人通過攻擊我國重要基礎設施為他國謀利,她便是曾經的清華學霸高杏欣。

清華學霸

高杏欣是一名清華學霸,她在整個學習生涯中一直是被關注的焦點,充斥著鮮花與掌聲,人生的最大挫折應該便是來自於學習上的,但這未必是好事。

生活的磨難對於普通人來說顯得如此多餘,但對於一路順風順水的高等知識分子而言卻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挫敗感有時會讓他們產生人格缺陷,就好像是一枚隨時會引爆的炸彈一般。

高杏欣出生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家鄉在哈爾濱,她的父親是黑龍江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母親也是一位知識分子,生長在這樣的書香門第和權貴之家,高杏欣的成績除了個人努力外也與家庭環境有重要關係。

高杏欣的天分很高,尤其是在數學方面有突出成就。高杏欣兒時勤奮好學,喜歡獨自鑽研問題,母親叫她吃飯時,她還會因為一個問題沒有解決把自己關在臥室里。家裡的書架上,擺放著各類書籍,但高杏欣對文學類的書不感興趣,更喜歡翻看工科類。

父母也認為他們的女兒將來一定能有所作為,後來果然被印證了。在1997年高考中,高杏欣考上了清華大學,遵從自己的興趣選擇了精儀系,並且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像高杏欣這樣的學霸,即便是清華園也依舊無法掩蓋其光芒,每次成績總能排在榜單前列,同學們經常會虛心向她請教問題,探討有效的學習方法,但高杏欣自己清楚,自己根本沒有什麼學習技巧,更多的可能是天賦。

4年的時間轉瞬即逝,高杏欣成功取得清華學士學位,後來她又留在本校攻讀研究生,最終取得清華碩士學位。此時擺在她面前的有兩個選擇,就業和繼續深造,這兩條路於她而言皆是坦途,但她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她認為自己更適合留在做科研。

海外才子

高杏欣畢業時收到了美國史丹福大學的邀約,讓她瞬間找到了人生航向,能夠到美國進修一直是高杏欣的心愿,只不過這次是理想與現實撞了個滿懷。

當時高杏欣前往美國是在2004年,國內正流行著出國熱,很難證實高杏欣是受到這個潮流的影響,但她對美國的愛慕也確實由來已久。

無法比較出一個異鄉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到底和家鄉哪個更好,而高杏欣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答案,她還給自己取了一個英文名Grace。

剛來到舊金山,高杏欣就被那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城市風貌吸引,她感到很興奮,她的心情好像是在遊歷國內某個旅遊城市,根本沒有覺得自己身在異國他鄉。

高杏欣在史丹福大學的電子工程系就讀,主要研究方向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她也很快將自己的研究成果應用於實踐。2005年,歐洲成功發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的首顆試驗衛星,高杏欣則參與了該衛星信號的破譯工作。

2006年,這顆衛星剛剛被激活從事定位服務,幾個小時後,衛星的部分信號頻段就被高杏欣所在團隊捕捉到。隨後高杏欣還獨自破解了這顆衛星的編碼的底層算法,這就意味著她們完全可以享受該衛星提供的服務,甚至是操控這顆衛星。

後來,高杏欣還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了《InsideGNSS》上,讓全世界的衛星信號接收機公司都利用她提供的編碼享受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提供的服務。

賣國求榮

高杏欣因為成功破譯衛星編碼贏得了美國社會的高度讚譽,她沉浸在這樣的氛圍中,她受到了美國國防部的關注,並授意史丹福要重點培養高杏欣,讓她能有更多的研究成果。

2007年,我國將北斗一號衛星導航系統的第一顆中軌道衛星送入太空,此舉引發了美國當局的注意。為了限制我國導航衛星發展,美國又故伎重施,派遣高杏欣團隊繼續對我國衛星進行破解,高杏欣利用此前的成功經驗,成功破解了編碼生成器,並且利用接收機跟蹤北斗衛星。

2008年,高杏欣在利用之前的技術再度破解一顆伽利略衛星後又將目光轉向了我國的北斗二代導航衛星,並成功破解編碼。隨後她還發表多篇論文以表功績,最終也確實受到了美國航空無線電委員會的表彰,成功獲得史丹福的博士學位。

此舉一經報道,瞬間引發我國有關部門重視,迅速修復這些漏洞,並加密算法。有專家表示,高杏欣破解的僅僅是民用信號的偽代碼序列,還是一個簡單的通用碼,對軍事領域的影響並不大。

即便如此,也依舊無法阻擋我國民眾的怒火,不免引來網友對她的口誅筆伐,認為她這是為了討好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的賣國求榮行為,令人不齒。

此事一出,高杏欣的父親也因為她被免去了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的職務,子不教父之過,高杏欣最終走向了賣國求榮之路卻是與家庭教育脫不開干係。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籍。一位科學家沒有信仰,心中沒有祖國和人民,就有可能被利用成為危害社會的惡魔,其社會危害程度往往是毀滅性的。在我國高等教育中,思政教育不該是一門簡單的課程,應該是重中之重。愛國主義教育是教育的根本,一個人可以不成才,可以不成功,但卻不能不愛自己的祖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043f6f3fdbcd65bb28d490e15636e8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