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響吧!上低音號」不加粉飾的青春,無法複製的旋律

2019-07-22     bigfun畢方

文丨Roling丶s@bigfun社區

渡航寫出了那部搞笑的外表之下實則諷刺意味十足,直擊現實社會,像一把鐵錘一樣毫不留情的直擊無數人心臟的《少女編號》但最後卻並沒有在動畫業界掀起多少波瀾。

來自武田綾乃輕小說原作,京都動畫經手,完全沒有類似於大部分「二次元動畫」該有的如泡沫般夢幻的「獨特青春感」的《吹響吧!上低音號》作為「商品」的角度來講,它也稱不上特別成功。

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打破了關乎某方面的美好憧憬」。

當那些曾被一個又一個又一個的動畫劇本家奮力粉飾,竭力包裝的那些內容在二次元中卸掉妝容,你會認真的去思考一些東西呢,還是在發現苗頭不對之後立刻就選擇平靜的逃避呢?

紫羅蘭永恆花園之前,「吹響吧!上低音號」是京都動畫在情感描寫方面最為「真實」的一部作品。

擅長演奏上低音號的女主角黃前久美子升入北宇治高中之後在一系列原因的推動之下再一次加入了曾下決心不再與其產生任何關係的吹奏樂部,再一次與交響樂團產生了聯繫... ...

在現實中,京都都立杉並高校的名譽音樂監督五十嵐老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大人(顧問)和學生一起站在舞台上的,也就只有吹奏部了」。

北宇治高中吹奏部的部員們在新任顧問瀧老師的引領下描繪出了一幅顏色異乎任何一部以標榜青春為主題的傳統動漫的絢麗繪卷。

「吹響吧!上低音號」的開頭,在原作者武田綾乃的寫作方式中,與生性冷淡的久美子形成一對「Pair」的高坂麗奈流著淚對因為兩個人的學校拿到了一個沒有晉級更上一級比賽資格的金獎而稍微感到有些滿足的久美子問了一句。

「你難道不會不甘心嗎?」

高坂麗奈的這句話和她的眼淚在大幕拉開之前就把整部作品的基調奠定下來了。

「吹響吧!上低音號」的故事脈絡比較傳統,甚至可以說「老套」,在各種各樣矛盾的出現與解決的間隙中沖向級別更高的大賽,僅此而已。

但是,從人物細緻入微的情感變化到高度現實的人際關係,從關乎夢想關乎未來的個人話題到與家庭關係之間的紛雜糾葛,京阿尼這個於風格平淡細膩的日常描寫之間總能在某個瞬間讓你熱淚盈眶的故事就此有了一種對一部分人來說「超越二次元」的吸引力。

而且,也不僅僅是「情感大戲」,可以說,京阿尼在這部作品中找到了「情懷」和「萌」之間的最佳平衡點。

你在這裡也能看到你曾經見過的京阿尼特色。

沒有經歷過真實社團生活的人看這部作品,或許感覺會像重新走過了一遍高中時候的拼搏歷程,當看到北宇治的55個人準備進入比賽場的時候,就好像自己正在走上駛向高考考場的大巴車,那種緊張感無比真實;

而經歷過的人看這部作品身臨其境感會更加強烈,在平淡無奇又夾雜著各種或讓人開心或讓人流淚的真實日常的每一天之間,從對未來手足無措到與同伴們一心同體,從日復一日的練習和汗水到緊張的安靜到掉下一根針都能聽到的比賽準備室,再到最後萬眾矚目的比賽場地,在眼前重演的,儼然就像自己曾經經歷過的故事。

我們也不妨在這裡談一個比較現實的話題... ...

社團不應該就是快快樂樂的享受課餘生活嗎?

為什麼社團生活需要努力?

