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曹晶瑞)走進通州區西集鎮耿樓村的櫻桃大棚,一簇簇雪白的櫻桃花競相綻放著……這個春天,對於農村的農戶、種植戶們來說,疫情防控的同時,春耕生產未曾耽擱。通州西集的櫻桃遠近聞名,眼下,對全鎮採取有效措施防控疫情的同時,正科學引導當地農戶們搶抓春耕生產。
管護大棚櫻桃。通訊員 劉春玲 攝
櫻桃搬進了大棚
耿樓村的櫻桃在通州區西集鎮多個櫻桃種植村中算是一個「特別的存在」,特別在哪裡呢?
在網絡上檢索通州西集櫻桃,依舊能夠看到2019年冰雹導致通州西集萬畝櫻桃受災的消息,剛剛開始種植櫻桃的耿樓村乾脆直接將櫻桃搬進了大棚里。風吹不到,雨打不到,即便是冰雹等極端天氣,有了「家」的櫻桃們也可以安然無恙,農戶們也相對安心了。耿樓村也就此成了西集鎮首個大規模在大棚里種植櫻桃的村子。
大棚櫻桃進入盛花期。通訊員 劉春玲 攝
據耿樓村御樽農業合作社負責人韓國華介紹,目前,基地里共有5000棵櫻桃樹,其中,4000棵都被安置在了大棚里。「目前,500多棵大棚櫻桃已經陸續進入盛花期,盛花期遠遠早於露天種植的櫻桃。今年的開花情況還不錯,生長得也挺好。」韓國華稱,合作社的櫻桃預計4月中旬就能上市了。
眼下正是重要管護期
身處櫻桃種植大鎮的耿樓村其實以前一直以種植草莓為主,算是櫻桃種植界的一位「新人」。「新人」直接挑戰大棚櫻桃種植,難度可想而知。
韓國華坦言,對於櫻桃種植他其實也是個門外漢,於是,在鎮里的幫助下,他們外聘了專業的農技師定期到村裡幫忙指導農戶因地制宜地對櫻桃樹進行管理,為棚內的櫻桃樹打營養液,鞏固樹體,提高櫻桃果品質量,指導農戶們做好棚內通風和透光,全面協調濕度、水分和溫度條件,採取滴灌和小量放水的澆灌模式,根據土壤的濕度調整澆灌量等。
開花的櫻桃樹。通訊員 劉春玲 攝
眼下的春耕時節,正是大櫻桃開花掛果前的重要管護時期,農戶們按照農技師的指導,科學的方法進行花期管理,提高坐果率,促進櫻桃的增產豐收。
據合作社農技師顧士仁介紹,耿樓村目前主要種植美早櫻桃和沙彌陀櫻桃。美早櫻桃果個兒大、結果率高,口感佳,果皮脆且硬,便於儲藏和運輸,也適合大棚種植;沙彌陀櫻桃外觀似雞心,口感和美早相差不多,成熟後呈血紅色。「成熟的美早櫻桃單果重量約在13克到15克之間,成熟的沙彌陀櫻桃單果重量在11克到14克之間,所以從外觀上,美早更大一些,兩個品種都適合採摘,都很有市場。」顧士仁稱。
將整合各村櫻桃資源
同樣是春耕,但今年不同往日的是,農戶們需經過體溫測量、消毒後才能進入基地工作。耿樓村其實只是西集鎮「疫情防控不誤春耕」的一個代表村子之一。
新京報記者從通州區西集鎮了解到,預計6月,西集鎮1萬畝櫻桃將迎來盛果期。
針對今年西集大櫻桃銷售渠道問題,該鎮將整合各村櫻桃種植基地,選取合理地段建設櫻桃交易市場,並通過融媒體平台發布信息,多方聯繫,進一步擴大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不斷轉型升級,幫助果農搶占市場先機。
新京報記者 曹晶瑞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世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yQAJsXAB3uTiws8Ky5d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