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高校老師,該出國讀研還是國內讀博?

2019-11-09     康石石

據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的數據,2019年10月份,教育文化和娛樂的CPI上漲1.9%。

而英國「一年一度」的大學教師大罷工還在等待更多的院校簽名...


2018年英國大學教師罷工遊行,圖源:BBC


不同於已開發國家的精英教育,中國的高等教育一直是急缺人才的狀況,同時,大學教師也是競爭力相當大的職位。想要任教於國內頂尖大學,甚至是名校,普遍認知是需要博士學位,高校應聘似乎也是這麼說的。

然而新興技術和行業的更新遠快於培養一個博士人才的時間,而國家在藝術設計領域的教育方面所欠缺的方法論及經驗上面,相比歐美頂級院校,還有很長一段距離。所以不少院校都開放了海外留學生的通道。

那麼,現在想進入高校任教,到底是在國內讀博士容易,還是出國讀研更快?康石石認為,這一問題並不是絕對的,下面就來看看國內高校招聘現狀及未來就業結構分析。

一. 高校招聘,留學背景依然是指標


作為教育大國,我們在傳統課程方面的積累相當豐富,然而,對於藝術設計,尤其是近幾年誕生的新興設計學科方面,我們缺乏一套完整的教學方法和經驗。基於多方面的考慮,各大院校,尤其是頂級美院和綜合大學針對創新設計和藝術與科技結合的課程開始招募海外人才。

多數新興領域的研究在國內只是起步階段,因此大多數新興的設計學科的招聘學歷要求是碩士及以上,但是在研究領域方面,前沿科技和新興領域的研究必不可少。那麼頂級美院和高校招聘又有怎樣的要求,一起來看看。

國內頂級院校在教師資源的吸收上,不限於國內高校人才。如清華美院的視傳專業的交互教學教授向帆,就是在美國麻省理工的媒體實驗室擔任高級研究員,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數字視覺藝術和信息可視化等。

清華美院視傳專業副教授-向帆,圖源:清美官網


央美在今年的招聘中更是為各個學部增設了一名留學背景崗位,可以看出它在教學方面的改革和變化都是極具國際化視野的。


央美2018-2019學年招聘A類教學崗位,圖源:央美官網


川美2019學年招聘專任教師崗位,圖源:川美官網


川美2019學年招聘專任教師崗位,圖源:川美官網


川美2019學年招聘專任教師崗位,圖源:川美官網


川美2019學年招聘專任教師崗位,圖源:川美官網



天美2019第一批公開招聘擬聘用公示表,圖源:天美官網


湖北美院2019招收繪畫、設計類教師要求,圖源:湖美官網


湖北美院2019招收繪畫、設計類教師要求,圖源:湖美官網


西安美院2018公開招聘專業技術人員公告,圖源:西安美院官網


同濟大學2019招聘要求,圖源:同濟官網


當然,也可以看到,絕大多數的崗位任職要求仍是博士學位。但是海外研究生在同等條件下可優先錄取。一個是因為海外頂級院校的教學研究非常前沿深入,二是因為先進的教學方式方法可以幫助改進國內的藝術領域教學。

那麼,有了博士學位就一定可以去大學任教嗎?不是所有的博士都可以在大學任教,甚至是在頂級院校。對於國內重點大學來說,想要在這裡做教師,除了非常優秀的博士人才、天才,絕大多數的博士生是有要求的,新興前沿的研究課題,最起碼的論文權威雜誌發表,及兩年以上海外研究經歷都是不可或缺的。


2019下半年清美博士後招收需求情況


可以看出高校招聘對於博士的選拔更為嚴格,空有研究能力是不夠的,還要有海外研究經歷,不少博士轉而繼續讀博士後,但是現如今的博士後也有了相應的要求。這對於本土的博士來說壓力不可謂不大,不僅要經歷4-5年的博士生涯,還要再去國外進修才能回國任教。相對來說,在國外留學的碩士和博士占據了先行優勢,海外經歷這一條件他們已經滿足。

同時,海外院校的招聘也在爭搶人才。可以看到英國的院校招聘藝術設計專業教師雖然也需要博士學位,但是有專業領域經驗的碩士畢業生同樣也可以應聘。


英國考文垂大學藝術和設計專業教師招聘


就從以上信息中我們可以看出,未來如果想回高校當老師,海外背景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帶來獨特優勢和競爭力的。


二. 讀碩還是讀博?性價比探討


就讀碩來說,國內考研比高考選拔還要難,最關鍵的是,相比龐大的考研人群,高校招收研究生的名額少之又少。而對於考研來說,二戰是普遍情況,三戰是普通人極限,四戰五戰即便考上央美清華,其中的機會成本也已損失過大。


