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大伊萬
上周大伊萬有幸結識的一群開源大佬們,從外網搬運來了俄軍目前在阿特木斯克周邊的戰鬥序列。
大伊萬在看了俄軍的戰鬥序列之後,發現咱們之前的評估,認為俄軍在冬季攻勢中,在阿特木斯克戰役方向上的戰役目的,似乎有些估計的太小。因此今天咱們就來專門開個大篇,討論一下阿特木斯克西部戰局。
俄軍的兵力布勢
首先咱根據國內osint(網絡開源情報)大佬們的消息,綜合判斷一下阿特木斯克戰線俄軍部隊的兵力布勢,阿特木斯克戰線俄軍的戰役軍團下,應當在三條戰線上配置有三個戰役戰術軍團級單位:
首先是在博丹尼夫卡方向,目前確認投入戰鬥的部隊,是俄軍北方艦隊第14軍編內摩步200旅,可能投入戰鬥的部隊,是俄軍空降第98師下屬的一個團,當然在博丹尼夫卡未必只有這兩個旅/團級戰鬥隊;
在阿特木斯克正面的伊萬尼夫斯克,烏軍觀察到俄軍投入的部隊,包括新編第3軍的第6摩步師,動員兵第1307摩托化步兵團,大概有四個團的規模,當然依然不可能只有這四個團;
在阿特木斯克南翼的克里希奇夫卡,烏軍稱俄軍的進攻部隊包括第2軍摩步4旅,第3軍摩步72旅,順帶車臣網紅小卡也出來摻和了一腳,說車臣阿赫馬特北支隊參與了克里希奇夫卡的攻勢,同時還有一個空降兵團也參與了進攻;
同時烏軍還宣稱,觀察到俄軍第2軍摩步123旅、摩步127旅部隊,以上兩個旅均編入了1到2個摩步營作為加強。最後,華格納集群現任領導人特羅舍夫(「白髮」)領導的第2突擊軍,也被觀察到出現在阿特木斯克,目前可能是作為俄軍戰役預備隊待機。
單單是目前公開的消息,俄軍在阿特木斯克戰線上,已經集中了五個旅、七個團和第2突擊軍的8個突擊營的實力,炮兵實力、工化實力不詳,單純考慮摩托化步兵部隊的實力,已經相當於兩個步兵軍。而烏軍對俄軍的實力評估更為誇張,認為俄軍在阿特木斯克西部戰線上集中了19個旅級、21個團級、15個獨立營級單位,總兵力高達77000人,大伊萬認為倒沒有這麼誇張。
但是,俄軍在阿特木斯克戰線上的兵力,即使是以5個旅、7個團、8個營的兵力計算,一線戰鬥部隊的總兵力也可能會高達35000人左右,加上後方的炮兵、工化、後勤等支援保障單位,估計總兵力接近50000人是沒問題的。這個兵力規模,已經超過了去年十二月份華格納集群在遂行阿特木斯克戰役時的總兵力,當時華格納集群在兵力最高峰可能動用了20個左右的突擊隊,總兵力也就40000人上下.目前俄軍集中在阿特木斯克西部戰線上的兵力,已經達到或者超過了華格納集群去年年底的兵力總數。
俄軍打算幹什麼
因此,咱們在定量地了解了俄軍在阿特木斯克西部地區的兵力總數之後,大伊萬的觀點,俄軍在阿特木斯克方向上的戰役目標,可能要比我們之前說的要大。
我們之前認為,俄軍在阿特木斯克西部戰線上,冬季攻勢的主要目標,也就是清除阿特木斯克西部遠近接近地的幾個村莊,如北方的奧列霍沃-瓦西里夫卡、格里霍利夫卡,西方的克羅莫沃、伊萬尼夫斯克,南方的克里希奇夫卡、安德里夫卡。同時遂行保障側翼的戰術行動,確保T-13-02公路的安全,戰役目標是將俄軍的防線全面前推到頓涅茨嶺頂,為後續進攻恰索夫亞爾城創造條件。
但從當下俄軍的總兵力看,大伊萬認為,俄軍已經具備了直接進攻恰索夫亞爾的條件。我們從戰場容量來計算,華格納集群在遂行阿特木斯克戰役時,戰役地幅也就是北部到蘇勒達爾,南部到庫爾久米夫卡,西部到阿特木斯克西郊,東部到伊洛瓦伊斯克等地。戰役地幅面積大伊萬做了計算,大概是690平方千米,這裡已經不能用蘇軍諸兵種合成集團軍的戰役地幅來計算了。大伊萬參考了蘇軍步兵軍的戰役地幅面積,蘇軍一個步兵軍的戰役進攻正面要求15到20千米,縱深要求15到30千米,也就是華格納集群這20個突擊隊(團)的戰役地幅,大概相當於蘇軍的兩個步兵軍。
