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寧馨兒)
【1882年11月23日】拉貝小傳: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
約翰·拉貝,1882年11月23日出生在德國漢堡。14歲時,父親去世,拉貝中斷學業,在非洲工作數年。
1908年(26歲),他來到中國。1910年(28歲),拉貝與未婚妻在北京結婚。他對中國文化非常熱愛,收集了大量北京的照片和中國畫。他還有寫日記的習慣,詳細記錄了北京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1911年起,他被德國西門子中國公司聘用,在瀋陽、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經商,前後長達30年。
(約翰·拉貝和妻子道拉·拉貝)
1929年(47歲),希特勒上台後,拉貝加入了納粹黨。1931年(49歲),拉貝任西門子公司駐華總代表,長住南京。同時,他還是德國納粹黨南京分部的副部長。
1937年7月(55歲),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8月13日,中國與日軍在上海展開激戰,不時有飛機空襲南京。9月21日,開始升級為全面轟炸,日軍要求在南京的西方人士立即離開,但拉貝選擇了留下。
(拉貝日記)
11月,日軍開始向南京進攻。15日,美國教會學校金陵大學董事長杭立武,聯合了約20名留下來的外國人,提議設立難民安全區。
安全區以美國大使館、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金陵神學院等機構為中心,占地約3.86平方公里,共設立25處難民收容所。
拉貝租住的院子,便設立為一家難民收容所。由於拉貝是德國納粹黨員,而德國與日本又是盟友,因而拉貝被推舉為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
(在拉貝自家花園中庇護了600名左右的難民)
11月22日,國民政府宣布遷都重慶。12月1日,日軍開始進攻南京,安全區的難民人滿為患。
國民政府承認安全區,並且提供資金和食物。日本拒絕承認安全區,但也承諾,只要沒有中國軍隊駐紮,就不會主動進攻。
(電影劇照中的拉貝)
12月13日,南京淪陷。隨後,日軍開始了長達6星期、瘋狂的南京大屠殺,超過20萬人被殺害。
日軍也不時強行闖入安全區,劫掠財物、姦淫婦女、抓捕殺害青壯年男子。拉貝在每天的日記中,記下了日本的一樁樁暴行!
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多次向日本強烈抗議。拉貝甚至在院子裡,平鋪著一面巨大的德國納粹旗幟,作為震懾,日軍才有所收斂。在南京大屠殺期間,安全區共庇護了約25萬中國難民!
(南京難民區國際救濟會,前排右六為拉貝)
1938年2月(56歲),拉貝被西門子公司召回。難民們向拉貝三鞠躬,獻給他一塊大紅綢布,上面寫著:「您是幾十萬人的活菩薩」。隨後,日軍將安全區強制關閉,最後一批難民營於5月拆除,安全區不復存在。
拉貝回到德國後,四處演講,並寫信給希特勒,揭露日軍暴行。結果,他多次被蓋世太保逮捕,許多珍貴的照片、錄像資料也都被沒收。
(約翰·拉貝一家)
1945年(63歲),德國戰敗後,拉貝因是納粹黨員,先後被蘇聯和英國逮捕,但最後確認他並無罪行,得以釋放。拉貝被釋放後患有嚴重的糖尿病,一貧如洗,生活陷入困境。
這時,在宋美齡的派人找到了拉貝。南京政府每個月給他提供資金和糧食接濟,幫拉貝解決了燃眉之急。這種接濟一直持續到1949年南京國民政府撤離為止。
1950年1月5日(68歲),拉貝去世。他的日記由後人保留,而他的故事,在中國銷聲匿跡,無人知曉。
(拉貝故居)
直到40多年後,1996年,在美籍華人張純如和邵子平博士的尋訪下,《拉貝日記》才重見天日。12月13日,在美國紐約舉行的南京大屠殺紀念大會上,《拉貝日記》首次向外界公開,立即引起轟動。
《拉貝日記》詳細記錄了,南京城裡600多個暴行案例,很多可與其他資料互為佐證。這份日記,成為南京大屠殺最重要、最詳實的史料之一。
1997年,在南京大屠殺整整一個甲子輪迴後,《拉貝日記》中文版在南京公開出版。南京還將他的墓碑,搬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保存起來,作為中國人民對他永遠的紀念。
(南京捐資在柏林重修的拉貝墓地)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520篇作品,營員「寧馨兒」的第48篇作品)