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座依壁雕鑿的城市

2019-07-12   南京熱

什麼是南京?

#六朝古都#

#教育大省#

#新一線城市#

#大藍鯨#

#四大火爐之一#

#鴨血粉絲#

#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游出南京#

……

沒有一個標籤,可以完整地形容南京。

南京到底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曾經有一個老師說:那是一座依壁雕鑿的城市。

你以為那是一個依山而建,壯麗如壁畫般的城市,想想南京人過得還挺精緻,挺講究。

到了南京才知道,雕城市甩得一米!

就像被稱為「大蘿蔔」的南京人一樣,實實在在,沒得心眼,不爭不搶,竟然信步游庭地走進了新一線城市的行列。

01

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

在外地人眼中,

是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歷史滄桑。

是夜泊秦淮近酒家的繁華夜唱。

是江南貢院朗朗不絕的讀書聲。

但是在南京人眼中:靈谷寺的素麵好吃,秦淮人家的白魚不錯,拜貢院又不能保送大學,還是要買學區房哎……

南京幾千年的歷史,全都整整齊齊碼在博物館裡,留給初來南京的朋友觀賞。

至於踩在這片歷史渾厚土地上的本地人,則更關心地鐵什麼時候修到家門口,他家的小區還會不會再漲。

02

在南京什麼最貴,當然是學區房。

江蘇167所大學裡,2所985,8所211都在南京,11所高校躋身全國大學排行100強。

被稱為「教育大省」的同時,也是江蘇學子的地獄。

南京家長為了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拼,拼學區房,拼補習班,拼各種各樣的特長。

這可能是南京大蘿蔔一生中鬥志最昂揚的時段。錢可以少賺,房子可以少要兩套,但是孩子必須上個大學。

畢竟,再佛性,也不能讓孩子出家。不然怎麼跟得上邁入「新一線城市」的步伐?

03

關於新一線城市,南京人民一臉懵然。

回過頭一看,南京GDP總量是全國第十一個破萬億城市,人均排前五。

論教育,53所高校,南大、東大、河海、南理工等,長三角城市群里僅次於上海。

論醫療,坐擁35家省屬市屬三甲醫院,位列全國第五。

論企業,蘇寧、華潤、小米總部、中興、華為、阿里巴巴、途牛……

論商圈,新街口、夫子廟、百家湖、河西,一天逛一個,保證半個月不重樣!

論房價,全城新房均價2萬5以上,學區房重點地區鼓樓均價4萬5。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哎嘛,還真成大藍鯨了!

04

南京的房價上漲,城市規模也在逐步擴大。

下關和白下去名之後,南京的城區擴大成11個轄區,常住人口800多萬,加上流動人口,早已經突破了千萬大關。

原來6個主城區加起來,還不如一個江寧大。你從鼓樓到建鄴,最遠也就半個小時,最近只需要1分鐘。

但是兩個江寧人碰到一起,互報家門之後,再見就可能是永遠不見。

一個湯山人,一個谷里人,想要愉快地玩耍在一起,只能各坐一個小時汽車,然後再轉一個小時地鐵。

相約新街口,迷失在24個出口的地下鐵。

05

新街口地鐵站,24個出口,只能用亂花漸欲迷人眼來形容。

說好的24個出口,卻有還有四個找不到,傳說中的神秘17、18、19號從來無人抵達。

一到周末,新街口就超級人多!出了閘機,根本就來不及思考,就被裹進人群中隨波逐流。

每次看著來往穿梭的人群,都會出發靈魂深處地拷問:

我在哪,我要去哪裡?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天與地。而是,我明明想去金陵飯店,被擠進了德基。

好不容易走上地面,望著孫中山的雕像一片懵然,只能仰天長嘆:路在何方?

06

南京魔性的地鐵站,不止一個新街口。

1號線、3號線換成到SI、S3,就好像穿越了一個太平洋。

從祿口機場乘坐S1到南京南站轉高鐵,拖著笨重的行李,在換乘通道里走到懷疑人生。

去夫子廟要在三山街下,可是報站的時候,廣播里卻響起了讓人迷茫的聲音:

三山街工商銀行到了,紫金農商銀行提醒您:此站可到達北京銀行……

這到底是去哪個銀行?說好的夫子廟呢?

07

當你決定放棄地鐵,改打車出行,才發現南京到處都在堵車。

小堵天天有,大堵三六九,要想走得快,不去新街口。

出城要早,進城要晚,繞城高架出口莫亂走,岔了一個口子,就會迷失在茫茫的車海上。

不過,好在南京的出租司機,個個都是沒出道的相聲演員。

車沒動,表在走,還能聽段南京單口,比買個門票划算。

08

要想聽南京相聲,可以直接坐南京的公交。

南京司機自帶冷幽默,你要是一上來就問他:這個車到哪裡

司機淡淡看你一眼:你先下克!

