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被范思轍圈粉,他的成功離不開郭德綱的教育

2019-12-31   陽光丫丫話影視

盼啊盼啊終於等來了張若昀李沁主演的《慶餘年》周更六集,很喜歡這部劇的立意,不再是過去俗套的穿越回古代,而是給我們觀眾編織了一個新古代,戲中老戲骨的飆戲也讓人賞心悅目,感覺十分過癮,陳道明老師信手拈來的演技,不管是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是一場戲,那種君臨天下氣勢磅礴的感覺無人能及!最初看這部戲其實就是衝著陳道明老師去的,不過看著看著就被田雨老師飾演的王啟年,還有郭麒麟飾演的范思轍給圈粉了,可以說因為劇中有他們,硬生生把一部嚴肅的古裝權謀大劇給變成了喜劇主場。

讓人一邊享受跌宕起伏的劇情,還能一邊捧腹大笑,此劇果然是治癒系的良心好劇!尤其是范思轍這個角色,軟萌可愛十分討喜,一會是姐奴、媽寶、怕父親的慫少爺,一會又變成速算張口就來的商業天才。父親一聲咳嗽都能嚇得趴到地上,在小巴結、慫少爺、財迷、商業奇才之間隨意切換,遊刃有餘,很多觀眾著實被這個小可愛圈粉了,細究之下,才知道範思轍的扮演者郭麒麟就是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的兒子,難怪這麼搞笑可愛,都是父親基因好啊。

那麼郭麒麟就被貼上了「富二代」、「星二代」的標籤了,而范思轍讓我們看到了郭麒麟不一樣的才華,從此讓我們這些吃瓜群眾產生了想要了解一下郭麒麟的成長過程,背後老郭是如何教育這個郭家長子的呢?

過去我們常說寒門出貴子,富不過三代等等,但隨著時代的進步,這些思想也是要適當變變了,事實上放在今天來說,寒門出貴子難,而富家出貴子倒是容易的多,因為我們不得不承認,隨著社會進步,物質條件大大改善,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孩子們的物質都能得到滿足,這就出現了很多「寒門少爺」、「寒門大小姐」的現象,而富人們隨著眼界格局的提高,反而更加注重對孩子的教育,所以孩子們往往優而更優,別不承認!這是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

而郭麒麟算是很多人羨慕的對象吧,但郭德綱其實對這個兒子的教育是非常嚴格的,郭麒麟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種一出生就含著金湯匙,他出生的時候父親郭德綱還在打拚的路上,幼年父母離婚,郭麒麟就跟著爺爺奶奶住在天津,直到郭德綱在北京打拚有了名氣,站穩了腳跟,才把郭麒麟接到身邊,從此郭德綱嚴厲要求兒子。

我們常說「有遠見的父母都是對孩子有些心狠」,郭德綱就屬於這一種,因為一路打拚的經歷讓郭德綱更加明白,人生之不易,歷盡滄桑才知人情冷暖,郭德綱曾經在訪談中說,天下沒有不疼孩子的爹娘,但是完全寵著孩子是害了他,因為家以外的人不全是他的親爹娘,自己打罵孩子總比讓別人打罵更好,小時候對他嚴厲,大了懂事了就知道感恩父母了。

小編歲郭德綱的這番言論深表認同,記得董卿曾經也說過,小時候如果沒有父親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她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她感激父親小時候對自己的嚴厲教育,哪怕是粗暴干預,最終讓自己破繭成蝶,美麗起飛!

郭麒麟就是一直在郭德綱的這樣的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在家裡就是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家裡來人了,必須站起來大照顧,並且還要端茶倒水,吃飯的時候,好東西要緊著客人吃……

有人曾經對郭德綱的嚴厲教育質疑過,但是郭麒麟長大後的優秀證明了父親的正確性,跟郭麒麟相處過的人對他的評價都是,懂規矩、待人恭敬謙卑,做事也非常低調,郭德綱還有一句關於教育孩子的名言,就是長大後再把小時候粉碎的自尊粘接起來。

小時候靠父母的嚴格教育,長大憑藉自己的實力證明自己贏得自尊,這樣一個孩子難道不會成功嗎?看到如今的兒子郭麒麟,郭德綱也不由得自豪說「生子當如郭麒麟!」這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最大肯定!

剛滿十六歲,郭麒麟就從家裡搬出來自己租房子住了,並且從此靠自己,沒有向家裡再要一分錢,就像所有剛踏上社會的青年一樣,他的每筆花銷都精打細算,他可以為了不浪費一張健身卡,穿越半個北京城去健身,然後再跑半個北京城去上音樂課。

​郭麒麟明白只有自己掙下的才是自己打下的江山,他在拼搏的過程中,忘了自己是郭德綱的兒子,忘了自己是星二代、富二代,努力像一個普通人那樣去打拚,所以別人表面有多光鮮,背後就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

從郭麒麟的成長上,我們可以看出,很多時候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該嚴厲還是要嚴厲的,不要一味溺愛縱容,那也許才是真的害了孩子,別忘了還有一句話叫做「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計之深遠」,有一種父母叫做嚴父嚴母,這也是愛孩子的一種父母,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