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璽,打破我對流量的偏見

2020-01-16     第十放映室

前兩天,小十做了一個年度華語劇總結,提到了《長安十二時辰》。

於是後台有人點名,想看易烊千璽,並美譽其為「唯一喜歡的流量明星」。

對於易烊千璽,夏BB確實感到好奇。

因為作為偏愛老臘肉的我來說,對四字弟弟的印象,還停留在「TFBOYS中最不起眼的那個害羞boy」上。

但是我最近突然發現,身邊整天diss流量鮮肉的女人們,竟紛紛陷入了易烊千璽的魔咒!

「弟弟」、「男朋友」、「老公」喊得一個比一個響亮。



為什麼易烊千璽可以打破部分外界對流量的偏見?

結合紀錄片內外的一番觀察,小十開始理解小(lao)姐姐們的姨母心了。

如果說很多流量的成名是靠各種市場營銷手段的話,TFBOYS的星路奇蹟幾乎是一種時代的選擇

五年前,這個平均年齡13歲的組合橫空出世,恰巧彌補了中國少年偶像的空缺。



並成功打破了追星這回事的年齡壁壘。

隨著《青春修煉手冊》的廣泛傳唱,TFBOYS不僅家喻戶曉,還幾乎壟斷了小學生的偶像市場。

這種盛況,堪比當年「加拿大國寶」賈斯汀·比伯掀起的Baby狂潮。



並且,在央媒的一次次蓋(包)章(裝)下,他們身上被貼滿了「勵志」、「夢想」、「正能量」的標籤。

三人的年少成名,成為了「中國夢」的一種宣傳路徑。



所以,即使他們作品寥寥,卻是偶像市場上不可或缺的存在。


2018年,隨著最早一批00後開始步入成年,TFBOYS的少年時代宣告終結。

18歲就像個涇渭分明的節點,轉型成為了他們迫在眉睫的任務。

在偶像迅速更迭的演藝圈,「少年偶像」這個頭銜撐不長久。

他們不僅要快速充實自己的能力,還要面向更加成熟的受眾群體。

在一個個時尚大片的改造下,從前陽光青澀的三小隻,開始初現男性魅力。



他們也要從之前可愛親民的路線中,間離出一些距離感和神秘感來。

走文藝高冷風的易烊千璽,是三人中最快蛻變出成熟氣質的一個。

這種氣質,為他拿下了精英男性雜誌《智族GQ》的首位00後封面人物。



對於缺乏作品積累的流量明星來說,時尚硬照是他們首先需要搶占的擂台。

易烊千璽近來爆棚的吸粉能力,就來自於造型上的幾次大膽嘗試。

無論是嘻哈style的髒辮,還是個性idol鍾愛的Mullet髮型,又或者是文藝復古的潮男范兒,18歲不到的易烊千璽靈氣乍現



外表風格的轉型,一掃小孩時期的土味和寡淡,瞬間個性和稜角都分明起來。

這種不俗的表現力,讓人看到了他成為一名真正的明星,乃至真正的演員的可塑性

今年7月,易烊千璽和周冬雨主演電影《少年的你》發布角色劇照。

劇照中的他粗糲質感、圓寸造型、眼神有戲。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察覺到:易烊千璽的臉,越來越有辨識度


演員千璽,未來可期?

這種辨識度,不是來自外型改造,而是眼神


仔細觀察他的眼神的話,不管是溫柔還是富有攻擊性,都有種超越年齡的篤定


外在的視覺造型,其實大部分的功勞在於幕後團隊。

而眼神這回事,必須是從一個豐富的內心才會生長出來。


工作人員如是說

紀錄片拍攝時,易烊千璽正在籌備自己的17歲生日會。

在17歲這年,他成為了一名高三學生,身穿校服念著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演講稿。

在17歲這年,他受邀參加第60屆格萊美頒獎典禮,躋身名流場合接受聚光燈和粉絲的簇擁。

一時間讓人分不清楚,哪種生活於他更加虛幻。


他仿佛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夢幻泡泡中。

這個泡泡里有普通人艷羨的一切。

他可以跟麥可·傑克遜生前的老師學習發聲技巧,生日會上有世界頂尖伴舞團隊抬轎,錄一首歌可以與全球知名音樂製作人合作。



演戲、唱歌、學習都有專人指導,與人溝通有各種各樣的助理、工作人員。

最好的資源都可以為自己所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被安排的妥妥噹噹。

但是處在這種夢幻的名利場中,易烊千璽卻始終有種游離的狀態。

開學典禮後,校領導熱情鼓勵他「高三加油」,他只是微笑著點點頭;



