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小小的分享時間。食材有性格,小小有工坊,讓愛的火把在廚房點燃。
中國地大物博,也被全球吃貨朋友們譽為「美食天堂」。因為地域寬廣和氣候差異,也造就了每個地域不同的飲食特色,例如大家常說的「北方人愛吃面,南方人愛吃米」,還比如「南甜北咸」等等,但這些說法放到現如今的中國,已經有些說不過去了,南北方的飲食越來越融合,也越來越被彼此接受。
眾所周知,北方人愛吃面,但很多南方朋友認為北方人吃面沒有南方人吃的講究。在中國十大麵條里,有5個來自南方,而且還有1個被評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北方人反駁說南方人的麵條大多都是機器製作的鹼水面,沒有我們北方手擀出來的麵條有嚼勁有靈魂。不過對於小編來說,南北方的麵條各有各的特點,口感和味道都非常的獨特和美味。下面就來跟大家分析一下南北方面條的不同特點。
老北京炸醬麵VS武漢熱乾麵
這兩種麵條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這兩種麵條都屬於拌面,但口味上也有著明顯的差異。老北京炸醬麵歷史悠久,從它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這碗面的玄機,炸醬是關鍵。正宗的老北京炸醬麵一定是用的干黃醬和甜麵醬,配上肥瘦相間的肉丁,炒製成一份醬香濃郁的炸醬。吃面時還需要配上各種菜碼,比較常見的就是黃瓜,豆芽,胡蘿蔔,心裡美蘿蔔等,那一口咸鮮濃郁的炸醬配上爽脆的菜碼和勁道的麵條,真香!
武漢熱乾麵是當地特色的早餐。沒錯,跟北方不同的是,麵條也可以當作早餐食用。熱乾麵在麵條上的製作流程比北方較為複雜,麵條會先經過煮制再晾涼過油,最後食用時,淋上料汁即可。當然料汁也是這碗面好吃與否的關鍵所在,一般會配有芝麻醬,香油,香醋,辣椒油等調料,增加了多重的口味體驗,同時麵條爽滑勁道,配上香濃的料汁,讓人食慾大增!
蘭州牛肉拉麵VS江蘇陽春麵
這兩種面都屬於湯麵的一種,而且都是清湯麵。這種麵條對湯的要求特別的高。想必與陽春麵來說,蘭州牛肉拉麵的知名度更高一些,它的湯頭是由十幾種佐料和牛肉原湯調配而成,濃香而不膩,加上手工的拉麵,非常鮮美。正宗的蘭州牛肉拉麵對麵條的粗細程度更是精確到了7種,從「大寬」(2個指頭寬)到「毛細」(0.5-1毫米),不僅考驗做面師傅的功底,也更大程度上的滿足了每個人吃面的喜好。
陽春麵可以說是很多南方朋友兒時的美味,一碗清湯麵看似簡單卻又很不簡單。陽春麵重點在湯汁鮮美,不在乎蓋澆配料如何。傳統吊高湯的方法各地不同,但最多的是用帶骨的雞鴨、豬肉分別煮爛後,在取湯匯合。素食者也可以用胡蘿蔔、豆芽和芹菜等來吊「素湯」。麵條要粗細適當,潤滑有嚼勁。陽春麵最不可缺少的就是那一勺濃白細膩的豬油。鮮美的湯頭,韌性滑爽的麵條,香噴噴的豬油,有了這三個法寶才能做出了看似簡單卻不簡單的美味陽春麵。
山西刀削麵VS鎮江鍋蓋面
中國的麵條多以柔軟綿長著稱,而山西的刀削麵卻是麵條家族中的一個例外,獨特的柳葉型麵條看起來雖然沒有精工細作的麵條美觀,但吃起來外滑內韌的口感卻受到了不少吃貨的追捧。刀削麵對麵糰要求非常高也非常精準,比如夏天和面需要用1千克的麵粉配0.8升的20攝氏度溫水,這樣和出來的面來好吃勁道。刀削麵的澆頭種類很多,最受歡迎都還是肉鹵,麵條滑溜溜,加上肉滷的濃香,簡直好吃上頭!
鎮江鍋蓋面被稱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而且還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看到這些名號就讓人覺得這碗面不簡單。鍋蓋面顧名思義跟鍋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鍋蓋面其實是在煮麵的時候,把鍋蓋放在鍋中漂浮,這樣聚氣吸面,把麵條吸在鍋蓋下面煮,而且放入鍋蓋後麵條的四周散熱快,便於觀測水溫。而且杉木鍋蓋本身有一種特有的木頭的香氣,給麵湯增加了另外一種鮮味。鍋蓋面的湯底一般有豆芽、香乾、豬油和各種調料,配上勁道的麵條和鮮嫩的澆頭,味道一級棒!
麵條作為中國傳統的主食,經過了幾千年的沉澱和創新,現在也有了很多不同的種類和吃法。每個地域都有自己獨特的吃法,大家喜好不同吃法也就各不相同。
對於北方面條和南方面條,你更喜歡哪一種呢?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