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首輛鮮花主題公交元旦開通,經過的地方竟都這麼美

2020-01-03   雲南旅遊信息網


2020年1月1日起,途經市級行政中心、大學城、斗南濕地公園、昆明南站等地的呈貢旅遊公交1路線正式開通,這是呈貢區與昆明公交集團合作開通的第一條以城市觀光為主題的旅遊公交專線,同時也是昆明乃至雲南省的第一輛常年運營鮮花主題公交。

該旅遊公交專線將投入12米雙層公交車搭載遊客,計劃每天運營4趟,運營時間:8:30—16:30;票價3元,可使用普通IC卡,不可使用老年卡、愛心卡、學生卡等特殊優惠折扣卡,在周末、節假日或呈貢區舉辦活動時,票價優惠為1元。

該旅遊公交專線途經站點:景明北路口(錦繡大街)、昆明市級行政中心「(市委(朝雲街))」、七彩雲南第壹城「(彩雲南路口(朝雲街))」、誼康北路(置信銀河廣場)、洛龍公園(祥和街)、呈貢、三台龍井步行街「(興呈路口)」、斗南花卉市場(花都海洋世界)「(金桂街)」、斗南濕地公園「(斗南村(金桂街))」、滇池星城(市老幹部活動中心)、七步場(駝峰街)、涌鑫哈弗中心(彩雲南路)「聚賢街口(彩雲南路)」、雲上小鎮(彩雲南路)、大學城地鐵站A口、雲南大學呈貢校區(雲南白藥街)、萬溪沖(呈貢區新城展示中心)「(萬溪沖村南)」、第七街區(昆明理工大學呈貢校區)「(柏枝營(致遠路)」、雲南師範大學呈貢校區(聚賢街)「柏枝營(聚賢街)」、昆明南站(終到站)。

作為第一輛鮮花主題公交,此次旅遊專線公交承載著昆明呈貢悠久的人文歷史、優美的自然風光,將呈貢零星散落的旅遊景點串聯成一個整體,起始站昆明南站,途徑中央公園、春融公園、新南亞風情園、洛龍公園、七彩雲南第壹城、花千坊、斗南花市、昆明花都海洋世界、斗南濕地公園、三台山步行街、冰心默廬、文廟、張天虛故居、七步場社區、雲上小鎮、萬溪沖社區等多個景區景點。

中央公園,占地面積4151畝,項目按水岸濕地園區、都市休閒區、山林公園區三類景觀分區進行修建性詳細規劃,目前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公園建成後將是呈貢新區重磅配套。

春融公園,是2009年昆明市在呈貢新區舉辦的首屆園博會主場地,該公園地處市級行政中心辦公區北部,總面積168畝,公園內規劃有溪流、瀑布、景觀綠地、廣場等,規劃理念是在山林、廣場、景觀布點之間建多層次的豐富視線結構,與市級行政中心格調相呼應,將山勢繼續延伸下去,使景觀和空間和諧一致。

新南亞風情園,2009年1月,被譽為「新區第一店」的新南亞風情園開業,成為呈貢新區商業發展的原點。

洛龍公園,位於新昆洛路石龍立交橋旁,是呈貢新區的第一個大型現代園林、休閒、景觀公園,占地38.34公頃,水體面積13.32公頃,建有大小廣場、亭、廊、台等設施。公園環境優雅、綠樹成蔭、碧水藍天、風光秀麗、景色怡人,被遊人稱之為「新翠湖」。

七彩雲南第壹城,2016年6月18日,被稱作是「新城第一大盤」的七彩雲南•第壹城就在這一天掀開了神秘的面紗,作為整個呈貢新區的首個城市商業中心,七彩雲南·第壹城的出現不僅是填補了呈貢商業的空白,讓呈貢有了比擬市中心的繁華購物中心,它的出現更是帶來了呈貢生活的一場顛覆性變革。開業三年,七彩雲南•第壹城超過300個品牌入駐,日均客流高達4.8萬人次,年均人流量超過1500萬人次。

匯力花千坊文化藝術商業街,位於彩雲南路與春融街交叉口,2016年10月1日正式開業,項目將集文化藝術情景體驗、特色餐飲美食、休閒娛樂、行政級公寓、生態景觀、定製式影院以及特色精品酒店等多業態於一體,在這裡,既能足不出戶享受全新商業街區購物體驗,又有文化藝術氛圍環繞,具備了文化傳播、藝術深造的人文屬性,實屬與眾不同。

斗南花市,全國每賣出10支鮮切花,就約有7支來自呈貢斗南!在斗南,一年四季都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花卉,整個斗南花卉市場時刻瀰漫著花香。除了鮮花,花卉產業也在斗南繁榮發展著,五顏六色的乾花、精美好看的鮮花工藝品、特色鮮花美食……斗南,可謂是花的海洋!