面對國外音樂大佬的客氣話和開玩笑,他還是尷尬而不失禮貌地微笑;

導演問他喜不喜歡自己的廣告照片時,他只梨渦淺笑地說聲「I like it」,別無他話。



淡淡的微笑,是易烊千璽在鏡頭面前呈現最多的表情。

有人將之視作小孩子的害羞與內向,或者是性格高冷。

但我覺得這是一種禮貌的疏離感


在他被包圍的成人世界和商業世界裡,充滿了他無法掌控也不太關心的利益關係、人際交往。

他沒有多少選擇權,於是也沒有實際的參與感。



因為做藝人,易烊千璽喪失了普通孩子上學的權利和機會。

易烊千璽的高三生活,實際上只有他拿著演講稿、跟校領導合照的開學典禮這一天。

除此之外,他就要投身繁忙的藝人工作。

要拍一線品牌的廣告代言,要精心籌備17歲生日會,要錄製優酷自製綜藝《這!就是街舞》,還要擔綱古裝大戲《長安十二時辰》的男主角。



商業資源越來越多,意味著私人空間越來越小。

明星擁有一個台前、幕後呈現兩極化的世界。

台前有多熱鬧,台後就有多封閉。

享受人群的追捧卻要時時躲避人群,跑遍全世界可待最多的地方是酒店,接觸各色人物但真正相處的都是團隊成員......

要處理好這種前台和後台的撕裂感,非要有一個篤定的內心世界不可。

與台前世界的疏離感不同,工作之餘作為普通男孩的易烊千璽,才真正鮮活起來。

擼貓時溫柔自在的一面:



看到爆丸時貪玩boy的一面:



練舞時古靈精怪的一面:



這些,都是他真正喜歡的東西。

因為喜歡,他才對這個世界有了參與感。

優酷出品的綜藝《這!就是街舞》,成為許多人對他轉變看法的契機。

海選階段,作為年紀最小的隊長,易烊千璽一度給人的感覺是「小屁孩兒鎮不住場」。


一上場就過早地給出名額,導致排在後面的選手紛紛表示不滿和質疑。


對選手的去留感到猶豫時,沒有任何交流和詢問,而是不停地咬唇、沉思。



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但安靜內斂的他一登上舞台,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如魚得水,渾身散發著荷爾蒙......



他在這個節目裡,不是利用流量做做樣子,而是實實在在有自己的想法。

即使面對一群比自己有經驗的街舞大神,他也能毫不怯場地給出自己的編舞意見。


沒有成人那套圓融或虛偽的話術,沒感覺就不說話,喜歡就寫在臉上。

在這個專業的街舞舞台上,他的表演不是取悅粉絲的手段,而是和同道中人的切磋。

共同的愛好,精神上的相通,讓他對這個舞台充滿前所未有的珍惜和激情。

也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表達欲。



他的沉默寡言,也許不是因為內斂,而是對充滿雜音的生活保持精力的方式。

只有對真正感興趣的那部分生活,才釋放出能量來。

隨著年齡的增長,易烊千璽在團隊中開始具備一定的話語權。

他可以決定一些事情,可以在舞台上加入自己的創意。

這些都讓他開始有長大的感覺。



他急切地想要長大。

因為只有長大了,才可以決定更多的事情,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有人說他老靈魂,生活中愛好擼貓、寫字、串珠子;

也有人喊他千璽大佬,鏡頭前的眼神殺充滿了慾望和力量。

這些都可以為他增添路人好感。

但要我說,易烊千璽真正珍貴的,是他對於「喜歡」這回事的在意。



只有認清自己喜歡什麼,未來漫長的成人之路才不會被外界裹挾前進。

甚至可以因為喜歡的事情,他不做明星,也可以把人生過得很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zSNorW8B8wMrh2Lipq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