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的出現是對銀行和監管機構通過使用法令推動的全球金融限制的抵制。因此,比特幣(BTC)在2009年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並從一開始就引發了很多爭議,這是合適的。
根據設計,所有區塊鏈交易均記錄在不可變的分類帳中。因此,即使需要大量工作,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rnst&Young)之類的熟練審計師也能夠發現違規行為,而不是法定貨幣。法定貨幣被指控監管機構未起訴99.9%的洗錢活動。
早期,犯罪分子很快意識到匿名和分散交易的好處,因此開始使用加密貨幣為其非法活動提供資金並洗錢。但是,安永的工作表明,可以在公共分類帳上找到資金。那麼,大型犯罪企業通過加密貨幣洗錢是否是主要因素,還是法定貨幣仍然是首選?
加密貨幣支付和相關活動的最新高潮突顯出人們對加密貨幣參與洗錢的主要擔憂。儘管有嚴格的法規和當局提高了警惕,但洗錢在整個加密貨幣生態系統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Elliptic和民主防禦基金會的制裁與非法金融中心在2018年進行的詳細研究表明,洗錢占所有比特幣交易的1%,這是使用最廣泛的加密貨幣。相比之下,聯合國題為「 洗錢與全球化 」的報告估計,以法定貨幣洗錢占所有交易的2%至5%。
Morgan Creek Digital的執行合伙人Anthony Pompliano在接受Cointelegraph採訪時恰當地指出:「毒品交易商,洗錢者和恐怖分子的選擇貨幣仍然是美元。」
由於AML,全球加密貨幣趨勢如何變化
儘管一些地方監管機構已選擇或考慮徹底禁止使用加密貨幣,但大多數人仍希望了解更多有關加密貨幣的信息,以期積極地監管加密貨幣。
加密貨幣一直面臨著促進洗錢的指控,而數據繼續證明了這一理論。一段時間以來,地方和政府間監管機構都警告了加密貨幣可能有助於促進不受阻礙的犯罪活動的潛力-如此之多,以至於``加密貨幣''一詞已成為公眾爭議的代名詞,而不是強調區塊鏈的好處提供。
全球加密貨幣法規和支付解決方案法律公司Aviya Innovative Law的區塊鏈負責人Aviya Arika在評論Cointelegraph時說:
「一方面,區塊鏈允許匿名(或筆名)交易,這引起了許多監管機構和銀行的關注,這引起了人們對洗錢的擔憂。另一方面,區塊鏈可以稍微有所不同,以增強與洗錢的鬥爭。」
當前的反洗錢法規正在對檢測到的威脅採用嚴格的標準,儘管法定貨幣仍然是洗錢的領導者。許多著名的加密貨幣交易所都在採用進一步的集中化方法,以為更加規範的未來做準備。
那些反對加密貨幣交易所抵制的人說,屈服於監管機構將把加密貨幣變成像銀行這樣的集中機構。對於區塊鏈純粹主義者而言,這與數字資產所代表的核心相牴觸:去中心化,透明和公共責任。
監管機構認為區塊鏈存在潛在威脅
根據Elliptic的報告,「比特幣具有獨特的屬性,可以輕鬆地為犯罪分子服務。」研究進一步強調,比特幣被指控的非法使用主要是基於來自兩個暗網異常點的軼事證據,即絲綢之路和阿爾法灣。。雖然無法量化非法使用了多少比特幣,但對於法定貨幣也可以這麼說。但是,對於加密貨幣,監管機構很有可能要進行記錄監控。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2019年的執法報告中指出,對實施欺詐行為的大小公司進行了43億美元的罰款和罰款。去年同期這個數字增長了39億美元。該報告強調的另一個趨勢是,今年的罰金數量從2018年的821起增加到862起。SEC已向受害投資者返還了12億美元,並從證券市場吊銷了600人和271家公司。
此外,報告的主要重點集中在根除與龐氏騙局有關的損害投資者和市場的不當行為,影響了8,400名投資者。伍德布里奇集團公司LLC支付了超過10億美元的罰款,該罰款是由於一項房地產計劃而產生的,該計劃完全沒有加密貨幣。那麼,數字貨幣會帶來新的危險嗎?還是因為FUD放大了這些相同的問題?
相關:隱私與 安全性,當局會監控每個加密交易嗎?
