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天天沉迷學習不能自拔,成績還是不高?

2019-12-10     初中物理化學

為什麼越努力成績越低?

做了那麼多題,為什麼成績不見提高呢?

為什麼簡單題也總出錯?

為什麼別人沒有我努力,成績卻比我好?

究竟是什麼原因?

……



這些學習上的困惑,相信很多孩子都遇到過。越努力,成績越低,惡性循環,長期下去還會影響學習的信心。但是,這種「努力」真的是切實有效的嗎?今天大樹想對孩子們說:最怕你看起來努力,私底下卻在糊弄學習。


01

低質量的勤奮,

是偽裝起來的懶惰


很多時候勤奮的背後,掩蓋著懶惰的本質。


低質量的勤奮,就是在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表面上很刻苦,實際上卻刻意迴避了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和學習中最有價值的部分。


從晚飯後到半夜12點,你給自己塞了滿滿的單詞、公式定理、歷史年份,卻沒有工夫想哪些是自己沒有掌握的,哪些是做了無用功。


你看了教輔排行榜,學霸筆記、教材詳解、5年高考3年模擬,你一個也不捨得放過,卻沒有細細品嘗這些教輔里經典例題的詳解考察知識點,更別提一一消化。


這樣毫無目的的忙碌和效率是有著雲泥之別。整天只知道忙忙碌碌來學習的人,事實上可能是只處於了一個毫無效率的盲目忙碌狀態。


這樣的孩子,你們可以停下你的勤奮了!在你勤奮之前,請先思考下: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嗎??

你的弱科是?你的強科是?

你強科中的薄弱之處是?

你的學習習慣哪些好哪些不好?

你目前的學習中存在哪些問題呢?

有哪些問題是急需解決的?

……


這些你都清楚嗎?


我們的努力、我們的勤奮,一定是用對了地方,用對了方法才可能是真正的勤奮!


02

時間不是衡量勤奮的標準


最笨的努力,就是沒有效率的勤奮,你的目標應該是富有成效。


勤奮的前提是效率。很多人會熱衷於表演自己的勤奮,一方面是在心理上為自己逃避深度思考找理由,一方面也源於真箇社會都喜歡傳遞「長時間學習很了不起」這樣的思想。其實,學習多長時間不該是衡量勤奮的標準,歸根結底還要看孩子自己是不是真的「學進去了」。
一些不易察覺的小習慣,制約著我們所擁有的時間發揮出最大功效,讓每天用十幾個小時去學習的孩子們,一邊「勤奮」地拒絕玩耍打鬧,一邊「懶惰」地刷著毫無意義的題目,而結果就是成績滿意提升,生活也並不快樂。



03

做題:時間數量不重要,

重要的是方法


刷題,貫穿整個中學時代,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處於一種狀態:刷題無數,成績止步!似乎除了一大把空筆芯,啥都沒提高。


請思考一下你每天做題,做的題目是什麼題目,是重複的題目還是不同的題目,是不是很重要的知識點,是不是考試必考的題型。考試是有範圍的,你複習的時候根據考試的範圍去重點複習,才有針對性!


1. 我們為什麼刷題?


刷題是為了鞏固課本知識,刷題是為了熟悉題型,把握命題規律及考查的知識點。


某種程度上說,每年的中高考題決定著千千萬萬名學生的命運,考查的知識點,題型的難度分配都是決定考生命運的關鍵。


出題的專家非常謹慎,其中的知識點會有變化,但是不會很大;其中的題型會有變化,也不會很大。因此刷題就是我們把握命題規律的重要方法。


說到底,刷題不是為了做更多的題,而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做題後找出錯誤,分析原因和應對方法,歸類整理後再進行鞏固,才算是練到了家。


2. 如何正確刷題?


(1) 刷題之前打好基礎很重要,基本的知識要搞懂。


比如材料分析題中的一些專業術語、基本的公式,這些都要提前熟知。


還有一些解題的方法技巧,可以在刷題中慢慢總結、學習,有效的「題海戰術」才是最完美的訣竅。


(2) 刷題重質量而非數量。


很多同學認為複習做題越多越好,也不看題怎麼樣,買了一堆題,質量參差不齊,或者網上的一些題庫,就開始盲目的刷起題來,這樣的刷題效果是大打折扣的。


建議同學們不要貪多,先不說試題的質量,埋身題海很容易使人疲倦,因此要適量。


所以說,不要去大面積地亂做題,最好選擇相對權威的題庫來鑽研,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無論是什麼考試,研究真題都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所以高三初三最好的聯繫冊就是真題。


(3) 做題不能硬「摳」,要運用知識點


a. 做題時,通過讀題,抽取可用知識點;


b. 通過一個可用知識點,回憶與其能夠產生關聯的其他知識點。


例:題目中有「中點」一詞,則可排列出通過中點作中位線;直角三角形斜邊中線等於斜邊一半;垂直平分線;有中點出現時,常會出現等底等高但形狀不同的兩個三角形,這兩個三角形面積相等四個知識點。


(4) 刷題順序


第一步,按照知識點練習,針對自己知識點的薄弱區,來練習錯題。 


第二步,按照題目難度練題,看看自己在哪個難度以後正確率上不去,準確把握自己目前水平,針對性突破。  


(5) 學會總結歸納


在刷題過程中,將每一次做錯的錯題按照題型進行分類,並標註好每道錯題運用的知識點,總結該知識點規律和自己做錯的原因,將積攢起來的錯題歸納成一本錯題集,下次刷題直接用上自己歸納好的題集。例如數列、遞推的幾種變換方法,用錯位相減法處理時項數處理不當怎麼辦?你總結出來了,下次做這類題就容易很多了。



04

不要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


我們總習慣於事後再去假設,想著如果當初可以克制自己的懶惰多刷一些題,如果當初可以少打一場籃球多看一本教材,如果當初可以靜得下心來認真整理一套筆記,或許就不是現在這樣的結局。


你或許更喜歡看網上那段「你的青春被狗吃了麼」的激昂言論。

你或許更喜歡看報紙上關於某省狀元從來不上課外補習班的報道。

你或許還在抱著僥倖的心理聽老師講所謂教育局的內部消息。

你或許看著各種宣揚的倒計時還在默默安慰自己「沒事,考試還早」……


記住,總有你所達不到的極致,總有你爭取不來的完美,你所做的努力,從來不夠。


你有沒有想過那些狀元或許比你少了那兩三個小時的課外補習,但他們比你多的是有效的學習策略、良好的思考習慣,和自己默默的用功努力。


你有沒有在意老師透露完那些「內部消息」之後總結的那句「無論怎樣,我們要把自己的功課做到家,以不變應萬變」。


你有沒有擔心過或許就是那句安慰性的「沒事,考試還早」讓你略過你不想做的那道函數,而你放棄的這道題,可能就是6月你哭都哭不回來的那道題……


所以,不要拿「學不進去」、「沒有天賦」當藉口;把看劇打球聊Q的時間來做一套數學試卷。


算了5遍某道幾何卻仍然算不出來的情況下逼著自己在一張新的草稿紙上繼續工工整整地寫上第6遍的演算步驟 。


化學不及格,把書認認真真看一遍又一遍把不懂的寫在本子上,一個一個地找老師解決。


物理不好試著把自己不會的題型羅列出來,再在基本的作業練習之上給自己找10道類似的題反覆練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yGH37G4BMH2_cNUgu7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