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熱帖「如何高情商回答,辭職躺平1年面試被問空窗期?」答案意想不到

2023-08-23     精讀君

原標題:知乎熱帖「如何高情商回答,辭職躺平1年面試被問空窗期?」答案意想不到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3597天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2043個詞條,歡迎查詢使用

1

最近,網絡上流行起「休息羞恥」這個詞。

所謂「休息羞恥」,就是很多人在休息時,一直有種羞愧的心理。

沒有辦法安安心心地好好休息,總覺得要做點什麼「正事」,才能不算虛度時光。

這個詞讓不少人共鳴,有網友稱,帶病上班的自己看到這個詞,仿佛被踹了一腳。

明知道地球沒了誰都照樣轉,卻還是有一種「這個班沒了我不行」以及「不想給其他同事添麻煩」的責任感,想改也改不掉。

這個詞讓我聯想起知乎的幾個熱帖:

「幾年不工作,面試官都會問空窗期在做什麼,但凡回答宅著和遊戲,是不是都會直接與應聘的這份工作無緣?」

「職業空白期,如何向面試官解釋?」

看得出來,職業空窗期對於很多求職者來說,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

不少求職者自嘲有了空窗期仿佛留了「案底」,絞盡腦汁希望能得出一個高情商的話術去應付面試官的提問。

底下有個回答,很好的解釋了大家為何會如此。

答主@程墨Morgan列舉了幾個可能性:

最後@程墨Morgan總結說:

如果只是簡單一句『宅著』和『打遊戲』,那就是斷了自己的路。
要儘量積極正面一點,如果你不是見義勇為,也不是為中國人口繁衍做貢獻,那就把自己這段空窗期包裝一下。
包裝得自己經過空窗之後有更大熱情和動力去工作,讓用人單位相信,你會繼續工作很長時間,這就可以了。

看得出來,你必須回答得非常積極向上,才能顯得足以勝任這份工作。

同樣在網絡上的求職錦囊里,「去旅遊放鬆了」「給自己放假」都被認為是需要規避的錯誤答案,因為這會引發對求職者職業規劃能力、職場穩定性的擔憂。

休息意味著不務正業,在這一認知的驅使下,慢下來是不被接受的。

無形的壓力推著人們繼續前行,人們似乎很難不顧外界的看法純粹地休息放空,休息羞恥也由此而來。

2

前段時間,網紅@大睿睿也分享了自己的休息羞恥症。

她說,小時候爸爸媽媽設定目標,讓她完成後再去玩;

上學的時候,老師和考試分配任務,完成了就可以享受假期;

如今長大了,看似更自由了,但好像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們,什麼時候可以認真休息了。

作為自由職業工作者,她看似每天都在旅行,去各種城市遊玩,但其實這些時間她也幾乎都是在工作。

忙得沒有時間思考,休息的時候又很焦慮,感覺自己在虛度時光。

因為沒有人給定任務,只有自己給自己定目標,即使完成了,心裡也會一直有一個聲音問自己:「可不可以再多做一點?能不能再做好一點?」

工作消耗大量的體力與精力,即便自己不停下來,身體也會硬要你停下來休息——生病。

在她生病修養的這段時間,好友送了她滑板,她去體驗了兩節滑板課。

教練告訴她,可以學習一些有技巧的滑板動作,她下意識地問教練:

「學習這些有什麼用呢?」

教練說,沒什麼用啊,就是為了好玩。

教練的話讓她醒悟,是啊,為什麼一定要求所有事物都必須有用呢?

有些事物好玩就可以了,好玩、開心、快樂也很重要,甚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最後,她領悟到:

「不要有休息羞恥,休息是正當的事情,與其被身體逼著生病休息,不如健康快樂的去玩。」

我想,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去毫無牽掛的休息又很難。

3

各大社交媒體中,有關「裸辭旅居」的發帖層出不窮。

在工作、生活中飽受焦慮與內耗的年輕人,嚮往著「世界那麼大,我想看一看」的勇敢與自由。

大家都憧憬著,離開工作、離開周圍熟悉的環境,是不是就能無憂無慮地好好享受放空的時光,從而找到解決工作生活難題的答案。

然而,真正裸辭去旅居的人,卻似乎很難做到。

有一位前大廠員工,因為工作內耗,選擇裸辭,去新疆旅居。

一個月後,他覺得自己好像更焦慮了。

他不知道沒有收入的自己還能流浪多久,他也總在懷疑這次的決定到底正不正確。

在他看來,對未來的無法預料、來自周圍人的關注所帶來的內耗,比工作上的自我懷疑甚至來得更糟糕。

曾經嚮往的詩和遠方,等到真正來到時,卻又不像理想中那般浪漫。

人們發現,裸辭去往遠方並不能解決生活里的難題,所謂焦慮和內耗也不會因為踏進新疆、大理就神奇消失,迷茫的人仍然迷茫。

說到底,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大家對「休息」太寄予厚望了

大家企圖在休息之後能幡然領悟生命的真諦、生活的真相,然後去更好地工作、生活,這本身就是在給「休息」、給自己又帶上了一層枷鎖。

休息不再是真正的休息,而更像是讓生活、工作更加順利的一種工具。

賦予休息太多的意義反而會適得其反,沒有目的、沒有意義的休息,或許才能讓你真正地去感受世界。

正如日劇《我要準時下班》中的一段台詞:

「我想準時下班喝個啤酒,看看電視劇,和喜歡的人聊聊天。

如果能享受這樣的時光,我覺得就很好了。

可能大家會覺得這都是小事啊,但是對我而言這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想做的事情不一定非得是什麼遠大的夢想或目標,只要能讓自己開心起來就可以了吧,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

畢卡索說:「我花了四年時間畫得像拉斐爾一樣,卻需要一生的時間,才能畫得像個孩子。」

一個人只需要幾年就學會工作,卻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在休息時感覺自由。

好玩、開心也很重要,你所做的事情也不必都一定都有用。

讓休息回歸休息本身吧,它不需要被賦予期待,更不必因此感到羞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04278e647f03e6c0c1f1af4d11ae7b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