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進入「地鐵時代」公交如何實現完美接駁

2019-07-23     大西北網

地鐵一號線正式開通,標誌著蘭州正式邁入「地鐵時代」。如何圍繞地鐵這個城市交通大動脈,科學合理地實現地鐵與公交的有效接駁,從而對接「最後一公里」,成為每個市民關注的問題。大家都希望地鐵時代不斷改良的「公交配方」,能夠釀出更好的味道,使大家的出行更便捷,更舒適!

優化站點布局借公交輻射功能提高地鐵輻射吸引

近期,細心的市民都會發現,地鐵開通前後,幾乎每隔幾天,市內公交站點和線路就會做遷移或優化調整。記者了解到,自地鐵一號線運營以來,蘭州公交集團以乘客出行習慣為中心,不斷強化地鐵接駁換乘,積極調整運營模式,以此化解高峰期出行矛盾。同時,緊緊圍繞《蘭州市公共運輸三網融合規劃》方案,全面啟用軌道交通1號線沿線已建成12處港灣式停靠站點,優化、遷移、調整沿線公交站點,滿足軌道交通與地面常規公交有效融合、接駁換乘。

在持續推進市區公共運輸一體化協調發展的過程中,蘭州公交集團現已對西固地區43路、68路的線路走向及軌道交通沿線的部分公交站點進行優化調整。截至目前,優化軌道交通沿線「深溝橋、蘭通廠、小西湖、文化宮、糖酒市場、省科技館、銀灘路小學、蘭州西站西口」等8處公交站點。

「地鐵與公交的有效接駁是城市交通整體化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兩者緊密銜接、換乘方便、達到時間上與空間上的整體化能藉助公交的輻射功能提高地鐵的輻射吸引範圍。為此,公交集團將進一步完善部門溝通協同機制,形成合力,協同推進,確保各項工作高效落實。在站點優化上,公交站點將與軌道做內外交通樞紐連接,例如蘭州西高鐵站、蘭州火車站、長途客運中心站等。另外,將西關十字、南關十字等市內公交樞紐與軌道相連接,加之公共租賃自行車點的配套,為市民提供最大的便利,讓公共運輸成為市民出行的首選。」蘭州公交集團運營管理處負責人陸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蘭州公交集團將繼續從線路優化、運力的整合、偏遠地段的線網覆蓋著手,逐一化解交通擁堵這一社會最關切、市民反映最強烈的問題。

市民希望蘭州公交集團深耕細作有效滿足接駁換乘需要

隨著地鐵一號線的運營,城市公共運輸供給系統將進行全新布局,蘭州真正步入軌道、公交、慢行三網融合的公共運輸立體時代。

家住段家灘的劉女士告訴記者,雖說現在地鐵一號線每個站附近都有公交站點,向東、向西方向的地鐵站和公交接駁緊密換乘起來也很方便,但蘭州城市學院、省科技館、蘭州海關等地鐵進出口距離接駁的公交站點較遠。此外,公交4路、12路、117路公交站點距地鐵拱星墩站和焦家灣站進出口的距離較遠,希望蘭州公交集團能夠在站點優化調整上多下功夫,讓市民真正感覺到四通八達的公交線路帶來的便利。

與劉女士一樣,關注「最後一公里」距離的不少市民都有著同樣呼聲,大家的願景多集中為希望蘭州公交集團能夠以地鐵站為核心,配套相關公交站和公共租賃自行車點,實現真正的「無縫」。此外,建議與地鐵配套的公交線路延伸至主要小區的同時,增加尖峰時間班次,延長首末班車時間,讓周邊居民在「最後一公里」的出行上實現最大程度的便利。

家住欣欣茗園的高先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站點優化調整的同時小細節不容忽視。希望公交車站與地鐵站的站名儘量保持一致,公交換乘指示牌清晰。尤其在移動互聯時代,各換乘站點和線路在高德地圖等手機應用程式上同步優化並及時更新,方便乘客查詢。

對此,蘭州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正在全面排摸摸索交通沿線公交線路的實際客流情況,以軌道交通、地面常規公交每周、月運營數據為依託,通過摸索規律性強、穩定性高的實際出行需求,為下一步部分公交線路優化調整及延時服務提供基礎支撐,確保運力調整、延時服務、應對突發大客流得到有效地解決,逐步滿足廣大乘客在換乘方面出行需求。

深入調整優化線網結構以嶄新的窗口形象服務乘客

地鐵一號線開通前,蘭州公交集團就開始聯合多部門對地鐵沿線站點做了反覆勘察,針對沿線及南北交叉公交線線路、軌道沿線港灣式停靠站點建設、公交站點優化調整等方面,做了預期性、前瞻性的調研及調整。同時,他們緊盯與軌道交通平行的公交線路的線路運力配比,結合軌道交通開通後的實地客流調查,為軌道交通開通後公交線路及公交站點優化工作提供良好的數據支撐。

蘭州公交集團運營管理處負責人陸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蘭州公交集團將根據軌道交通客流變化情況,待軌道交通沿線站點出入口換乘接駁客流達到穩定,對平行型的公交線路進行結構性、系統性的優化調整,同步繼續深化優化軌道交通沿線公交站點,減少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的同質化競爭,構建緊密結合、無縫銜接、可靠舒適的公共運輸網絡,逐步實現公共運輸的一體化協調發展。

陸健告訴記者,接下來蘭州公交集團具體將從三個方面入手,滿足市民有效接駁換乘的需要。一是結合軌道交通一號線的開通,在與軌道交通重複係數較高的公交線路及擁堵站點調整上下功夫,認真調研、分段實施,特別是軌道交通一號線建成開通後與地面交通的接駁換乘,精準科學的布設公交線網和站點,減少線路重複和過剩運力,同時做好線網拓展延伸工作,將過剩運力補充到乘客呼聲強烈的公交服務空白點。二是按照城鄉公交一體化要求,重新規劃線網,運用「微公交」等方式滿足城鄉居民基本出行需求和享受均等化公共運輸服務。三是認真謀劃,將新購置的車輛用在刀刃上,精準投放在群眾需要的線路上,以嶄新的公交窗口形象服務蘭州市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PW4H2wBmyVoG_1ZxwW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