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戰役,蘇軍連續實施圍殲戰,一舉殲滅德軍中央集團軍群

2020-08-11     榮華之武器堂

原標題:白俄羅斯戰役,蘇軍連續實施圍殲戰,一舉殲滅德軍中央集團軍群

接上文 不同編成快速集群,加強裝甲兵與炮兵,隱蔽戰役企圖,蘇軍準備白俄羅斯進攻

1944年6月24日在白俄羅斯戰役中ИС-2 坦克掩護步兵進攻

1944年6月22日,也就是衛國戰爭爆發三周年的日子,白俄羅斯戰役打響。22日晨,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和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在短促的炮火準備後,以先遣營實施了戰鬥偵察。各先遣營在個別地段楔人縱深1.5千米,並在有些地方奪占了第1道陣地。在近衛第6集團軍近衛步兵第22軍進攻地帶內,第一梯隊團的主力分隊投入戰鬥,在15千米正面上突破敵主要防禦地帶並向縱深推進了5—7千米。各集團軍根據這個情況,不同程度地減少於炮火準備的時間和強度。6月23日,上述兩個方面軍的主力開始進攻。由於道路泥濘和擁擠,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決定推遲快速集群進入戰鬥的時間,在步兵奪取西德維納河登陸場後再投入坦克軍。為了增強突擊力量,把近衛第6集團軍二梯隊的1個軍投入戰鬥,於日終前徹底突破了德軍戰術防禦地幅,並在西德維納河對岸占領了寬65千米、縱深10千米的登陸場。6月25日,方面軍快速集群—坦克第1軍到達登陸場,並與步兵兵團一起發起追擊。同時,第43和第39集團軍完成了對維帖布斯克德軍集團的合圍。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地段內,到戰役第2日終前,出現了兩個戰果最大的方向,即博古舍夫斯克方向和明斯克公路幹線以北方向。根據這一情況,方面軍快速集群一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轉而執行第二方案,向第5集團軍地帶變更部署,於6月25日向博古舍夫斯克前進並投入戰鬥。近衛第11集團軍快速集群—近衛坦克第2軍也從發展不順利的集團軍左翼調到明斯克公路幹線以北方向,並在6月26日晨進入交戰。快速集群超越步兵後,向德軍奧爾沙集團後方迅猛挺進。德軍只得後撤奧爾沙集團。6月28日,蘇軍快速兵團在寬大正面上抵達別列津納河,向前推進了150千米。被圍於維捷布斯克的德軍集團被蘇軍第43和第39集團軍殲滅。

維捷布斯克-奧爾沙進攻戰役

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右翼部隊在6月23日進行的戰鬥偵察基礎上於24日發起進攻。第65和第28集團軍在近衛坦克第1軍協同下,第1天就突破了第一防禦地帶,個別地段突破了第二防禦地帶。在步兵攻擊第三陣地時,第65集團軍快速集群一近衛坦克第1軍趕上了步兵戰鬥隊形,從而保證了高速突破德軍第三陣地。方面軍快速集群在戰役第二日晨在第65和第28集團軍結合部投入交戰,迅速向西北方向推進。這為近衛坦克第1軍迅猛發展提供了條件,戰役第三日日終前,近衛坦克第1軍進抵博布魯伊斯克。在羅加切夫方向上,由於地形不利和敵防禦堅固等原因,進展比較緩慢。第3集團軍快速集群一坦克第9軍進入交戰未能成功。直到6月25日日終,坦克第9軍才配合第3集團軍右翼兵團完成對第一防禦地帶的突破。當天夜間,由於方面軍南部集團到達博布魯伊斯克,德軍感到合圍的危鹼,將其位於蘇軍第3和第48集團軍當面的部隊後撤。蘇軍偵知這一情況後,乘勢突破了第二防禦地帶,並轉入追擊。坦克第9軍利用航空兵支援脫離步兵,沿兩個方向展開追擊。至日終前,前進達90千米,從東面迫近博布魯伊斯克。6月27日晨,在該城以北與近衛坦克第1軍會師,合圍了德軍博布魯伊克集團。6月29日,該集團被蘇軍消滅,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主力在合圍對外正面上繼續進攻,到6月29日日終時推進100-110千米。

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實施了莫吉廖夫戰役,6天強渡6條江河,向前推進90千米。 此時蘇軍快速兵團基本兵力距明斯克100千米,而德軍退卻部隊主力距明斯克卻有130-150千米。蘇軍統帥部接連下達訓令,要求各白俄羅斯方面軍加速前進,將敵軍合圍於明斯克以東,同時命令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白俄羅斯第1、3方面軍部分兵力向西進攻,以建立合圍對外正面。

7月3日,白俄羅斯第1和第3方面軍在明斯克地域會師,並解放了明斯克。德軍10萬餘人被合圍於明斯克以東地域。至7月11日,被圍德軍全軍覆沒。與此同時,由於德軍已經沒有了預備隊,蘇軍各方面軍向西的進攻異常迅猛,至8月29日,蘇軍前出到東普魯士國境線和維斯瓦河一線,並在維斯瓦河對岸奪占了若干登陸場,白俄羅斯戰役結束。

明斯克進攻戰役

白俄羅斯戰役是1944年蘇軍實施的戰役中規模最大的一次。蘇軍在有效隱蔽戰役企圖的前提下,集中了大量兵力、兵器,比較順利地實施了這次戰役。此次戰役第一次不僅在戰術縱深合圍了德軍集團,而且在戰役縱深亦合圍了德軍重兵集團。

蘇軍之所以做到這一點,首要的是進攻速度的提高。軍隊每晝夜推進速度達到25—35千米,快速兵團的某些先遣支隊甚至達到75千米。高速度進攻使得德軍無法組織有效地退卻行動,從而陷入合圍。白俄羅斯戰役中,蘇軍對快速集群的使用已很熟練,方面軍和集團軍都建立快速集群,進入戰鬥的時機也把握得比較好,在發展不順利時,迅速變更部署投入到新的方向上,大大加快了戰役進程。另外,蘇軍在合圍戰術上亦有創新。以前戰役中,合圍的對外正面都是固定不動的,以阻擊形式挫敗敵軍解圍行動。而此次戰役,由於德軍在縱深缺少戰役和戰略預備隊和蘇軍兵力增強,蘇軍合圍的對外正面一直是處於向西進攻的狀態,處於流動的狀態中。這樣,對內正面和對外正面之間的距離不斷增大,即使有個別德軍集團突破對內正面,還沒有到達對外正面時就會被截擊而被殲。蘇軍航空兵使用也較為有效,在整個戰役縱深內配合陸軍行動,共出動10萬架次,投彈2.5萬枚。為了集中航空兵力於主要方向,實施了沿正面廣泛機動,保證了主要方向上進攻的快速性。總之,白俄羅斯戰役表明,蘇聯紅軍這支戰前的「紙老虎」已經成長為真正有作戰威力的軍隊,為最後戰勝德國法西斯準備了最重要的條件。

1944年7月17日德國在白俄羅斯戰役中俘虜在莫斯科遊行,為首是19名德國將軍

未完待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wLnb2XMBURTf-Dn5ccu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