昆明花都海洋世界,位於斗南國際花卉產業園區內「花花世界」,是以「海洋文化」為主要特色,融合花卉藝術,配合休閒商業,集旅遊觀光、科普教育、休閒娛樂、情景體驗、主題購物於一體的大型旅遊文化綜合商業項目,項目占地7559.78㎡,分為海洋世界、夢幻水母故宮、海底仙境、兒童樂園、冰雪世界、燈光藝術、魔幻藝術館、科普館、萌寵樂園九大板塊。

斗南濕地公園,位於滇池東岸斗南社區環湖東路面湖一側,北部與官渡王官濕地相連,占地面積約650畝,是環滇池濕地恢復中具城市休閒功能的濕地之一,濕地完整保留了濕地範圍內的柳堤的歷史原貌。

三台山公園,因山勢三疊成台而得名,位於滇池東岸、呈貢區城北面,海拔高度1954.3米,占地面積7.28公頃,明代三台山曾建三台寺道觀,一台山是「三官殿」,二台山「鳳翥宮」,三台山頂為「玉皇閣」。中台形如鳳翥,又稱鳳嶺,明、清時滿山松柏蔭翳,古木參天,譽為「鳳嶺松巒」。三台山是觀賞滇池全貌的最佳點之一。

冰心默廬,位於呈貢三台山,原為斗南村華氏家族,民國初年修建用於守墳和追祭先輩時歇息地,1938-1940年冰心和丈夫吳文藻攜兒吳平、女吳冰、吳青在呈貢「華氏墓廬」居住。三間六耳民居建築,坐西向東,占地面積313.9平方米。

文廟,原址在伽宗城(今古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建,弘治五年(1492年)遷建縣城北門街,萬曆四十三年(1515)遷建於現址,即縣城東門街,坐北向南,現存建築由南向北中軸線布局有泮池、欞星門、東西兩廡、大成殿、崇聖祠等建築,占地8.34畝。

張天虛故居,位於呈貢區龍街中段,始建於1890年,2008年重新修繕,故居坐東朝西,占地193平方米,為四合院二層樓民居,1911年12月8日,張天虛誕生於此。張天虛(1911—1941),原名張鶴,呈貢龍街人,中國共產黨員,著名「左聯」作家,著有《鐵輪》等文學作品300多萬字。曾在日本親理摯友聶耳善後,攜其骨灰回國,並主編《聶耳紀念集》。郭沫若盛讚:「西南二士,聶耳天虛」。

七步場社區,七步場地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自然村,七步場人除世世代代的辛勤耕種勞作之外,還精於手工製作臭豆腐,其製作臭豆腐的歷史已有數百年之久,據1992年版《呈貢縣誌》記載,「明洪武年間,七步場生產板豆腐、鹵腐、臭豆腐,興盛時加工豆腐者一、二百戶,名馳四鄉……」。這裡每年都會舉行豆腐文化旅遊節,品嘗獨具特色的豆腐長街宴。

雲上小鎮,是呈貢區信息產業園的核心基地,呈貢區信息產業園是雲南唯一以大數據、雲計算信息產業為特色的省級工業園區,也是我省全面推進「雲上雲行動計劃」中打造全省信息產業核心集聚區和創新發展新高地。雲上小鎮除了核心項目——雲上雲大數據雙創基地外,還建立雲大啟迪K棧創想空間、大學科技園區雙創基地,三者將互為補充,豐富雙創內涵。

By 新華網

萬溪沖社區,是昆明市重要的水果基地,寶珠梨種植歷史悠久,已近400多年歷史,種植面積近萬畝。來這裡,可以在梨花開時賞萬畝梨花,果實成熟時,吃曾作為「貢品」的寶珠梨。


外出遊玩,交通是非常重要的一大要素,即使很美,交通不方便,也會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但呈貢的這些美景沒有這樣的顧慮,便捷又實惠的交通出行方式,使得欣賞這些美景成為可能!這個周末,便出發吧!


聲明:本文整編自網絡,圖片版權歸原著者所有,涉及版權請聯繫,我們將在最快時間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