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位網名叫「胖貓」的男子因感情問題在重慶跳江身亡,網上隨即出現大量針對其女友譚某的人肉搜索、造謠、謾罵等行為。5月19日,重慶警方公布對該事件的調查結果。
央視新聞記者專訪重慶警方公布獨家調查細節
民警介紹,「胖貓」身亡後,他的姐姐和妹妹拿到「胖貓」手機,翻閱了其中大量與譚某的聊天記錄及轉帳記錄,截取部分內容發到網上,迅速形成熱點話題並衝上各大平台熱搜榜。
譚某被部分網民取名「騙子」「撈女」「PUA大師」,有網民還號召給譚某進行一分錢轉帳,附帶辱罵留言,網絡出現多起揚言懸賞要「殺譚某全家及好友」等威脅譚某人身安全的言論,嚴重影響譚某正常生活,並造成網絡空間秩序混亂。
「胖貓」和譚某屬於正常戀愛交往
經濟上互有往來,不構成詐騙犯罪
5月19日,重慶市公安局南岸區分局發布警情通報:經依法調查,譚某和「胖貓」存在真實戀愛關係,經濟上互有往來,不構成詐騙犯罪;劉某因曝光譚某個人隱私,導致譚某被網民攻擊、辱罵並受到人身威脅,目前正在接受警方進一步調查。
同時,警方還通報了個別網民在該事件中編造謠言、尋釁滋事等行為,各地警方已依法進行調查處理。
經核實:
警方依法作出不予立案決定,將不予立案通知書送達控告人劉某。
據重慶警方通報,5月11日,劉某對警方不予立案決定表示認可。同時,經調解,「胖貓」家人與譚某達成和解,譚某全額退還了與「胖貓」戀愛期間經濟往來的差額。
「胖貓」姐姐涉嫌誤導輿論
帳號被多平台封禁
經警方查明,劉某先後在網上公布大量涉及譚某的個人隱私信息,並通過聯繫他人代寫文案、購買流量等方式故意誤導輿論。其間,劉某的網絡平台粉絲數從263個增加到290餘萬個,獲點贊1455.6萬個。目前劉某在多個平台的帳號已被封禁。
「胖貓」跳江身亡後,4月13日,經民警協調,譚某向「胖貓」父親返還13.6萬餘元,稱雙方交往期間經濟問題再無糾紛,「胖貓」父親通過微信向譚某出具收條。
但劉某對此並不滿意,她認為「胖貓」每月代打遊戲收入2到3萬元,「錢都花到譚某身上了」,聲稱要讓譚某「付出代價」。調查發現
在調查過程中,劉某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違法性,並認了錯。警方表示,將根據進一步調查結果,依法作出處理。
「蹭流量」「博眼球」
各地警方查處多起相關案件
「胖貓」事件成為網絡熱點後,個別網民藉此蹭流量、博眼球,針對譚某實施網暴行為。對此,各地警方也依法進行查處。
另外,重慶當地也出現一些網絡主播蹭流量網暴、造謠的情況。
據公安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各地公安網安部門共發現、處置涉及本事件的網絡謠言、網絡暴力400餘條,偵破相關網絡謠言案件7起,網絡暴力案件8起。
截至目前已採取刑事強制措施3人,行政處罰13人,部分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專家:網暴實施者
應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趙精武介紹,最高檢和最高法有專門關於懲治網絡暴力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在網絡上惡意散布謠言或者損害他人名譽的情節嚴重的情形,要按照刑法的246條進行監管。「『胖貓』的姐姐在網上惡意購買流量,引導他人對譚某進行攻擊,這種情況顯然已經構成對他人名譽的侵害。」
法律專家認為,目前網暴事件之所以頻頻發生,「法不責眾」是網暴實施者普遍的心理狀態,網暴實施者通過彼此之間的「相互認可」和群體數量激增產生了一種「集體無責的安全感」,更加肆無忌憚地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無視對施暴者造成的傷害。
法律專家建議,網絡暴力的治理需要政府、平台、行業組織以及社會公眾共同參與、共同治理。
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 版權歸屬原作者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責編:韓淼宇審核:王世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