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看呼吸》推出了一篇關於2019年流感疫苗新變化的文章,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小編針對網友關心較多的問題進行了梳理,再次採訪了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處呼吸道傳染病室主任、國家免疫規劃技術工作組流感疫苗組組長馮錄召,一一解答網友的疑問。
「由於本年度世界衛生組織對A(H3N2)亞型的疫苗毒株推遲一個月公布,今年疫苗的供應會相對晚一些,如果當地開始供應流感疫苗要儘快接種。」馮錄召主任介紹,全國各地都會陸續開始接種流感疫苗,各地區的疫苗數量是由各地區政府根據往年本地區的接種數量預估,向疫苗生產企業採購。由於2018年流感疫苗出現短缺,國家衛健委在今年也計劃做調控工作,以保證流感疫苗的供應。
「估計流感疫苗大範圍開始接種會在11月份左右,部分地區會延長到12月。11月到12月之間接種都可以,但建議最好在11月底之前接種。」馮錄召主任介紹,按照往年流行情況,我國冬春季流感的高峰是在12月份至1月份,接種流感疫苗後,往往需要2周後,體內才可產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因此,馮主任建議大家越早接種越好。
> 很多網友有疑問,為何有的地區中小學免費接種,有的地區需要收費?
馮錄召主任是這樣解釋的,除少部分地區對老年人、中小學生等人群實施免費接種外,流感疫苗屬於第二類疫苗。第二類疫苗指由公民自費並且自願受種的其他疫苗。常見的二類疫苗有:口服輪狀病毒疫苗、A肝疫苗、HIB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關於流感疫苗去哪裡接種的問題,馮錄召主任介紹,可以登錄各地區的衛生健康委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站查詢接種點。
「6月齡到8歲的兒童如果之前沒有接種過流感疫苗,第一次接種應該接種2針。」馮錄召主任介紹說,這是因為,未滿9歲以的兒童首次接種,1針的免疫保護效果不足,打2針是為了加強免疫保護作用,之後就可以每年接種1針。
> 那麼2針之間是否需要間隔時間?
馮錄召主任介紹,2針之間的接種時間應該間隔4周以上,如果這期間出現了感冒的症狀,那要等兒童康復後再接種第2針。同樣第1針接種也應該是在身體健康狀態下進行。
血清免疫球蛋白測定是檢查體液免疫功能最常用的方法。免疫球蛋白(Ig)指具有抗體(Ab)活性或化學結構,與抗體分子相似的球蛋白。通常檢測可以代表血清Ig水平的IgG、IgM和IgA三類血清免疫球蛋白。檢查免疫球蛋白可以看是否有瘡急性期、慢性活動性肝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活動期等。
「與接種其他疫苗一樣,注射流感疫苗前不需要檢測免疫球蛋白。」馮錄召主任解釋說,接種流感疫苗是安全的,但如同其他醫療產品一樣,流感疫苗也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局部反應,包括接種部位紅暈、腫脹、硬結、疼痛、燒灼感等,全身反應有發熱、頭痛、頭暈、嗜睡、乏力、肌痛、周身不適、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這些不良反應通常是輕微的,並且通常會在幾天內自行消失,極少出現重度反應。
我國目前供應的3價流感疫苗和新近上市的4價流感疫苗均為肌肉注射的滅活疫苗。4價流感疫苗和3價流感疫苗在安全性上沒有差別,國產的流感疫苗和進口流感疫苗相比安全性也沒有顯著性的差別。
馮錄召 研究員
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處呼吸道傳染病室主任,國家免疫規劃技術工作組流感疫苗組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