數據來源研招網2019年考研調查,圖源:微博


數據來源研招網2019年考研調查,圖源:微博


2020年的考研報名盛況空前,考研總數達330萬,比去年激增40萬,而去年最終的整體錄取人數僅70萬,錄取率24.1%,剩下的220萬面臨艱難抉擇,考研難度可想而知。

如果選擇出國留學,第一年一般都能申請成功,而且院校的世界排名、知名度、教育質量普遍高於國內。但留學也有一些外力限制,首要問題就是花費。簡單來說,就是「花錢節約機會成本,同時收益最大化」。

就讀研來說,留學花費有多貴,看下面的數據可知:

  • 美國:MFA -- 2-3年,約100-150萬
  • 英國:MA -- 1年,約40-50萬
  • 澳洲:MA -- 1-2年,約40-80萬
  • 日本:修士 -- 2年,約25(國公立)-45(私立)萬
  • 法國:MA -- 2年,約30萬
  • 義大利:MA -- 2年,約8-15萬


對於部分家庭來說,50萬以內的留學費用是一個墊墊腳能夠到數字,30萬以內相對平易近人,當然這個數字仍比國內讀研高出數倍,但若考慮機會成本和回國收益,就性價比而言,不同的家庭也會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

當然,也有同學會問出國讀博怎樣?首先,設計類沒有博士,我們通常熟知的PHD是哲學類博士。而回國任教藝術設計專業理論類課程,PHD也是可行的。

當然,出國讀博,有出國讀博的優勢,一是文憑含金量優勢,二是經濟優勢——國外博士全獎相對好拿,留學生普遍只需準備生活方面的開支即可,三是出國讀博,更容易留在海外。

但國外的博士學位並不好申請,而且畢業的要求相當高,在英美國家,博士能在3年內畢業的成功率僅一半。當然,國內的博士也不是同學們想像中的容易。

康石石經常聽到不少在國內讀博的學生感嘆,博士難,留校更難。在博士研究領域,面臨著沒有新課題研究的困境,除了每天被打回來的課題需要重新找,還有就業的壓力,對未來的迷茫,甚至是來自周圍已經有收入的同學帶來的壓力。進入博士研究的領域,難度遠超常人想像。

不過總體來說,相比國內讀研讀博,出國讀研在歸國後的可選路徑相對寬泛:既可以選擇在國內外讀博(這一點相對考博容易),同時一些跨國公司,明星事務所會向各位敞開大門,當然學校越好,成功競聘的公司越好,而時間方面的花費也不必我多說,這些大家都知道的事,康石石不再贅述。

因此,不難發現,國內or國外讀博正在逐漸成為一條提高個人就業競爭力的「新型大眾路線」,而海外研究經歷成為高校任教指標的不可或缺條件。


三. 就業穩定,海外人才更占優勢


康石石不止一次探討過關於藝術生未來就業趨勢的問題,無非就是迎合市場發展、科技進步和國家政策的方向。對於藝術生來說,新興的行業領域需要設計和科學的結合,復合型人才在未來的發展前景廣闊,穩定性也更加高,增值空間更大。

而對於教育來說,它的穩定性在於培養人才。不止高等教育,博物館、設計院等等國家崗位同樣需要高端留學人才。既然未來社會急需高端復合型人才,那麼作為培養下一代的我們,需要的必然是多領域的綜合知識和前沿的眼光及國際化視野。

不可否認的是,國內高等教育還是急需留學歸國人才,這從國家針對未來的方針政策中可以預測人才需求。


《中國製造2025》圖源:gov.cn


設計院規劃設計師崗位要求,海外留學背景優先,圖源:智聯招聘


設計院建築設計師崗位要求,海外留學背景優先,圖源:智聯招聘

針對新興領域的行業和市場推動除了高等教育,還有博物館、事業單位等等,亦有大型企業的創新部門和研究部門的人才構成。不論是傳統崗位還是新興部門,都急需海外留學人才為未來鋪墊和制定發展方向,甚至培養下一代接班人。

Final:想進高校任教,甚至想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有一個穩定的未來就業環境,單一的藝術設計創作不會成為你的鐵飯碗,結合時代的發展和新領域的探索,為人類社會服務甚至改變人類社會、推進發展的設計才是「長壽」的關鍵。學歷是敲門磚,但是把你留下的,是專業前沿的研究背景和經驗,還在糾結猶豫未來之路的同學,不妨多重考慮,為自己找到更合適的路。

更多藝術設計就業或藝術留學相關問題,可頭條私信康石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yn4NU24BMH2_cNUgTRC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