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夸雷軍:網際網路思維厲害,股價從17塊到8塊

2019-09-20     銳眼財經

楊瀾:你從雷軍身上學到了些什麼?

董明珠:雷軍的網際網路思維搞營銷是厲害的,股票從上市的17塊到8塊10塊了。

劉韻潔院士:希望像董總這樣的企業家,在工業製造方面,率頭走在全國的前面。



看似一句調侃的話,卻道出了小米股價的尷尬局面,也道出了小米和格力兩家公司在經營模式、管理方式上的不同。

對比小米與格力財務

說句實話,每次拿小米的財務信息對比格力的時候,都覺得是個有意思的事情。



單看營收規模,上半年小米和格力不相上下,格力營收972.96億,小米營收957.07億。業利潤規模也差不多,格力營業利潤163.93億,小米營業利潤124.74億。

所以,格力的毛利率為16.84%,小米的毛利率為13.03%,兩家企業毛利率都在雙位數以上,這個毛利率放在當前製造業企業里算是比較高的了。

再看凈利潤,上半年格力凈利潤138.15億,小米凈利潤51.47億,格力是小米的2.68倍。而且,從期間三費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來看,小米的這部分成本是遠遠小于格力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個問題就是研究對比格力和小米兩家公司的時候,比較有意思的地方了。明明營收規模差不多,毛利也差不多,小米的期間費用還小于格力,為啥到凈利潤一下就差了2倍多了呢?

小米營業利潤124.74億,到凈利潤51.47億,中間的73.27億去哪了呢?很抱歉,筆者從小米的財務報表上看不出來,這73億多到底去哪了!

筆者猜測,也許這一點上就是格力和小米經營模式上的真正區別吧。



在這次訪談中,楊瀾問了一個問題,傳統製造業如何利用網際網路實現智能製造?董明珠的答案是,以前每個螺絲都是靠工人去打,而現在都工業機器人去做。從2012年到2019年,格力收入增長了1.5倍,但員工少了一半。



這是格力從傳統製造到智能製造轉型的一步,這也是目前格力工廠的機械化、自動化生產模式。利用大數據進行數據化管理,提升生產效率。

那么小米呢?很明顯,小米從一開始就具有網際網路基因,因為它一開始就是從網際網路起家的,小米對網際網路的應用在於銷售,利用網際網路銷售平台實現小米智慧型手機的大範圍銷售,從而相比格力節省了銷售成本。

筆者認為,這也就是董明珠所謂的,雷軍的網際網路思維搞營銷是厲害的!

確實很厲害!

雷軍、董明珠對待世界500強的態度

7月22日,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名單公布,格力電器以2018年超2000億元的營收位列榜單414位。在上榜的129家中國企業中,格力電器的凈資產收益率(ROE)居首位。

與此同時,小米也憑藉2018年1818億元的營收進入世界500強,位列第468位。

也因此,董明珠算是贏下了5年前雷軍、董明珠兩個人的10億賭約,但董明珠沒有要,雷軍也沒有給。緊接著,董明珠再次「約戰」雷軍,要再賭一次。

這些暫且不談,在對待進入世界500強這個事上,他們兩個人的態度、做法就完全不一樣。

董明珠認為,格力進入世界500強,是一個順其自然的過程。



而雷軍對小米能夠進入世界500強,表現的就要開心多了,直接給員工發股票獎勵,間接漲工資。



這又是兩個企業家做事風格的區別。

所以,筆者覺得,未來那個賭局,拼營收格力不一定能贏,拼利潤格力必贏!

最後,如果您認同筆者的觀點,請加關注並點贊。謝謝您的支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wd6gT20BJleJMoPM0KL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