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推上斷頭台的王后: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2021-04-18   夜讀史書

原標題:被推上斷頭台的王后: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那時她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看到這句名言,你是否感到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撲面而來?因為這句話,早已在不同的文段、不同的場景里被引用了太多次了。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出自奧地利著名作家史蒂芬·茨維格的傳記體作品《斷頭王后》。

史蒂芬·茨威格最出名的作品是小說,他的小說以善於刻畫人物的心理而見長,代表作有《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焦灼的靈魂》等,但《斷頭王后》卻不是小說。「斷頭王后」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她就是法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處死的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安托瓦內特。

瑪麗王后原本是奧地利公主,從小長得明艷動人,15歲時,出於政治的原因與法國國王的繼承人路易·奧古斯特·德·波旁(即日後的路易十六)結婚。瑪麗出嫁時,她的母親瑪利亞·特蕾莎親吻了她,並說:「再見了,我最親愛的孩子。要對法國人民特別好,讓他們覺得,我為他們送去了一個天使。」可是,這個15歲的小女孩真的太年輕了,她完全沒有把母親的叮囑放在心上。

五年後,路易十六成為了法國國王,她成了王后。雖然路易十六對這個妻子還不錯,也儘量滿足她的要求,但這是一個性格溫吞而木訥的人,嬌俏可人的妻子對他來說,還不如鍋爐里的鐵水更讓人心動,因為冶鐵是他最大的興趣。而瑪麗王后也對路易十六沒有多少感情,對於這個不幸被捲入這場政治遊戲的女孩來說,路易十六隻是她的丈夫,卻不是她真心愛的和信任的人。在沉悶的宮廷生活中,她逐漸把注意力轉移到了珠寶、奢侈品、時裝上。在她私人的宮殿里,每年都會舉辦上百場的宴會。她對美的東西有著天然的痴迷,每天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美食、華服、飾品和修繕花園、樓閣。可與此同時,法國政府卻債台高築。瑪麗王后也因此被人諷刺地稱作——赤字夫人。

後來的事情大家就都熟悉了。在瑪麗王后三十七歲那年,法國大革命爆發,人民攻占巴士底獄,瑪麗王后也終於從紙醉金迷的生活中覺醒過來。眼看革命之火越燒越旺,她寫信給自己的娘家奧地利王室和其他流亡貴族,希望能為自己和路易十六謀一條退路。奈何人情薄如紙,世事變如棋。此時她的母親已經去世了,幾個兄弟都自顧不暇。其他的流亡貴族更是巴不得拿國王的腦袋去為自己換一筆贖金。

最終,路易十六和瑪麗王后雙雙被捕,囚禁在當普爾堡。1793年,路易十六和瑪麗王后先後被推上斷頭台處以死刑。

在法國大革命開始之初,有大臣對瑪麗王后說,有的民眾沒有麵包吃。她戲謔地說:「那他們為什麼不吃些蛋糕呢?這句話聽上去和「何不食肉糜」有異曲同工之處,但事實上,她並不是不知道人間疾苦,而是諷刺主導法國大革命的並不是什麼貧民,而是掌握話語權的富商和政客,他們利用民眾對抗國王,只不過是為了方便自己更好地瓜分利益而已。

欲戴王冠者,必先承其重。不可否認的是,既然瑪麗王后享受了屬於王后的尊榮,那麼當王朝覆滅時為之付出代價也是應該的。畢竟「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但若說她對波旁王朝的覆滅有什麼不可推卸的責任,這倒不見得。因為她從未插手過政治,事實上,她更像是一隻被法國王室圈養著的只知道吃喝玩樂的金絲雀而已。可以說她沒什麼責任心,但說到底,她也只是個政治犧牲品而已。如果她不是法國王后,當然也就罪不至死。正如白居易在《長恨歌》中為楊貴妃抱不平的那一句話:傾國何須怨紅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