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中產!盒馬力推折扣化,CEO侯毅:未來新零售決勝看線下門店

2023-11-25     時代財經

原標題:爭奪中產!盒馬力推折扣化,CEO侯毅:未來新零售決勝看線下門店

圖源:盒馬

打出「移山價」「折扣價」的盒馬,還要將折扣進行到底。

「把最好的商品賣便宜才是本事」,11月22日,在盒馬2023新零供大會上,盒馬CEO侯毅表達了推動折扣化變革的決心。

在參加新零供大會之前,侯毅又一次前往歐洲尋求零售行業破局的答案,他的考察路線遍布西班牙、波蘭等地的零售超市,發現折扣化經營已經是全球零售趨勢,雖然國外沒有「折扣化」說法,但折扣化經營模式、折扣化變革是趨勢,也是中國零售必須經歷的改革之路。

今年10月,盒馬啟動了號稱「八年來最大變革」的折扣化改革,隨之而來的是組織結構的變動,其採購部門分設成品部和鮮品部,將採購權與經營權分離。

「折扣化變革的實現方式還是通過對供應鏈效率的提升,將優化成本讓渡給消費者。」盒馬成品部總監張宇表示。

折扣化變革不可逆轉

10月13日,盒馬啟動了折扣化變革,線下鮮生門店5000多款商品全面迎來價格下調,其價格普遍直降20%,這是盒馬推出「移山價」之後發起的又一個大招。

這兩個月,常逛盒馬鮮生門店的筱筱發現,原價5-6元的某款蘇打水現價只要1.9元,門店隨處可見「天天低價,件件爆款」的標語,讓她恍惚以為走錯了地方。

自從2016年第一家盒馬門店落戶上海金橋,盒馬一度成為中產消費的風向標,榴槤千層、瑞士卷、麻辣小龍蝦、鮮榨果汁等單品是一線城市白領們下午茶的寵兒,盒馬也被貼上了「精緻貴价」的標籤。

盒馬的折扣化變革趕上了中產階級新的消費浪潮,對經濟波動最為敏感的中產階級開始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精打細算。波士頓諮詢公司董事總經理章一博在會上分享道,全球範圍來看,中產階級對於未來預期收入的減少導致他們的消費變得更加理性。

盒馬也通過「移山價」吃到了甜頭,其爆款單品榴槤千層在上海的銷量同比漲幅高達26倍,瑞士卷的銷量在深圳同比漲幅為28倍。

據侯毅介紹,盒馬已經形成了「753商品價格體系」,其中KA商品打7折,自有品牌商品價格是市場價的5折,臨期商品的價格能做到市場價的3折以下。

除此之外,變革帶來的另一個直接影響是盒馬SKU的縮減,由原來的5000多個減少到2000多個,這意味著超過一半產品不得不面對從貨架清退的局面,這顯然動了一部分供應商的奶酪。

對此,侯毅的態度非常堅決,他在會上表示,只有擁抱變化的供應商才能繼續和盒馬走下去,不能適應折扣化變革浪潮的供應商只能退出競爭體系。

在侯毅的設想里,通往折化扣變革的路徑主要分為三條:第一是解決商品價格力的問題;第二是與供應商建立長期戰略合作,建設垂直供應鏈的能力;第三是盒馬的銷售渠道將通過網際網路走向多元化。

新零售決勝不看電商

在盒馬掀起轟轟烈烈的折扣化變革之際,外界不乏這樣的猜測:折扣化是否意味著持續的價格戰?在侯毅看來,把折扣化理解成做低價、打價格戰都不全面。「讓好商品不貴,把最好的商品、高端商品的價格打下來才是本事。」

侯毅強調,這輪改革是基於供應鏈再造和組織變革的創新來進行,「高質低價」可以通過打造垂直供應鏈來實現:盒馬成品部以工廠為核心,鮮品部以基地為核心。

「零售行業的表象是價格戰,本質比拼的是效率、供應鏈的能力,還有經營模式。」 張宇在接受時代財經等媒體採訪時表示。

盒馬做深供應鏈換取低價的方法論正在一步步兌現。9月27日,盒馬首家黑標店在上海開業,直接對標歐美已開發國家精品超市,被視為盒馬「向上走」的一種高端化業態嘗試。但是同樣的商品,黑標店價格是同類進口超市的50%—70%,就是「高貴不貴」的實踐。

坐落於崑山的糖盒工廠也是垂直供應鏈運作的典型。幾年來,糖盒工廠完成了從上游深度進行成本控制到差異化競爭的全過程。據上海糖兜科技有限公司CEO曹國亮介紹,依託於盒馬的數據支撐,供應商可以精準地找到研發的方向,而爆款產品的持續性開發又能讓生產線上的成本降下來。

一位在現場的供應商市場人員對時代財經表示,折扣化變革不可迴避地帶來了上游成本壓力,但同時也讓銷售額持續增長。「我們會針對盒馬的渠道提供定製款產品。」

和糖盒工廠一樣,順勢而為的湖州特思拉啤酒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暉形容這是「痛並快樂著」的經歷。三年前,特思拉攜手盒馬從精釀鮮啤入手,把價格從30元/升做到了19.9元/升。隨著合作體量的擴大和成本的進一步壓縮,今年更是將零售價打到13.9元/升,降價幅度超過30%。

「團隊是一直被盒馬採購『拍打』的,我們的組織架構跟著發生變化,生產效率和對市場的認知也有了很明顯的提升,當然也賺到了錢。」曹暉說道。

一邊是高歌猛進的折扣化變革,一邊是繼續擴大門店規模。據盒馬官方消息,9月其開出了30家門店,包括16家盒馬鮮生門店、3家盒馬mini門店、9家盒馬奧萊門店、1家盒馬黑標店以及1家盒馬X會員店。

「實體門店運營成本相對固定,但線上的流量成本、物流成本同比例呈線性增長,相比線上,線下門店成本更低,具有更明顯的價格優勢。」侯毅認為,未來新零售決勝看的是線下門店,而不是電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0084cdbfd22c44a18e52bcbca6aa26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