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老師給高考生15條建議!只有學霸讀懂了!家長為孩子轉發

2019-11-04   清華博士說高考

都是從小考到大的,哪有誰不怕考試。考前抓住什麼就是什麼的「混沌複習法」、考中謹小慎微生怕翻過卷子撞見什麼「偏難怪」、考完把一切統統拋在腦後,只想佛系等成績,卻還是髮捲子時緊張得心臟怦怦跳。

沒有誰面對考試,不感到「壓力山大」。接下來一年你還要面對無數場考試。你需要慢慢熟悉它,習慣它,從一次次考試中摸索出一套對付它的方法,並且最終,戰勝它。

這裡給大家分享衡水老師15條考試建議,會讓你收穫頗深!

考考考,到底有什麼用?

1. 總有一天,你會對考試漸漸麻木。你只不過是機械地答卷交卷,完成考試。

等到那一天,考試不過只是一次再平常不過的學習任務,錯或者不錯,也不再步步驚心,甚至不再緊張,忘記考試之上那些本不應該賦予的意義。

最後,你終於可以對自己說,考試算什麼,我已輕車熟路。

2. 考試是最好的複習。

你可能覺得,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次考試嗎?

除了知識上的查缺補漏,每隔一段時間的考試還是對你持續學習最好的鞭促。學習效率最高的時候,總是在考試前。

3. 有些問題只能通過考試發現。

平時做題準確率很高,一到考試就這錯那錯的人並不在少數。考試要考的並不僅僅是知識本身,能否在有限的時間內精確、全面地將知識應用出來本身就是一種能力。

4. 考試不僅考知識,也考策略。遇到糾纏不清的題,懂得跳過,不丟人。

不如在考前算一算,自己平均得1分需要用多長時間?如果某個位置的題目總要花上遠遠超平均水平的時間,那不如先去做「得分效率」更高的題目。

考前複習,重在節奏感

5. 對於一場大考而言,你要做的事情是:

考前半月:想要提升弱科成績或突破薄弱知識點,考前半月是再合適不過的時間。

考前一周:有計劃地進行錯題重做和錯題反思,同時堅持較大題量的訓練,保持手感。

考前一晚:瀏覽錯題,反思自己的思維漏洞易出現在哪,敲響警鐘,考試中有意地避免。

6. 考前的後勤工作,記得務必以自己舒服為首要原則,以平常心為基本綱領。

以理智的頭腦和清醒的思維拒絕暴飲暴食、過油過膩、特殊飲食。可以適當增長睡眠時間,但不必刻意早睡,因為根據以往經驗,你是很難睡著的。

7. 不要誇大臨考狀態對你的影響。

過分看重自己的考試狀態,不斷盯著自己身上發生的芝麻小事,只會讓這些小事帶來的影響不斷膨脹、延續、惡化。

不去想,就是最好的準備。

誰都會緊張,關鍵是別被影響

8. 很少有考試能從頭到尾一氣呵成。

你總會時不時遇到思維短路、複習盲區,或是題目晦澀難懂、解題複雜冗長,面對突髮狀況,心態上的調整非常重要。不必驚慌,戰略性地調整答題順序,讓自己保持信心繼續前進真的比陷入焦慮患得患失的最終結果要好上許多。

考試對任何人來講,都是充滿著煎熬。專注和信心從來都是決勝的關鍵。

9. 規劃好你的考試時間,既不要一題一計時,也不要一昧埋頭苦做。

好的考試時間規劃,就是在題目難易有波動時,讓你發揮最大能力的最佳保障。

10. 草稿打得越規整,你出錯機率就越低,檢查速度也越快。

對很多題目來講,看一遍草稿紙與再做一遍效果是相同的。

11. 審題是最不值得跳過的解題步驟。

跳過審題賺來的那幾分鐘,代價可能是整道題滿盤皆輸。

12. 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塗卡習慣。包括塗黑、塗滿、塗勻和記得塗。

忘塗卡的機率很小,但你輸不起。

對知識加能力的全面考察

13. 相信我,考完試的反思絕對比考試本身更重要。

如果一場考試對你的意義僅僅是分數和排名,那麼,大多數考試對你而言只能是浪費時間做了無用功,因為這些分數和排名,往往大同小異。

考試狀態、臨場發揮、試卷卷面、準確率、知識缺漏、無謂失分,總有可以反思的地方。

14. 高考考的是「對不對」,而不是「會不會」。真正具備實力的人,不會有太多失誤。在絕對實力面前,沒有失誤可言。

15. 考試歸根結底是對你知識加能力的全面考察。

知識薄弱或方法失當,說明學習本身存在問題。粗心大意造成無謂失分,說明嚴謹性和通盤考慮的能力欠缺。時間不夠沒做完卷子,說明你全局意識和時間規劃意識不足。

別成了一個只看見自己長處,看不見自己短處的人。

請通過每一場考試,正視自己的能力不足。

請珍惜每一場考試,把它當成自我升級的一次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