「下去幹什麼?」

「你下克我就告訴你哎!」

好,人下去了,站在門口問司機:師傅,請問這個車到哪裡?

——「徒弟,你要到哪裡克,你先想好再上來!」

傳言南京公交司機中藏著隱形富豪,開著百萬的車去上班,一個月工資加油費都不夠,乾得卻比誰都起勁。

梅雨季節時,滿城的汽車在水中不敢動彈,唯一公司司機開到飛起來!

無敵是多麼的寂寞!

09

一說梅雨,南京人現在的心情有些忐忑。

就像等待夜裡的情人,怕他不來,又怕他亂來。

南京的梅雨,不像蘇州那些濕噠噠,也不似廣州那樣黏糊糊。

總是來得隨意,走得任性。

好好的大晴天,突然一陣瓢潑大雨劈頭蓋臉就澆下來,下到把水灌滿南京城為止。

人在水中游,車在海上漂,明城牆上吐泡泡。每年梅雨,有人歡喜有人愁。

像遇上今年這種姍姍來遲的梅雨,南京人卻在惆悵剛買的一打內褲,沒了發揮的餘地。

10

南京天氣,有點像南京的潘西,不太好琢磨。

以前都是說南京是四大火爐之一,但是來了南京之後才知道,這個說法也不太準。

可能是地跨長江的原因,天氣隨意切換,區和區之間也不一樣。

江北那邊風和日麗,鼓樓卻熱到屁股長痱子。住在江寧,早上出門要穿件長袖,但是到建鄴之後,熱得連褲衩都想脫掉。

四季隨意切換,冰火兩重天。果然是同一個南京,不一樣天空。

連天氣都甩得一塌糊塗。

11

南京人的這個甩,一直讓人迷惑得很。

在南京十大怪里,最出名的三怪,就是老頭怕老太,石頭滿街賣,家家吃野菜。

一到春天,南京的樹上就長滿了大媽,地上爬滿了大爺。

都說本地人不愛去本地人的景區。

可南京人卻是個例外。

中山陵、梅花山、玄武湖、雞鳴寺……

哪裡有花開,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

拍完了照,十幾萬的相機隨手往包里一扔,蹲在地上開始薅野草:菊花腦、母雞頭、馬蘭頭,對南京人來說,那可都是寶。

12

南京最出名的景點夫子廟,南京名片。

中國四大文廟之一,秦淮名勝,5A級景區,蜚聲中外。

外地人來南京必須打卡的景點之一。本地人一聽,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夫子廟有什麼好玩的?

年年元宵節,搞花燈,人多擠得褲頭都掉了,還要預約買票才能進去。

不去!不去!

但是,有人送票,就另當別論。

秦淮河畔,元宵花燈下,人潮人浪中,拎著褲頭擦身而過,大家心照不宣地會心一笑。

來散散步哎,哪曉得走兩步就走過來咯!

霍斯妮馬,擠得肚子都餓了,等一刻去吃鴨血粉絲湯!

13

有人問,鴨血粉絲湯是不是你們南京的代表特產?

南京人想了一下,代表可能算不上,它前頭還有兩個哥哥呢。

一個叫烤鴨,一個叫鹽水鴨。

後來烤鴨大哥北漂發展得不錯,就是有點忘了自己的出身。弟弟守在南京,踏踏實實教南京人壯大鴨子事業。

傳說,每個南京人小時候都會養一隻鴨子,一起上學,一起成長。等到成年的那一天,就會被要求親自殺掉這隻鴨子,肉做成鹽水鴨,內臟做成鴨血粉絲湯,吃了之後才算真正成人。

所以,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出南京。

現在南京人一年要吃掉1億隻鴨子,百分之五十是弟弟的功勞。

至於南京人為什麼不吃雞,那是因為還在娘胎里就被南京人吃掉了。

大藍鯨,就是一座這麼甩的城市。

一座平淡無奇卻出了六個王都的城市。

一座學霸和美女可以並存雲集的城市。

一座充滿書卷氣息卻愛自黑逗比的城市。

一座辦過世界級青奧會,卻被吐槽「二胡卵子」的城市。

一座「D」字開頭「B」字結尾講話不好聽卻無比寬容的城市。

一座從不排外,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一座因為朱自清的爸爸在這裡買過橘子,被全國人民記住的城市。

-END-

圖片來源丨微博小飛718

南京頭條原創發布,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法律顧問:江蘇永衡昭輝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劉俊傑律師

聯繫方式:1377076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