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醫院為髖臼骨摺合並新發心梗患者成功實施手術

2020-04-01     漢新聞

「才三個月,沒有想到父親能夠恢復成這樣,可以用拐杖走路,太感謝!我也可以安心出門打工了。」王大伯的兒子欣喜地給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創傷外科易成臘教授發來一段王大拍走路的視頻。

65歲王大伯,安徽農村生活,2019年11月初因意外從高處摔落,多發傷合併嚴重的髖臼骨折,被送到當地醫院的急診外科重症監護室搶救了11天,才勉強保住性命。住院後,王大伯的心臟心電圖檢查發現,王大伯合併急性心肌梗死伴下肢深靜脈血栓。好不容易保住生命體徵平衡,想要手術卻是難上加難,當地醫生束手無策,根本無法完成如此複雜的手術。在王大伯受傷一個月後,當地醫生在全國骨盆創傷微信群聯繫到全國著名骨盆創傷專家、同濟醫院創傷外科易成臘教授。

易成臘介紹,看到王大伯的CT,就專業而言,作為同濟這樣一級醫院的醫生,我不能拒絕,我的團隊或許能夠為王大伯爭取到手術機會,但他合併心臟和血管問題,也就需要有相關專科的醫生團隊給予手術的保障。同濟醫院綜合實力很強,各臨床科室合作默契,也是我願意手術一試的底氣。

「醫生,髖臼骨折已經有一個多月了,還查出心肌梗塞,最近又發現腿上有血栓,能不能轉過來呀?這種情況能夠做手術嗎?手術的機率有多大?手術有多大成功率?有沒有恢復的希望呀?」王大伯兒子不停打電話,對於是否將父親轉到同濟醫院治療猶豫不決。

易成臘說,從理論上來說,新近發生的心肌梗塞患者,3個月內禁忌做其他手術。但是,王大伯如果不做髖臼手術,將來不能行走,帶著痛苦長期臥床,也將面臨褥瘡、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多重併發症,最終將遺留終生殘疾。病人無法忍受的疼痛,也時刻揪著家屬的心,疾病負擔會讓這個家庭更將艱難。而髖臼骨折屬於治療難度極高類型的骨折,尤其是粉碎嚴重的髖臼骨折。由於髖臼位置深,暴露及解剖復位困難。

為了將來能正常行走,王師傅「賭」上了性命。從安徽一路有驚無險地轉到了同濟醫院後,易教授團隊及時請心內科和麻醉科會診,立即行心臟各項檢查,血管B超檢查,很快通過心內科的導管室,安裝了下肢濾網,防止下肢血栓四處遊走。同時立即完善所有的相關檢查,多學科會診,討論治療的方案。

「易教授,您就是我們全家最後的期望了,我們非常清楚,父親的身體無法承受骨折痛苦的折磨也不願一輩子躺在床上,就算做最壞的打算,也願意承擔風險搏一搏。」

家屬的強烈意願,和王大伯對待生命的執著,成了易成臘教授團隊的動力,同濟醫院創傷外科、心內科、麻醉科的醫生決定放手一搏,心內科醫生為王大伯調整用藥,密切監護心臟指標和身體狀態,力求讓老人身體狀態最大限度接近手術要求。

有了心內科醫生的評估和建議,易成臘教授團隊迅速準備髖臼骨折手術重建方案。王大伯髖臼骨折粉碎,傷後已30餘天,手術難度大,風險高,需經詳細及縝密的計劃方可執行。骨盆是不規則的三維形態,有弧度,有拱形面,手術復位後,復原髖臼關節面的完整性,還要保證功能重建,能夠負重及力學穩定性。並非像「平面拼圖」簡單拼接。且由於王大伯的墜落傷,其中一塊碎骨發生了90度的翻轉移位,復位時還需要儘量減少神經上的損傷,才能夠保證將來的神經恢復。

12月16日上午,王大伯被推進手術室,麻醉有麻醉科副主任羅放教授組織專門的麻醉團隊為此特殊患者保駕護航,心電監護、中央靜脈置管,麻醉均順利完成;輸血團隊備足血和自體血液回輸;手術室夏述燕護士長、張敏護士組織護理團隊為患者準備好體位,易成臘教授親自主刀為王大伯實施手術,通過2切口聯合入路,完成此複雜髖臼骨折的切開復位內固定,粉碎的骨折碎片均原位復位,手術順利,手術花費2.5小時。看到患者術中術畢生命體徵穩定,易教授欣喜地說,如此複雜的髖臼骨折,「新發」的難度就很大,此患者傷後已30多天,已變陳舊了,手術難度更大,加之患者一月前有心肌梗塞病史,一定要減少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術中血壓維持穩定。

術後,王大伯一直恢復不錯,心臟問題也一直用藥保守治療。新冠疫情期間,子女們一直陪在王大伯身邊照顧,目前已出院3個多月,同濟醫院創傷外科的醫生一直與王大伯的兒子保持著聯繫,指導王大伯經常做下肢的康復訓練。看著王大伯平穩走路,大家也很開心。相信再過不久,王大伯就可以丟掉拐杖,恢復正常生活。

易成臘教授說,高空墜落傷多見於建築施工等高空作業,通常為多發傷,嚴重者當場死亡。正確的現場處理,可以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減少死亡和傷殘。如果傷員神志清楚,立即囑咐他不要活動,移動傷員時必須保持身體直線,頸部和軀幹不能前屈或扭轉。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帆布等軟擔架不利於脊椎損傷的傷員,絕對禁止盲目地搬運、背送、扛抬傷者的腰背部,以免發生或加重截癱。因高處墜落多是嚴重傷,一定要儘早撥打120,讓專業急救人員到現場急救,用專業器材進行包紮固定和搬運。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過去,全國都恢復生產,需要加強安全措施的防護,防止墜落傷。

責編:王鳳君

融媒體記者:李小雪 胡嵐濤

通訊員:童萱

編輯:朱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wXnsM3EBrZ4kL1Viud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