估計大部分人剛到大學,感受到真正的社團生活是什麼樣子之後,就會開始一邊懶懶散散一邊抱怨動漫里都是騙人的,「到了大學什麼都有」、「只要進了大學就能過上好日子」那種東西不過是高中老師用來哄騙我們的噱頭。

而到頭,我想問,創造出自己「理想中的社團生活」,只要「加入」就夠了?

只要每年喊喊口號,自我安慰性質的出席幾場好像還算那麼回事的競賽,這樣的社團生活就算「多姿多彩」了?

真正從一開始就為社團活動而全力付出的人有多少?

筆者有一個不同大學,身在話劇部的朋友。他每到準備演出的那段時間,毫無例外每天都會在禮堂排練到近凌晨三點,拖著累到爆炸的身體回到宿舍之後也就僅僅只能睡三個小時,三個小時之後的六點鐘左右又要起床去教室上早自習,而這樣的結果是,雖然沒有國家級獎項,但僅僅大一的一年,身為新生的他成為了部里的王牌,在一年裡帶領劇團拿下了三個省級獎項。

我們其實又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對於真正愛某件事的人,就算沒有「社團」這樣一個建制,又有什麼影響呢?」

初看「吹響吧!上低音號」時,它教給我的第一件事是—「在平凡的安逸和流血流汗換來的閃耀之間,永遠只能選擇一個」。

從被瀧老師「逼著」定下了「沖向全國大賽」的目標到真心的為一個目標而努力,北宇治高中吹奏部的55人樂團演奏出了一種不加粉飾卻又無比吸引人的青春姿態。

三年也就一眨眼而已,四年也一樣,如果硬要說,人生也不過一眨眼,而在這樣的一段時間裡,要活成什麼樣子,全在自己。

... ...

當說回製作上,我會發自肺腑的說一句——「京阿尼的匠人精神永遠值得學習」。

以匠人的態度把其他輕小說平台視之如敝履的《紫羅蘭永恆花園》拾起來,打造出了一部封神級別的的動畫作品;以真正辯證的態度,京阿尼用無以復加的精細製作拿出了「吹響吧!上低音號」這樣一部充斥著現實色彩的青春大戲。

關於上文對於《紫羅蘭永恆花園》的描述確有此事,作者曉 加奈在把作品投向京都開設的輕小說獎評選之前投遍了日本所有的輕小說文庫,從沒有拿到過好名次。

京都動畫對曉 加奈這部在其他純輕小說文庫來看商業化價值不大的作品的慧眼識珠才是我們能夠在螢屏上看到這部作品的最核心原因。

本作中最有名的一首樂團演奏曲無疑是「三日月之舞」,而據原作者稱,這首曲子只不過是她虛構出來的而已,她都沒有仔細想過這首曲子是什麼樣,而在動畫化她的作品的過程中,京阿尼專門請來了作曲家,把這首曲子寫了出來,在動畫中完成了演繹。

溫馨提醒:「請不要在看完全部動畫之前搜索任何相關音樂作品,會被標題劇透。」

京阿尼根據作品中北宇治高中吹奏部樂團參加比賽的不同層次找來了從業餘到職業級別的演奏家,把一曲作品演奏出了數個版本。

而當你聽過「吹響吧!上低音號」的相關作品之後,或許你會愛上交響樂.

以上內容中有一個隱藏彩蛋

後記:本文企劃始於京阿尼受難日前一天,big fun番劇區成立當天,18號收到消息之後就完全沒有了寫下去的心情,

直到今天才重新開始,以非常複雜的心情把這篇文章寫完... ...

祈福京阿尼。

願世間一切荒誕的惡意遠離我們所愛... ...

但無法否認的事實是,災難已經發生了。

於今而言,或許,努力的從悲傷的心情中走出來,緬懷逝者的同時積極的正視未來才是最應該有的態度。

然後,

京阿尼譜寫過的美妙旋律在每一個京阿尼粉絲的心中都永遠不會消失。

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也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yfCcGWwBmyVoG_1ZuoLy.html














4月10日 NS 資訊

2020-04-10




4月7日NS資訊

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