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堯山堂外紀》,談古代衙門為何如此迷信鬼神?

2020-01-03     史海觀復

「世道間,有善有惡,看清楚;若是為官,有清有貪,心做主;包青天,鐵面丹心,威武;撥雲霧,青天再現,威武;威武……」

熟悉的聲音勾起了一段童年的記憶。

包青天,原名包拯,字希仁,是今安徽合肥人,因其廉潔公正、不畏強權、鐵面無私,被人稱為「包青天」,有因其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又被稱為「包待制」、「包龍圖」。

除了他天子近臣、權傾一時的地位,秉公執法、一心為民的名聲之外,我們聽得最多的便是他身上的神話傳說,臉黑如炭、月牙高掛、一雙明目能辨忠奸、識鬼神,說得頭頭是道,宛若他真的有一雙陰陽眼;還有傳說曾言,包拯是地君閻王,生前管人,死後審鬼,等等。

當然,傳說只是傳說,其真實性還是值得思索的,但從這些傳說中,我們還是能看出,從帝王到平民,從官方到民間,古人們對鬼神之說的信賴。

一、「土地神」的祭拜

1、土地廟進衙門

《堯山堂外紀》中曾記載了一個關於朱元璋和「土地廟」的故事,頗有點「傳說」意味兒。

朱元璋的生平,對歷史感興趣的人都知道,他並非出身富貴。朱元璋是在江蘇的一個土地廟裡出生的,自幼對土地廟有著很深的情感,後又因他曾剃度出家,侍奉佛前,對鬼神之說又多了幾分了解和信任。

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一次微服出巡,他在一家客棧里遇到了一個頗對他胃口的窮秀才,但因當時客棧里人滿為患,兩人不能暢談,朱元璋便和窮秀才一起去了附近的土地廟,還合夥搬了一張供桌來使用。

兩人推杯交盞,詩詞歌賦,邊喝邊聊,十分盡興。知道窮秀才是重慶府人後,朱元璋還出了幾則對聯讓他對,其中有「千里為重,重山重水重慶府」,秀才對曰「一人成大,大邦大國大明君」。

窮秀才的對答讓朱元璋很滿意,接連考了他幾個題目之後,第二天,就任命窮秀才做了掌管司法監督的按察使,後又下令,各州各府各縣衙門中都要建立土地廟,這真可以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給我一個人,我就能改變一個國家。

2、「土地廟」奇用

土地廟、土地廟,聽這名字我們就知道它是一個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在元朝,民間便興起了供奉土地神,修建土地廟的活動,大家認為土地神管理著一個地區所有的事情,包括婚姻嫁娶、穀物糧食等等,供奉他就能讓年歲平順,生活美滿。

但,朱元璋在衙門中設立的土地廟卻並不是用來供奉的,那是一個刑場,是朱元璋對付貪官污吏的地方。

對於貪官污吏,朱元璋對他們的懲罰特別嚴厲,曾有條例規定,官吏受賄超過60兩及其以上,就是犯了死罪,這樣的官吏要在土地廟裡被剝皮,剝下的皮還要蒙在一個草人身上,製成「皮囊袋」,再掛到官員們辦案的地方,以儆效尤。

3、第二神廟——五顯神廟

除了土地廟之外,各地的衙門中還曾供奉過「第二神廟」,即「五顯神廟」,裡面供奉的是「五顯神」,又被稱為「五聖神」「五通神」,有傳說言,「五顯神」是我們所知道的「出馬仙」中五仙,狐狸、蛇、刺蝟、老鼠、黃鼠狼的化身,因他們行蹤飄忽、頗為神秘,人們便覺得它們有神奇的力量,便奉他們為「五仙」。

又有傳說言,「五顯神廟」中供奉的「五顯神」是一個邪神,他喜歡攝人魂魄,在人間興風作浪,擾的民間不得安生,人們為了這一邪神不再為禍人間,便建起了「五顯神廟」供奉他,又利用衙門中的公正之氣鎮壓他,正可謂是「打一個耳光,給一顆甜棗」。

也有人說,「五顯神廟」是朱元璋害怕那些死在他建國大業路上的將士們化為孤魂野鬼,來尋他報仇,便根據軍中「五人為伍」的習慣,追封那些士兵將領們為「五顯神」,在各地建廟供奉,以平其怨。

二、劊子手這一行

在一些故事裡,我們總是能看到這樣一句話,「劊子手的刀、仵作的眼睛、扎紙人的手藝、二皮匠的針線」,這是一句專門形容撈陰門錢職業的話,話中的四種職業,在古人看來都是很神秘邪門的,因為他們常年跟死人打交道,而且這些職業的傳承也十分的不簡單,特別是為首的劊子手。

