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年前的今天埃德加·斯諾誕生,我們為什麼百感交集?

2020-07-19     人民文學出版社

原標題:115年前的今天埃德加·斯諾誕生,我們為什麼百感交集?

今天是著名作家、記者埃德加·斯諾誕辰115周年。

1936年6月,斯諾穿越國民黨的封鎖線奔赴陝甘寧蘇區採訪,寫成《紅星照耀中國》一書,首次向全世界介紹了中國紅色革命的真相,在全世界產生深刻而持久的影響。

1973年10月19日,埃德加·斯諾的一部分骨灰安放在北大未名湖畔。正如他生前所願:「我愛中國,我願在死後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裡,就像我活著時那樣。」

北大未名湖畔 埃德加·斯諾之墓

今天,我們通過一組老照片來紀念斯諾,也重溫那段紅色革命的崢嶸歲月。

埃德加·斯諾

《紅星照耀中國》的出版,是中國出版史上的一個奇蹟

1937年3月,在本書作者埃德加·斯諾的支持下,中國北方愛國青年大學生王福時主持,與郭達、李放等共同編譯了《外國記者西北印象記》一書,在北平秘密出版。該書的主體部分《紅旗下的中國》後來均收入戈蘭茨公司《紅星照耀中國》,可謂後者的雛形。那張曾風行一時,被國內外報刊廣泛採用的頭戴紅星帽的毛澤東照片也首次刊入該書。

1937年10月英國戈蘭茨公司出版《紅星照耀中國》,這是本書第一次正式出版。1937年11月上海淪為「孤島」。1938年2月10日,在胡愈之等人組織籌划下,以「復社」名義翻譯出版了第一個「紅星」全譯本,考慮到當時的政治環境,書名譯作《西行漫記》。斯諾應約為中譯本寫了一篇真摯感人的長序冠於全書之前,深情地預祝中國抗戰取得「最後勝利」。

在陝北採訪的斯諾

頭戴紅軍帽的毛澤東

因受到國民黨當局查禁,《西行漫記》出版後曾多次改名秘密出版。延安等地的出版組織將《西行漫記》第四、五兩章(《一個共產黨員的來歷》和《長征》)以「抽印本」形式獨立出版。這些「抽印本」流傳十分廣泛,很受廣大愛國青年的歡迎。但是這也很快引起了國民黨政府的警覺、驚懼和敵視,他們曾不止一次下令查禁斯諾的這些著作,據有關檔案記載,先後查禁其著作竟達十幾種之多。

1979年12月,著名翻譯家董樂山的全新譯本《西行漫記》出版,封面標明原名:《紅星照耀中國》,此書據1937年倫敦初版本全文譯出,恢復了在英美風行一時的英文初版本的歷史原貌。董樂山先生的譯本不僅是《紅星照耀中國》在中國流傳數十年來,國內最忠實於原著的嶄新全譯本,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性質的版本。

蘇維埃中國四巨頭(自右至左)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博古

第一軍團的軍官們

2016年,在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人文社推出了全新的董樂山譯本《紅星照耀中國》。讓《紅星照耀中國》又重新回到了大眾的視野中 ,成為當年最具影響力的紅色題材作品之一。這也是當時國內圖書市場上唯一的一版《紅星》。

2 017年,教育部重編中小學語文教材,把《紅星照耀中國》列入名著導讀必讀書目,從此這本書就成為廣大青少年的必讀書之一。

《紅星照耀中國》 埃德加·斯諾 著 董樂山 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年出版,發行超1000萬冊

第一次通過外國記者的視角來看中國革命

埃德加·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出版迄今已有八十多年,可以說,這部紀實文學經典自誕生之日起,就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

它的價值是多方面的。在政治影響力方面,它一出版就轟動了國內外。它粉碎了國內外反動勢力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的汙衊與醜化,第一次向全世界介紹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和紅色革命根據地的真實情況。抗日戰爭時期,在淪陷區和國民黨白色恐怖瀰漫的地方,許多進步讀者冒著生命危險競相傳閱乃至輾轉傳抄;無數熱血青年像懷揣珍寶一樣攜帶著《紅星照耀中國》,抱著滿腔愛國熱忱輾轉奔往革命聖地延安,參加紅色革命。

中國人民抗日第一先鋒軍的部分將領

「紅軍小上校」

「戰鬥與高歌」

從文學角度而言,《紅星照耀中國》也是一部文學價值突出的紀實作品。斯諾是一位非常專業的新聞工作者,他幽默輕鬆的語言,客觀理性的視角,獨到的觀察與思索,讓《紅星照耀中國》有著非同尋常的文學魅力。《紅星照耀中國》一直是紀實文學的經典作品,直到現在,仍在新聞專業領域有著教科書一般的地位。部編本《語文》八年級上冊也把《紅星照耀中國》列為名著導讀推薦書目,這是學習紀實文學這個文體的典範作品。