而如果我們認為的、俄軍在阿特木斯克西部冬季戰役中,僅僅是為了進攻頓涅茨嶺,打這幾個村子,那麼俄軍的預定戰役地幅面積還不到300平方千米,動用一個步兵軍左右的兵力完全足夠,或者說完全沒有必要動用兩個步兵軍的兵力。只要將兵鋒指向恰索夫亞爾,戰役停止線放在恰索夫亞爾以西,那麼,俄軍的戰役地幅將達到700平方千米,戰場容量正好和俄軍的兵力規模相匹配。
華格納新任領導人特羅舍夫,代號「白頭翁」
再從俄軍的戰役布勢來看,目前俄軍的兵力很明顯呈現出前輕後重的態勢,尤其是華格納集群領導人「白髮」率領的那個第2突擊軍,這個軍是基於華格納的幾個戰鬥力最強的突擊隊編成的。且考慮到華格納集群的攻堅能力,這個第2突擊軍在攻堅中的戰鬥力應當是最強的,可以和俄軍空降兵、GRU與部分精銳近衛軍單位相提並論。
但目前該軍完全沒有投入戰鬥的跡象,一線俄軍單位甚至還是幾個已經打了半年、在阿特木斯克防禦戰中遭受了一定損失的旅在打,比如摩步200旅、摩步4旅和摩步72旅等單位。這證明俄軍在阿特木斯克西部的戰鬥,還停留在戰役前哨戰階段,不排除俄軍的第一階段戰役目標,是使用這幾個需要整補的旅,利用其最後階段的戰鬥力掃清恰索夫亞爾的遠近接近地。然後將諸如摩步200旅,摩步4旅之類的單位撤出戰場實施整補,隨即投入齊裝滿員的第二梯隊開啟後續階段主力交戰。而這個主力交戰,毫無疑問戰役目標只可能是恰索夫亞爾。
再從戰役發起時機來看,華格納集群在去年向阿特木斯克發起正式進攻的時機,也就是在10月底,11月初這個節點上。大伊萬查了去年自己的戰況通報,華格納集群在十月份拿下了阿特木斯克南郊的扎伊采沃,11月15日在拿下麥克萊夫卡之後開始向庫爾久米夫卡發起進攻,同時指向歐泊汀、克里希奇夫卡、皮德赫拉德恩,標誌著阿特木斯克戰役城市近接近地戰鬥正式開始。
此次俄軍也是一樣,俄軍大概在11月中旬開始往回推,11月29日拿下克羅莫沃,同時向博丹尼夫卡、克里希奇夫卡發起進攻,意味著阿特木斯克西部戰役正式開始。今年俄軍的戰役進攻時間和去年基本一致,考慮到去年華格納集群從11月一直打到5月,攻勢時間長達半年,那麼俄軍在阿特木斯克西部的戰局,也有可能會持續這麼長時間。那麼,俄軍的攻略目標,也就必然包括恰索夫亞爾,而不僅是分水嶺地帶。
因此在綜合判斷了俄軍的動用兵力,戰役布勢,戰役時機來看,大伊萬的結論是,根據目前的開源情報,咱認為俄軍的進攻目標指向恰索夫亞爾,主要的進攻軸線可能是如下三條:其一是北軸線,從格里霍利夫卡指向恰索夫亞爾北郊;其二是東軸線,從伊萬尼夫斯克指向恰索夫亞爾南郊,兩路主攻部隊將對恰索夫亞爾形成南北鉗形攻勢;其三是側翼保障,從庫爾久米夫卡前出到比亞霍拉和Dyliivka,目標是在進攻恰索夫亞爾時,確保戰線的完整性,割斷捷爾任斯克方向烏軍對於俄軍側翼的威脅,俄軍的戰役持續時間估計會達到半年以上。
俄軍的戰役意圖,大伊萬認為並不僅僅是為了奪取恰索夫亞爾,全面突破頓涅茨嶺地帶。更為重要的意圖,還是和阿特木斯克戰役一樣,通過對烏軍實施壓迫式進攻,迫使烏軍將重兵集團調集到這一區域,然後利用俄軍的火力優勢予以圍殲,從而在戰略上打破烏軍整補、輪換的計劃,將烏軍為數不多的有生力量進一步消耗。因此,在具體的戰術和戰場態勢上,大伊萬認為俄軍依然會出現對一個目標實施反覆爭奪,通過打擊烏軍反衝擊部隊來大量消耗烏軍的態勢,這也決定了恰索夫亞爾的攻略,戰役持續時間會非常長。
總之無論如何,從目前俄軍在阿特木斯克西部的戰役態勢、兵力規模來看,如果開源情報沒有錯的話,我們可以認為,恰索夫亞爾之戰已經打響,未來半年左右的時間,我們可以持續關注這一方向上俄軍的進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