1、 師傅領進門

劊子手是封建王朝里產生的、極具時代烙印的職業,隨著封建王朝的覆滅,這也職業也消失在了我們的生活中,但作為歷史上最後一個劊子手,在鄧海山的資料上,我們還是能看見這一神秘職業的一些情況的。

在他的回憶里,劊子手是當時社會中,為大多數人所不齒的一個職業,因為古人認為「善惡到頭終有報」,手上沾滿鮮血的他們一定不會有好下場的,可能還會禍及後代,所以不是走投無路了,基本上沒有人會選擇這個職業。

而且這個職業也不是你想進就能進入的,因為這一職業的顧忌很多,不了解的人貿然進入可能會犯了忌諱,所以必須要有師傅帶,才能進入這個行業。

最開始的時候,師傅會讓徒弟砍一些沒有生命的東西,在鄧海山的記憶中,他就成一天砍過800多個冬瓜,等熟悉了之後才會開始處理雞、鴨、羊這些有生命的,等師傅該交的該講的,都交了講了之後,徒弟才能出師,獨當一面。

2、 劊子手的規矩

砍完頭不能回頭。

古代的劊子手砍完頭回家的時候是不能回頭的,因為民間有三火的說法,即人的頭頂和兩肩上都有一把火,是這個人還活著的象徵,一旦三把火都滅了,這個人就會被陰差當成魂魄帶入陰間。

晚上,如果你一個人走在路上,聽見一個不熟悉的聲音叫你或者是感覺自己身後有東西,都不要回頭,徑直往前走,因為你一回頭,身上的火就會被拍滅,劊子手們相信被他們砍了頭的人會來找他們報仇,所以他們砍完頭之後是不能回頭的,害怕遭報復。

砍頭不能磨刀。

我們都說「磨刀不誤砍柴工」,鋒利的刀能提高工作的效率,但在劊子手這個行業里,他們在執行命令之前是不能磨刀的,他們稱自己手上的刀為「鬼刀」,即是送人前往鬼門關的刀,如果劊子手磨了這把刀,那他里進入鬼門關就不遠了。

砍頭不過百。

在鄧海山的回憶中,劊子手這個行業里有「砍頭不過百」的說法,即每個劊子手只能砍99個頭,到了99個就要退出這個行業,不然就會折壽甚至死後都不得安寧。

鄧海山覺得,他一生無兒無女,孤苦無依正是因為他沒有遵守這個規矩,他一生砍了300多個頭,也沒有退出這個行業。

在現在的人看來,鄧海山的遭遇是當時社會的一種不解和排斥與鬼神之說並無關係,但在科學並不發達的古代,他們總是習慣將他們不能認知的事情歸咎到鬼神之上。

三、衙門各處,鬼神眾多

在古人看來,衙門、監獄、菜市場這些地方陰氣特別的中,總是會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所以他們會在這些地方供奉各種各樣的神明,以求他們的保護。

1、 獄神

監獄是衙門裡一個死人比較多的地方,而且這裡關押著的都是一些犯了罪的人,不管事情的大小,古人認為他們身上都帶著怨氣,長期和他們接觸,沾染了他們身上的怨氣,就會走霉運,所以在監獄中工作的衙差會在監獄裡供奉獄神——狴犴,傳說中這是一種形狀似虎,力大無窮的動物,是龍的兒子,有其在的地方都能浩氣長存,監獄中的衙差認為其能夠抵禦犯人身上的怨氣。

2、 馬王爺

古代牛、馬這類動物的地位都非比尋常,還有相關的法律處理它們的事情,所以負責飼養它們的官吏對他們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它們生點病什麼的,不僅它們痛苦,官吏們也要受懲罰。所以他們官吏這些動物的官吏會供奉「馬王爺」,用來乞求馬匹的健康。

除了這些之外,衙門中還有很多其它的神明,如書吏們供奉的是行業神、祖師爺——倉喆,衙役們供奉的是秦瓊,還有門神、宅神、灶王爺這些,用以乞求升官發財、家宅安寧。

這種事情,本就是「信則有,不信則無」的,古代也有很多不信鬼神的官吏,如康熙年間的湯斌就曾下令江南各衙門不再供奉「五顯神」。

在科學技術並不發達的古代,一旦遇到他們無法解釋的事情,他們便會聯想到鬼神的身上,本來神話故事的出現是為了勸人行善的,卻不想在歷史的發展中越演越烈,變成了一些人做不法之事的理由,想來也是可笑。

參考文獻:

《古代衙門為何如此迷信鬼神》

《最後的古老職業:劊子手》

《古代修衙門為何這麼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zVEDb28BMH2_cNUgpnH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