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正驚遊戲,我是正驚小弟!
那一天,主播們終於回想起了被《掘地求生》掄大錘支配的恐懼——記《丸霸無雙》發售首日!
《丸霸無雙》是一款國產獨立遊戲,全程由一個人開發,卻以小品級的體量卻在主播圈火到了3A大作的效果。
這「沙雕」遊戲何德何能?諸位看官請聽小弟我慢慢道來……
1.三十而立,社畜的自我修養
當興趣成為工作,「遊戲」就成了折磨,大於如是說!
這大於何許人也?《丸霸無雙》的製作人,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碼農程式設計師。
憑藉興趣使然,他在畢業後成為了一位遊戲從業者,之後六七年時間,大小遊戲公司都待過。
大於不是遊戲界的婆羅門,雜食如他,單機、網遊、手游、頁游……各條道都混過。
作為一個「工作996、生病ICU」的標準社畜,大於在年近三十的時候竟然萌生一個念頭:
自己獨立開發一部遊戲!
做一款遊戲並非易事,通常需要數個崗位協同配合,而且不同崗位之間隔行如隔山,比如美術部門的一般不會動懂編程,配樂部門的不會懂劇本……
對大於來說,除了本職的「Unity3D圖形」領域,其他領域都是外行。
於是乎,大於開始一邊學一做,中間不停試錯,即使「錯」的有點多!
因為自己是一個人,即使有了很多牛逼的想法,時常因為「能力不夠」勸退!
別人是實力不允許自己的低調,大於卻發現實力不允許自己高調……
2.從《假·三國無雙》到「掘地求生」
每天下班回到家,大於都要擺弄這款遊戲到深夜才肯睡覺,三年之後遊戲漸漸成型了!
為了證明自己的沙雕屬性,大於將這款遊戲命名為《假·三國無雙》(和光榮的《真·三國無雙》反過來)……
除了名字隨意之外,遊戲里的一切都很隨意,UI就是三條槓,敵人是小紅人,主角是小白人,各種設定都很簡陋!
普普通通戰鬥設計,普普通通的關卡設計,普普通通的俯視角ARPG,《假·三國無雙》的一切看起來都很普通。
大於也知道這點,原本做這款遊戲只是自己的自嗨,但做著做著,自己就三十歲整了!
三十而立,自己的遊戲是不是也要跟著「立」了?
那時,「掘地求生」《和班尼特福迪一起攻克難關》火遍全球主播圈,憑藉高難度讓無數玩家欲罷不能……
掄大錘的基本邏輯刺激了大於,那麼就把遊戲改成個格鬥版的「掄大錘」呢,大於開始這樣想。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大於從有這個想法起,在短時間之內就放棄了兩年半的開發成果,只留了幾個圖形素材!
並將《假·三國無雙》改名為《丸霸無雙》,一個打著「無雙」旗號」、披著「掘地求生」皮的沙雕格鬥遊戲誕生了……
3.遍地彩蛋、處處驚喜的《丸霸無雙》
《丸霸無雙》,3月26號發售,打錢!
這款沙雕遊戲,從發售前就被各種看好,發售後更是不得了……
不是因為別的,是因為這款遊戲真的是遍地彩蛋、處處驚喜,趣味不無不在!
從遊戲的音效、美術風格、到戰鬥特效、各種設計都帶有濃濃的京味兒!
當兩人中的任意一人死亡,螢幕上都會出現報幕:XX,卒!
當角色被打了,有時會出現報幕:難受!
當角色放了大招,螢幕依然會有各式各樣的文字報幕!
再配合上各種定場的京劇配樂,遊戲玩起來特別有內味兒!
在這款遊戲里,各種歷史、神話人物成了市井大耍,趙雲成了趙老丁,孫悟空成了會放電的雷猴……
「別拿·破輪」真的就是玩破輪子的,「犢子」放屁能飛天,「蟲背簍」則是火影里的油女志乃……
甚至還有《戰神》里主角奎托斯,會飛回來的斧頭、大招支援的弓箭,無疑不在透露著大逵這個人物的的原形!
即使是惡搞,同樣也很有趣,彩蛋在這個遊戲中從來沒有藏著掖著……
4.風靡主播圈,這個遊戲不簡單
《丸霸無雙》雖小,但五臟俱全,作為一個「格鬥」遊戲相當完整的,血條、耐力條、大招能量條應有盡有!
雖然這遊戲操作的方式參照「掘地求生」式的「以一個支點轉圈」,但又不是這麼簡單……
大於甚至考慮到玩家可能會滿地圖亂掄、亂蹦躂,打不到人,於是開始嘗試了新思路,在上方兩人的血條處安裝凸出來的刺兒,傷害跳很高的玩家。
會扎人的血條,你見過沒
為了讓這套操作邏輯更加合理,大於還參考的大逃殺吃雞的「鎖毒圈」,誰先觸到毒圈就會被雷劈!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玩家更好的體驗,一切都是傾入了靈魂……
看似粗糙的獨立小遊戲,實際上並不粗糙,匠心之筆多如牛毛,處處可以看到作者的付出。
所以,當每一位中國主播玩這款遊戲,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節目效果」,很容易就火了,在玩家圈也是好評如潮……
在當今這個中國遊戲圈,這種遊戲的出現實實在在打了國內諸多大廠的臉,他們動輒投入幾百人的大項目,實際的結果卻往往背道而馳!
以前追求畫面表現力,後來講究動作打擊感,最近幾年更是一味豐富遊戲的玩法,加入各種小遊戲。
但問題是,遊戲的樂趣並不取決於你的遊戲畫面有多逼真,打擊反饋有多強烈真實,內容有多多,而在於細節上,在於微小處……
別看《丸霸無雙》小,給玩家的提供的「快樂」,並不比其他遊戲少!
一個正驚問題:你玩過最好的獨立遊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xJexXXEBrZ4kL1ViydQ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