從精神層面講,本書中所記載的人物和故事仍閃爍著勇敢、自信、樂觀、奉獻的光輝,傳遞著中國共產黨人信仰的光輝和力量。這是《紅星照耀中國》全書的精神內核。八十多年來,《紅星照耀中國》一直被不同時代的讀者閱讀,書中所傳達的精神力量,那種改天換地的勇氣和希望,面對困境的樂觀主義精神,都是永不過時的寶貴精神財富,這也讓它的活力從未衰減。

研究中國革命的「經典的百科全書」

《紅星照耀中國》向讀者展示的,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革命的真實情況。斯諾在陝甘寧蘇區採訪的時間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個月,但他所採訪到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

他採訪了大量生活、戰鬥在紅色中國的人物,其中包括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領袖人物,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徐海東等,也有普通的紅軍戰士和革命群眾,通過對這些人物語言和行為的記錄,展現了中國革命的理念、信仰、政策、群眾基礎等,同時也記錄了多位領導人的成長、革命歷程。其中很多內容都是首次對外公布,甚至是唯一一次公布,是非常珍貴的歷史資料。

「窮人也要讀書」

「紅小鬼」

在書中,斯諾也寫到了他對蘇區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了解。他的視角客觀而全面,讀者通過他的文字,可以較為清晰地了解蘇區建設的全貌。斯諾為了採訪前線的情況,冒著巨大風險前往預旺堡等地,了解一線紅軍的各方面情況,這些記錄都是難能可貴的。

同時,斯諾也對中國革命的許多重大事件加以記錄。比如「長征」,斯諾對經歷過長征的當事人進行了詳實的採訪和記錄。通過這些材料,斯諾用簡練準確的語言,勾勒了中央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全貌,也突出展現了長征中湧現的英雄人物與驚險故事,這都是研究中國革命的重要主題。

擁有眾多外國讀者的中國故事

在當時國民黨當局嚴密封鎖的情況下,斯諾作為一個外國記者不輕信國民黨歪曲、醜化紅軍的傳言,而是穿越封鎖線深入蘇區,採訪真實的情況。與當時很多介紹中國的書相比,《紅星照耀中國》所具備的,是準確生動的一手資料,客觀理性,不美化也不歪曲,書寫的是歷史真實。

紅軍劇社

紅軍護士

斯諾的語言不生硬、不說教。他採訪紅軍領袖,通過對話的方式,簡述中國共產黨的理念、紅軍的戰術等;與普通戰士同行聊天,了解紅軍戰士的生活和信念;採訪蘇區的工人,與白區的工人做對比,介紹蘇區的經濟建設。這些都不是照本宣科、泛泛而談,而是講究方式方法,有思考有理解的文學化的表達。

斯諾準確而敏銳地把握了採訪對象的精神品質,並在作品中從側面展現了出來。比如寫「大渡河英雄」,寫出了紅軍戰士的英勇無畏和永不言敗;寫與「紅小鬼」交往,展現了紅軍熱愛學習、有尊嚴有理想的優秀品質;寫毛澤東、周恩來的日常起居、生活用品等,表現了領袖人物艱苦樸素、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等等。

也正是這些特質,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外讀者,讓《紅星照耀中國》歷經八十年而不衰,始終閃耀著璀璨的光芒。

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鄔書林(左二)、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副總裁潘凱雄(左一)、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右二)、全國中語會理事長顧之川(右一)為《紅星照耀中國》80周年紀念「書模」揭幕。

暢銷八十年的紀實經典

翻譯家董樂山權威譯文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指定書目

《紅星照耀中國》(曾譯《西行漫記》)自1937年初版以來,暢銷至今,而董樂山譯本已經是今天了解中國工農紅軍的經典讀本。本書真實記錄了斯諾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實地採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

《紅星照耀中國》誕生之時,曾激勵了一大批有志青年投入到如火如荼的紅色革命中,時至今日,書中所記載的人物和故事仍閃爍著勇敢、自信、樂觀、奉獻的光輝。八十多年來,《紅星照耀中國》一直被不同時代的讀者閱讀,它的活力從未衰減,這正是紀實文學作品的魅力,也是那段非凡的歷史的魅力。

掃上方二維碼,即可參與《紅星照耀中國》打卡

10天帶你了解書中的重要內容

邊聽原文,邊聽解讀!

掃上方二維碼,即為《紅星照耀中國》

Kindle電子書頁面

點擊上圖查看:

眾多名家談《紅星照耀中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w3VfanMBiuFnsJQViGi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