僅當交易完全是匿名和私人交易時,加密貨幣才可能成為更好的洗錢渠道。但是,由於技術的進步,許多加密貨幣都是可以追溯的。犯罪分子現在無法輕易使用此渠道,因為他們最初可以感謝安永等領導人以及其他審計師,甚至擁有私有鏈。
從逃稅的角度來看,區塊鏈可以更輕鬆地記錄網絡上進行的所有交易。因此,有了明確的規定,計算應繳稅額將很簡單。這些記錄可以立即查看,並在需要時進行說明。
區塊鏈技術使政府和金融調查人員更容易追蹤資金追蹤。交易的完整記錄永久存儲在共享分類帳中,最終與銀行帳戶和身份相關聯。
例如,比特幣的公共分類帳顯示了從法定貨幣轉換為BTC以來的所有交易。這使得識別犯罪分子及其交易成為可能。這種功能稱為歸因,是純粹主義者(例如John McAfee)試圖規避的功能。
儘管如此,許多政府仍未提供有關加密貨幣的明確指導,並使其法規含糊不清,這無疑會損害該行業的發展。例如,美國立法者呼籲SEC澄清有關加密貨幣的監管準則。引領加密貨幣指導道路的政府正在制定法律框架,以規範加密貨幣使用案例和管理稅收問題。
加密相關法規
開發獲得廣泛採用的創新加密生態系統的關鍵在於有效的監管框架。必須制定適當的立法,以確保全球範圍內的加密貨幣更加合法。從全球反洗錢角度來看,以下措施可以幫助遏制任何洗錢事件:
- 在盡職調查過程中,使用區塊鏈技術通過從客戶那裡收集的信息來驗證消費者的行為。
- 使用連接器跟蹤和純文本分析持續監控區塊鏈以檢測潛在的非法交易。
- 識別使用不倒翁隱藏客戶資金來源或保持匿名的客戶。
- 調查客戶正在使用獲得許可的信譽良好的交易所將資金從不太兼容的加密平台轉移到主流銀行的情況。
- 使用現成的身份驗證工具來減輕欺詐和身份盜用。
- 實施防火牆,安全配置,惡意軟體防護和訪問管理的一般網絡安全原則,以保護客戶資產和數據。
- 監視客戶,發行人或交易所對加密市場的潛在操縱。
- 校準交易警報閾值以遏制劇烈波動。
KYC因子
了解您的客戶合規性促使許多大型金融機構考慮開發自己的區塊鏈。銀行正在將該技術用於多種操作,包括識別客戶(如上所述),這是阻止洗錢的主要措施。
進一步的監管將通過與銀行,交易所和其他監管方連續共享更新的記錄來帶來密碼保護。現在的風險就是數據的存儲方式和執行檢查的人員。這帶來了主要的集中化和安全風險。
如果通向加密貨幣的唯一途徑僅限於銀行和政府機構,則可能會進一步帶來加密的集中化問題。儘管區塊鏈技術可以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所和銀行之間的合規性連結,但它在用戶訪問分散世界之間建立了集中力量。
Polybird的執行長Harish Gupta在接受Cointelegraph採訪時說,Polybird是全球證券市場,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金融業監管局的監管下,這是目前的工作方式:
「在安全令牌的高級智能合約中,AML非常簡單。代幣只是不會轉移到未經KYC授權的錢包地址。儘管當今許多這樣的智能合約還不是很先進,所以很多這樣的工作需要手動完成。」
因此,某些銀行或政府的員工可能會濫用KYC入門生態系統以謀取個人或政治利益。例如,他們可能會獲得有用的信息,並可能進行競爭對手的內部交易或反向交易。
另一個問題是,監管機構在加密貨幣的性質上存在分歧,例如是否將其視為商品,貨幣或證券,從而嚴重限制了資產的互操作性。
任何冒險或創新都無法避免風險
顯然,加密貨幣本身並不能為洗錢提供最佳途徑。然而,在過去十年中,加密貨幣已捲入了一些最大的公共騙局中。
相關:在正在進行的法院聽證會中,OneCoin騙局的規模逐漸擴大
龐氏騙局,投資欺詐和其他形式的盜竊進一步使加密貨幣的聲譽在公眾眼中變得模糊。此外,這些騙局的影響對加密貨幣產生了負面影響,迫使監管部門採取行動。
基於區塊鏈的風險投資公司Jointer.io的執行長裘德·雷格夫在接受Cointelegraph採訪時強調,「投資時的盡職調查很重要,但同時又增加了老練投資者的進入門檻,同時也嚇到了主流。」
欺詐並不是唯一的擔憂,據聯合國稱,朝鮮利用黑客攻擊獲得了6.7億美元的加密貨幣和法定貨幣。據稱該國針對金融機構以及加密貨幣交易所。正如Cointelegraph先前報道的那樣,2018年的一項研究顯示,據報道由朝鮮資助的黑客組織「 Lazarus」自2017年初以來已從加密貨幣交易所竊取了5.71億美元。
與大多數新興產業一樣,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包括:監管與分權之間的平衡在哪裡,如何實現?
未來的反洗錢前景
洗錢風險的瓶頸在於,加密貨幣是從交易所兌現並轉移到銀行的,而這正是監管機構關注的重點。如果交易所建立了一個嚴格的合規標準,可以達到或超過監管要求,則可以大大降低風險-儘管集中化將成為一個問題。政府和傳統金融機構對加密貨幣的看法可能會緩解並為廣泛採用打開大門。
監管機構將繼續強調需要改進反洗錢實踐,因為缺乏與加密貨幣交易有關的明確法律,並且是因為人們認為存在危險而不是實際風險。由於這個原因,許多集中交易所和企業將繼續採用強大的反洗錢政策,而不是出於擔心報復的義務而不是義務。
加密貨幣生態系統被神話和FUD包圍。作為一種新興技術,一般公眾對新事物和未知事物持懷疑態度,而業界本身也朝著構想搖擺是很正常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wJuNZW4BMH2_cNUgx0s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