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水利工程,貫徹「堵不如疏」原理,護佑一地成為「天府之國」

2020-09-17     噠噠萌

原標題:這座水利工程,貫徹「堵不如疏」原理,護佑一地成為「天府之國」

「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魚,船舶往來甚眾,運載商貨,往來上下游。」《馬可.波羅遊記》描繪的盛景便是元代成都平原的繁榮富饒景象,而成就這番景象的便是一座千年前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虎踞龍盤,巧奪天工

與如今繁榮富饒的成都不同,千年之前巴蜀土地雖然肥沃,但百姓流離失所,非旱即澇。濤濤岷江,猶如天降之水,自西而東,肆虐蜀地。百姓深受旱澇之害,民不聊生。

於蜀,蜀守冰鑿離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騑,百姓饗其利。至於所過,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疇之渠,以萬億計,然莫足數也。

這段《史記》記載了馴服「惡龍」岷江的奇才李冰,秦昭王為治理蜀地水患,大膽啟用擅長水利的李冰出任蜀郡太守。李冰終其一生修建了龐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不僅解決了岷江水患,而且引用岷江水系灌溉蜀地,成就了蜀地上千年「天府之國」的美譽。那麼都江堰究竟是怎樣做到「馴服」岷江的呢?

想了解都江堰,要先了解岷江。《水經注》:「岷山即瀆山,水曰瀆水,又謂之汶阜,即隴山之南首也,故稱隴蜀。」岷江起源在甘肅境內高山,流入川蜀,中途有許多高山峻岭,水流湍急,所以造成蜀地多洪災的現象。治理蜀地洪災,分流岷江,勢在必行。

岷江湍急,天降之水

精通水利治理的李冰,觀察岷江之後,為湍急的岷江震撼之餘,確立了「堵不如疏」的治水方略,整個都江堰建設也以疏通岷江為目標。整個都江堰建設構想是:引流岷江,形成內外江。內江水引流,灌溉治理旱災;外江水分流之後,汛期再難成洪災。以疏代堵,避免湍急的岷江難以建壩的同時,利用岷江水灌溉治旱。

都江堰構造圖

岷江與東部成都平原中間有崇山阻隔,導致汛期岷江澇蜀西,旱蜀東。李冰第一步便是打通東部山脈,採用火燒岩石,人工開掘的方法,歷時八年鑿通了山脈。李冰把岷江通往東部山脈人造渠道的關口命為「寶瓶口」,可東部多山,地勢高,岷江水難以通過山道流到東部平原。

為了解決岷江水東流困難的問題,李冰決定修建江中水壩,使岷江分流為內外江。調節內江水流量,形成足夠的衝擊力,順利通過東部山脈流入平原,便於灌溉農田,這座江內堤壩被名為「金剛堤」。金剛堤修建並不順利,在當時的工程局限條件之下,如何在湍急的岷江修建內堤困擾了李冰。直到一次李冰看到河邊洗衣的婦人,在放衣服的竹籃里放幾塊石頭,防止水流沖走竹籃。李冰大受啟發,讓人們扎許多大竹籠,中間裝滿鵝卵石,成功鑄成了內堤。裝滿石頭的竹籠可以使水流通過,有效減少衝擊力的同時,分化了江水,降低了施工難度,岷江自此一分為二。

分流、引流成功之後,江水河沙堵集這一難題又擺在了李冰面前。李冰決定修建人字堤,江水通道修成彎道,江水形成環流,洶湧的岷江水將大量泥沙由內河帶入外河。分流江水泥沙的一段堤壩,漸漸堆積,定期人工運送沙石解決內河泥沙堵集的難題,那段分隔泥沙的堤壩被命名為「飛沙堰」。

引流分流,以疏代堵

岷江水經過「金剛堤」的頂端「魚嘴」,分流為內外江;內江水經「寶瓶口」流入東部平原,造就了「天府之國」;「飛沙堰」解決泥沙堵集,一步步構成了完整的都江堰水系。都江堰合理引流岷江,在出去水患的同時,利用江水灌溉平原,可謂是「道法自然」的典範之作。

陳運和作《都江堰》詩:「灌溉了良田,灌溉了古詩,灌溉了民族,灌溉了歷史。」對都江堰做出了極高的評價,不過都江堰用成就上千年的「天府之國」,證明了自己的獨到功效。巍巍的都江堰,是成都平原的造就者;巴蜀的明信片;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

參考資料:

《水經注》

《史記.河渠書》

《馬可.波羅遊記》

《都江堰文獻集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ydkJm3QBURTf-Dn5ZZ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