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才知!中國空間站核心點被撞,神舟十七號維修,在太陽翼暗區

2024-01-01     環球科學貓

原標題:事後才知!中國空間站核心點被撞,神舟十七號維修,在太陽翼暗區

神舟十七號航天員滿完成第一次出艙活動,事後才知道,中國空間站被撞擊的點非常危險。到底有多危險呢?

只能說,這是中國空間站「最為核心」的區域。

並且按照我國航天中心給出的說明來看,這一次維修也是屬於「非設計狀態」的維修,在完成維修之後,也提升了我國太空維修的整體實力,下面就詳細來看下,還是一步一步看。

中國空間站被撞擊,神舟十七號艙外維修

沒錯,這個事情並不意外,因為在我國執行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任務執行的時候,就公開說明了,由於中國空間在長期運行過程之中,遭遇了太空垃圾的撞擊,這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因為太空垃圾太多,並且地球上空的太空垃圾還在不斷增長之中,根據歐空局在2020年發布的數據顯示,太空中的大碎片數量已達34000個以上,危險碎片的數量更是高達約90萬個。而且,還可能存在非常多「未知」的太空垃圾。

所以,只要任何太空垃圾與太空飛行器相互撞擊,都可能引發災難性的一面出現,並且在航天歷史上,還真的出現過,廢棄太空飛行器之間的碰撞。

在2009年的時候,美國通信衛星「銥星33」與已經報廢多年的俄衛星「宇宙2251」在西伯利亞上空發生激烈碰撞,這是人類首次上出現「兩顆衛星相撞」事件,其實俄衛星已經報廢,也算是屬於太空垃圾了。

而在相互碰撞的時候,又產生了多達2000塊體積較大的太空垃圾,以及數量更多的、無法追蹤的小太空垃圾。

所以,人類一次太空的碰撞,都是災難性的,這主要歸咎在太空垃圾的運行速度非常快,其速度可達7km/s以上,因此就算是很小的碎片也能給正在運行的設備造成嚴重威脅。

那這樣看來,中國空間站被撞擊,太陽翼被撞擊,的確是無法避免的,那麼多,而且很多太空微粒還無法檢測,等靠近的時候才發現,要想避免也不太可能。所以,大家不要覺得中國空間站撞擊,就完全不正常了,這不是一回事情。

當然,這也說明了太空垃圾要徹底避免,也是比較困難的,就算是空間站,地面具有預警系統,也只能針對一些較大的太空垃圾等進行避開。

此外,中國空間站雖然遭遇了太空垃圾的多次撞擊,但是對太陽翼的損壞也沒有大家想得那麼糟糕,並沒有影響中國空間站的穩定運行。

所以,這一點也體現了我國在部分材料上,實現了對防撞機制的提升,在未來進一步升級之後,防撞的能力可能會強一點。

然而,在此前,我國只說明了中國太陽翼被撞擊,卻沒有指出具體的點,結果在我國回顧「神十七乘組首次出艙任務」的消息之中,才真的知道,真的是太危險了。

事後才知道!中國空間站被撞點太核心了

上面也給大家說了,我國針對空間站一直說是「太陽翼」被撞擊,然而並不知道是什麼具體的點在哪裡。在我國成功完成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艙外維修之後,我國才真正地說出具體的點。

在哪兒呢?根據披露的情況來看,神舟十七號航天員這一次出艙維修的點,是位於「核心艙艙體和太陽翼之間」,看到沒?

提到這個區域,這太空垃圾真的是太巧合了,居然撞擊是在中國空間站最為核心的區域,核心艙艙體和太陽翼是我國空間站構造的中心區域。

核心艙是構建我國空間站的中心點,並且也是規模最大,系統最為複雜的區域,是整個空間站的「中心大腦」,而且,在核心艙艙體和太陽翼之間,也是連通兩個太空飛行器最為中心的階段。

所以,這真的是太空垃圾真會「挑選位置」,當然,這也算是「巧合」事情,因為太空垃圾撞擊是沒有「特定」的,任何一個區域都可能被撞擊到。就如國際空間站,機械臂,載人飛船等都被撞擊過。

我國這一次修復的區域,的確也是最為核心的區域,最初沒有說明,後面真的才知道。

而且,也就是因為這個區域被撞擊了,對我國航天員來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挑戰難度更大,而且,難度是真大。

在完成這一次太陽翼的修復,可以說是「小心再小心」,因為太陽翼本身就是「小鮮肉」,其具有一定的柔性,也很薄,它是有一定的空間限制的,如果稍微操作不好,就可能再次損壞。

其次,本次修復的區域也更加限制,屬於空間站的陰影部分——也就是太陽翼暗區,需要航天員們在每一個動作上做到位,而且修復工作要一次性完成,不能出差錯。

這些都說明了,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完成的是高難度挑戰任務,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再次為神舟十七號航天員說一聲辛苦了。

中國空間站升級,未來或面臨更多

的確,未來中國空間站升級是趨勢,將會從三艙位升級到六艙位,而在升級,擴展艙位之後,中國空間站面臨維修的情況可能會更多。

因為在中國空間站的未來發展戰略之中,更多的國家航天員,項目都會加入中國空間站,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任務的時候,已經明確說明了我國邀請國外航天員加入,而印度,日本等17國項目全面加入中國空間站,也是此前公布了的。

所以,這都說明更多的航天員進入中國空間站,更多的實驗項目進入,在中國空間站的高速「運用」之下,必然可能帶來空間站的損傷。

這就不是僅僅的太陽翼維修增加,而是艙內,艙外全面的維修實力要進一步提升。

所以,神舟十七號開展的首次艙外試驗性維修任務圓滿完成,標誌著空間站艙外活動能力和水平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為後續保障空間站的安全可靠運行打下堅實的基礎。

而未來,我國還要增強艙內維修等實力,在出現任何損傷的時候,都可以做到100%的維修,這是必然的趨勢。

當然,維修實力提升,也能夠延長中國空間站的使用壽命,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01c3abc0ff388c9721b42e63f2d3ab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