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我最喜歡寫的「小習慣」環節了,其實每一個小習慣也好、小改變也好,都不過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明亮、更燦爛一些。
雖然我們都是人群中很普通很平凡的那一個,但來世間一場,特別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生活家」,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儘可能多的趣味。
以下就是我的小經驗啦:
1.不要反覆咀嚼生活里的沮喪,該忘的就得忘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僅限於我們的夢想,不開心的事情則需要趕緊忘掉。
忘掉別人的傷害、曾經的痛楚,不是對自己的背叛,而是對自己的寵愛呀。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過得更開心一點~
2.多想想我們擁有的,可能會快樂很多
有時候,生活中的不快樂和焦慮感都來源於對比。
但其實,我們只需要和過去的自己比較就好啦,否則大千世界,真的比不過來呀。
仔細想想,我們現在可能正處在最輕鬆和快樂的時光里,因為父母健康平安,我們也正年輕。
不必風餐露宿、不必饑寒交迫,實在是應該珍惜當下擁有的全部。
這段時間以來,我時常覺得自己被微小的幸福和溫暖的幸福感包圍,雖然也有寫不出文章的時刻,也有工作疲憊作息被擾亂的時刻,但我總提醒自己要感恩、要珍惜,方才不辜負自己的生命呀。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里有很多生病的人。
他們說,生病之後,他們最夢寐以求的,就是普通人的生活:在海邊的道路上跑步、彈吉他、跳廣場舞、結婚生子、慢慢老去……
在電影院看到這裡我幾乎淚崩,原來我們擁有的普通和平凡那麼珍貴。
所以多想想我們已經擁有的一切,才會更快樂。
3.收拾一個溫暖的家迎接自己
之前看微博看到一個網友分享的奶奶的秘訣,我覺得也很好喲:
奶奶的秘訣,就是給自己在這個殘酷的世間打造一小塊溫柔的地盤吧。
反正我開開門回到家的時候,就會覺得,我可愛的家在等這擁我入懷,然後心情就好多啦!
4.收集自己的「美好小物」
我特別喜歡的日劇《母親》里,女主角是我最最最喜歡的日本小演員蘆田愛菜演的。劇里這個6歲的小姑娘,長期受生母和她男朋友虐待家暴,過得可憐又悽慘。
她把喜歡的小物(比如小貓的咕嚕聲)都寫在一個小本本里,每次痛苦的時候就拿出來反覆回味。
這個劇情一直刻在我心裡,從那之後,我也經常收集最喜歡的美好小物。
比如我有一個相冊,收集的全是我喜歡的照片,有美景,也有好看的人:
我微博里也收藏了很多博主寫的美好的故事:
我自己也有很多個讀書筆記本,記滿了我喜歡的句子,每次翻看都覺得重新雞血滿滿,變得更堅強了一點。
還有一個本子,寫著我的「目標旅行地」。
為了讓它更好看,我還自己收集了很多照片並列印出來貼在上面,告訴自己:我終有一天會抵達的!
之前每次煩的時候,我就是靠著它們活下來的,並告訴自己:生活不止眼前的沼澤與污穢,還有很壯闊很美好的世界。
就像那句話說的:「You are a part of something bigger.」
這樣想來,誰都無法損害我們自由而燦爛的靈魂,也無法損害我們快樂而輕鬆的感知。
yes!
每天和生活碰個杯,敬它給我們不息的日落、片刻卻奇妙的歡愉,還有一切珍貴又永恆的情意!
伊心,你值得擁有的暖心少女,新書《留住所有時間變美好》正在熱賣中,微信公眾號:「伊心」(yixintongxue)微博@伊心同學,知乎@伊心同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N_E3gBDlXMa8eqOi5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